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批機床裝配好了,進入調試階段了。 不過車間說是液壓系統壓力上不去,說已換了幾個溢流閥了。 電話上來了,乍會事?得去看一下了。6 x: `2 X" }. D$ Z5 x" ]- J
2 a) `( E Q) y* [+ w; R0 X' Q 啟動油泵電機 ,液壓系統正常處于卸荷狀態。。。 空載運行幾分鐘后,準備上壓試驗了。 點動單動。。。唔,沒有和早先調試一樣系統壓力有反應哪。 是不是溢流閥和電磁換向閥組成的卸荷系統的電磁鐵沒得電哪。。。查,結果電磁鐵得電啦。 接著查,是不是溢流閥閥芯內的小阻尼孔被堵塞了,引起沒有產生壓差,使主閥芯常開卸荷。。。拆下清洗。繼續試驗,唉,還是如此。。。 先放著吧,重新換個溢流閥,再試試看。。。 乍會事,還是如此。
+ e, ` M+ ~* p+ i8 _+ E. H v% \3 |! H
暫停一下,先冷靜下想想吧,到底乍會事。這種型號的機子從來沒有出現過這種事哪。 喔,對了,再用手動推桿頂一下電磁鐵試試看。這一招還沒用過呢。 啟動電機泵組使液壓系統處于卸荷狀態。手動推桿頂吧。。。 一秒,二秒,三秒。。。沒反應哪。難道說沒頂到位? 接著用力頂。。。八秒,九秒,十秒。。。 “唔。。。。。。”突然油泵出現了明顯的承荷聲。壓力表上指針直接飛升了。嚇了一大跳,立馬將頂桿松了。系統立即又沒有明顯的響聲了。 嗨,能上壓哪。先將壓力手柄調下一點。別給整個超壓可不得了。。。呵呵,安全第一喔。 再來一次手動頂,一,二,三。。。九,十。系統壓力又上了。 液壓系統上壓時間乍會這么長哪?1 B& E+ z F! |7 H v* D! @: f
$ e: E; ?- n- _* u$ b0 m
再按鈕試一下吧。 手按了十秒左右后,系統壓力才開始出現。 再試一次,還是如此。 乍會事。從來沒有出現過哪。
$ b. i) {1 k! A; q+ n
+ D0 ^) ~0 k) X1 R$ t2 v 本機子是俺們廠子的成熟老產品了,機子采用液壓傳動系統。由軸向柱塞泵供油,采用了溢流閥加電磁換向閥組成了調壓系統。 電磁鐵得電,液壓系統上壓。失電,系統卸荷。 溢流閥為YF型三節同心結構。早先的機子上壓時間一直正常。最多只有過啟動時遲緩個一秒不到上壓的事哪。。。但這在此種閥中是正常的哪。現在要十秒左右才能上壓,明顯存在問題了。 查。必須查清原因。 結果原來是供應部門新找了個供應廠家。溢流閥雖然型號是一樣的,但生產廠家不同了。 難道說是溢流閥啟閉特性變了? P4 o3 R3 F7 }, x( I
( F5 i4 i9 A# [$ V 機子上的元件更換了廠家而引起的機子調試問題,在企業內部產生了軒然大波。。。 有說是元件質量問題的,有說是系統設計問題的。。。 有讓將元件打退的,有讓查出原因再說的。。。。 各種聲音多有。。。 不管乍樣,最終還得由技術部門查出問題,拿出處理方案。 幾個部門坐下來討論吧。
4 g4 B3 l& \ H W+ y
% n6 B8 d- R- a5 |: K* v1 v “小X,你說說,到底是乍會事?是不是溢流閥有問題。”企業負責供應的大佬眼睛盯著俺說道。 此時作為液壓主管的俺可沒法逃避這種事。 雖然液壓系統是另一位比俺年長的工程師早先設計的。現在改行做其他工作了。但現在俺是液壓主管哪,總得拿出自己的看法哪。只能直面哪。。。 “估計溢流閥么。。。不會有啥大問題,因為聽說廠家每臺閥出廠前多做過試驗。不會將有明顯問題的閥放出來的。” 雖然俺不清楚在供應上到底有啥“門”,這個廠子俺也不熟悉。但既然搞了技術,就得有啥說啥,實事求是。 “溢流閥沒問題,那么就是系統設計問題羅”企業負責技術的大佬急吼吼地問道。 “系統設計不可能有問題。因為首先此種原理是成熟的,而且這種機子又不是第一次做,原理要有問題的話,這種現象早就出現了。”俺用堅定的口氣說。 “那元件和系統多沒問題,到底是啥問題。。。”大家可多糊涂了,各自的眼睛可全多對著俺了。。。 “要不這樣吧,俺們帶了這幾個換下的廠家的閥去廠家試驗臺測試一下,確認一下元件情況。”俺只能言他了,先轉移一下思路吧。嘿嘿。 水太深。小技術人員可搞不明白,俺們只能就事說事。 本來和俺沒啥關系的事,別被整到“坑”中去的事。那不虧大了。哈哈。 “行,讓質檢牽頭,再技術,生產,供應聯系好廠家,叫幾個人去測試一下,到底是啥問題。”大佬拍板說道。 ( M( z$ z, P" B6 B) x& C3 @
$ N5 M ~0 m7 y, W' v: q# C
為何有此說法哪,因為俺也想驗證一下。 會議上想說“理”?俺知道,是沒有人會相信的。因為的確有點不可思議。有時越解釋,某些理論知識不足的家伙會越糊涂的。因為曾經經歷過一些事。所以還是懶得說吧。。。 平時沒事,看過一些液壓上的書籍和專業雜志。似乎在那本早先的一些專業雜志上看到過YF閥的一些文章。 而且在一些書上明確說過YF閥的壓力回升時間一般為0。5-1秒。而專業雜志上也有分析的。。。 而且因為YF閥是三級同心,即主閥芯上部小圓柱面,中部大圓柱面和下部錐面部都必須與閥蓋,閥體和主閥座孔配合良好。也有說是上部小圓柱面和閥蓋如果內泄大,則可能還會引起在試驗臺上試驗完全正常,但在實際工作系統中壓力多上不去的情況。。。 現在這種遲滯十多秒的現象,是不是也是這種情況的特例呢?能碰到一回也是緣份。 這也是一種“大獎”哪。。。哈哈。 另外,當時新出了一種二級同心的Y2型溢流閥,據介紹和YF型相比有結構簡單,啟閉特性好等優點。 查了一下安裝尺寸,正好是一樣的。也帶去測一下,如果性能好,就一并換了。將回升遲緩的情況也解決之。省得機子將來存在后遺癥。 哈哈,看書多就是好。能了解一些最新情況以及別人早已碰到過的技術問題。也就是站在了高手的肩膀上了。
) X5 h# l' j! o$ r& {
" W0 c( E4 T3 x* t2 {5 U! `' {' O 一群人員帶了二種型號的閥,一種就是在廠子機子中更換下的有太過回升壓力滯遲現象的YF型閥,另一種是Y2型閥。 去了專業生產廠家。。。 先試YF型閥,廠家也很緊張哪。廠長帶了質檢的頭,生產的頭和技術的頭陪了多到了試驗臺處。這可涉及到專業廠家的聲譽哪。哈,說不定比俺們多緊張。 將閥用壓板壓在了試驗閥板上,開機上壓。只見壓力表上沒有一點遲緩,立馬上到了位。 哈,只見專業廠家的家伙明顯松了口氣。。。當然,最起碼說明廠家沒有發現在質量上估意糊弄。 再試一個,此時各位人員心態也開始放松點了。 啟動,表上仍舊是那么迅速上升。。。 再試一下Y2型閥,哈哈,多是立碼壓力到位。 OK,的確是那么會事兒。 " F$ T9 x3 Z& {/ Q! o/ W
2 `9 C! W! u+ \" Y
哈哈,多讀書就是好哪。能增長見識,能了解別人的思想,學到別人的經驗。能少走彎路,對技術有敬畏感,不會瞎說八道。在工作中,減小撞墻機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