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社區里一直反復的重申兩個觀點:
一個是:中國沒有機械大師;
另一個是:剛畢業的學生盡量不要玩機械設計;
這兩個觀點看似矛盾,其實不矛盾;
先拋開中國人做事情的不認真的風格和差不多就行的習慣不說,其實中國人長于計算,真的比較適合做工程技術,這是很好的人文環境,但是為什么說中國沒有機械大師,是因為社會環境的惡劣,如果專注于技術研究,只是能干活的,而不能忽悠的,無論在央企,還是國企,還是民企,還是外企都不好混。
有人說民企老板不能只聽忽悠吧,錯了,中國的民企老板更喜歡能忽悠的,那叫業務能力強,不管設備設計的怎么樣,能把不能用的設備忽悠到客戶那去才叫真本事,這叫把梳子賣給和尚,這聽起來可能是個本事,實則對技術的發展來說是很悲哀的一件事,有人說在外企肯定不一樣吧,呵呵!無論什么外企只要是在中國的地盤上混,它就得遵循中國的游戲規則,遵循這個規則,就避免不了有中國人的做事風格,有這個風格,就有喜歡能忽悠的人才,有這樣的人才,基本都是沒什么本事的,這也是為什么肯德基企業內部在上個世紀專門有處理中國事物和用人研究的培訓,美國人尚且遵循中國的游戲規則,何況日本以及其他歐洲國家,除非他不想在中國玩了。
說著說著,就說遠了,得拉回來,專注于技術和設計在國內還是不好混,混得好的基本都是能忽悠的不能干活的,這是血淋淋的現實,在這種現實下,基本出不了什么大師級別的人物,不過話也不能說的絕對,即使國內偶爾出現那么一個或者兩個大師級別的人物也都移民國外或者正在移民,這種人不會在中國待著,因為那是在浪費時間和生命,結論是在國內待著的,就沒有大師級別的人物,那些光說不練的,都是在這扯淡,還不如那些在企業兢兢業業工作的一般工程師的社會價值大,因此不用迷戀什么大師;
我多次勸剛畢業的學生不玩機械,這真是真心話,如果真心就是興趣使然,準備玩一輩子機械,那你就義無返顧的進來這個游戲,也不會因為我幾句話就放棄你的理想,如果你就是想進來玩幾年,不行我就換職業,那你完全沒必要進來,因為幾年也不會有什么成績,有人玩一輩子也沒什么成就,一般想進來試一試的人,最后機械工程師這個職業就成為你的雞肋,繼續有沒啥前途,不繼續又有一點可惜了這些年的努力,將來有這種心態,你何必當初進來,對吧!這些年,我見過太多工作了10年、15年、20年的老工程師們失意的樣子,他們進來的時候不是因為興趣,也沒想過把這個當做一生的職業,最后就捧著這顆“機械工程師雞肋”苦苦的掙扎,所以我把結局告訴你,你想挑戰,你就來吧!也許你就是下一個機械大師!呵呵!
我還是那句話,我就是一般畫圖員,我見識淺薄,就是敢胡說八道,想刺激我的、罵我的,您還是免開尊口,免得臟了您的嘴!
中國真心沒什么大師,大師就好像那些玩氣功的、玩香功的江湖騙子,有的是像彭老師(害怕伏櫪)、馬老師(憨老馬)這些兢兢業業在設計崗位上耕耘的老師傅們,老師傅在我看來就是對工程師最好的稱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