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貼。
" H" b/ u( B& y但樓主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只是樓主的問題不夠祥細,過盈配合是用在什么場合,要傳遞多少扭矩,這個是前提條件。
5 u( c% T" Y" x! k" w個人看法說一下,
. g$ p! F8 G- V! Q% ]1,機械手冊是機械工程師一代一代傳下來的精髓,是需要工程師認真學習的一本書
8 V, `) q6 E; g) { E, D7 M2,很多年青工程師答不上來了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這個是要時間去記憶的
1 a4 v6 o5 Z! T$ R5 U# u5 U3,我與日本工程師接觸的比較多,感覺他們的理論都比較好,計算的很細,細化到每一個細節,在我們眼中差不多的東西,他們卻是用計算出來的,所以他們的東西比我們做的好。但這個是要時間與習慣的,說重一點的話這是國情決定的。0 v6 g/ ~& ], Y# ~
4,中國正在發展當中,企業最看重是利潤,要快,慢了就會被別人超越,企業到達一定程度自然會將產品做精,做出品牌。2 z- Z8 _% j, D& s; \# r5 {
5,中國國內,如果你的上司或老板不是做技術出身的。你的很多想法會被否定。因為他們眼中看到的與工程師眼中看到的東西不同。所以如果你還想在這個公司做的話。那只能順從他們的想法。但在日本這種情況很少。他們在技術上不分上下級,他們討論的目的只有一個,是如何將產品做到最理想最適合當前使用條件。打個比方,他們的工程師加班基本有加班費,在中國有加班費的能有幾加公司。特別是小公司。但你又能怎么樣。5 Q5 Z% S2 S9 c+ i0 `8 ~8 H
6,機械行業中,也分類型,像一般自動化,基本用不到過盈配合。因為加工要求及組裝都比較麻煩,像鑄件,現在一般的公司那里等的了那么長時間呢。還不是能用就用著吧,
" i! [) B; G& B: x7,目前中國的一些自動化公司里的工程師,最重要的任務是能快速的出圖紙,做不到100分,能做到80分也是可以的。再慢慢改進,因為如果要等到你一次性做到100分,黃花菜都涼了,
% V4 ]# Q1 \5 p* [6 D8,光深圳自動化公司就有差不多2000家,大大小小的公司,如果每個公司的工程師都有那么歷害的話,你再去想想機械工程師的高級人才與市場需求比。
* {2 K/ c+ p3 T6 x2 O3 ~ l1 R9,以上是我個人眼中看到的現實情況,說的不對的請大家多多包涵。理論是設計的基礎,還是希望工程師們能夠好好的學習。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