6004| 13
|
慣性思維對機械設計的影響 |
評分 | ||
相關帖子 |
||
點評
人會自然形成慣性思維,這個很難訓練。因為慣性思維屬于條件反射的一種。玩金融的一樣有慣性思維,所以才有那么多風險投資。為什么叫風險,因為他們自己都不能保證成功。
這是我招機械設計師用的考題之一。
謝謝。我喜歡別人說我年輕。可是“芯”已經開始老了。。。43歲。。。
俺10年前就進入社會了,哈哈,應該比你早,
看來您進社會沒五年吧。。。。。。
| ||
點評
不過說實話,你的話讀著很費勁啊。總是少點句子成分在里面,所以很難判斷你想表達什么。
謝謝!“在某一行混跡久了”和慣性思維的矛盾。放空腦子,聽聽別人怎么說的解決方法。
評分
| ||||||||
點評
對我這個“半道出家的和尚”,零件設計上確實是我最常用的辦法。所以,我目前也不接大負荷的設備設計。我不想賠死。但對手工都有些費勁的那種工藝,比如折紙花、穿針引線什么的,蠻有信心。
又及,直接從auto轉SW的飄過,神馬是圖層,哈哈!
| ||
點評
對不起,我連你有啥都不知道,想想偷啥呢
共享的含義是自愿地提示給別人,而不是被別人偷吧。
你設備賣出去,還能不然別人看了呢,山寨馬上出來,除非你設備是高精度,設計很多計算分析
比如,展覽會,算不算方案共享?
要看跟誰共享了吧。對外?如果是真的在做生意,誰都知道這是機械設計工程師最大的秘密資料。
| ||
點評
話說這個軌跡用曲滑+槽凸輪很容易吧。
| ||
點評
所以,回過頭來說慣性思維。有時候其實沒錯。因為前面的路已經都探過了,你非要自己去撞墻,那是自己跟自己不痛快。有些時候,需要跳出慣性思維,因為那個行當大家都還在摸黑。哈哈。
后來繼續研究,看了大量的設計,從6沖程發動機到各種的轉子變種,其中就有那個易理,結果很失望,人們的思維發散的很好,但是都抓不到關鍵,沖擊問題誰也沒解決。
我研究過一段時間的內燃機,當時也發散了下思維。比如最開始像把曲柄滑塊結構改成齒輪齒條。后來發現純粹扯蛋。不但震動大,強度要求高,而且機械效率基本沒差。哈哈,有些框跳出來未必能行。
其實,如機械這行,腦子會自然有個框,這個框就是基本物理定律和數學定律。所以像一二類永動機之類的問題,方案之出就排出掉了。但是旁人很多在迷霧里,感覺這些人很死板,框框太多。
想法可以大膽,只要自己受得了打擊,不慣性就是要打破常規,打破常規常常會遭受失敗。
所以,回到我之前的回復。方案設計如果能放空思維再回顧,你就能看出問題。
問題的本質不在所選機構,而在變速沖擊上。雖然題面是60rpm,實際達到了300。另外,如果需要嚴格保證軌跡,基本相當于2000rpm的設計。呵呵。如果你用彈簧,那我等著看戲了就。
其實有點扯。我承認有慣性,但是一秒240左右的位移+5次換向,呵呵,說實話槽凸也可能吃不下哦。
| ||
| ||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5-8 05:17 , Processed in 0.216518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