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不少人心目中,認為機械零部件的硬度愈高,就愈耐磨;認為要提高耐磨性能,就必須提高硬度;認為要提高硬度只有,一,整體更換,采用硬度更高的機械材料,二,進行零部件物理性能處理,提高其表面硬度。硬度幾乎成為耐磨性能的標志。這樣的看法其實是不全面的。眾所周知的,巴氏耐磨合金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外。但是由于巴氏合金的工藝操作比較復雜,質量控制相對困難,而且耐磨性能也不夠突出,因此采用范圍不廣。現代高分子復合材料及其成型工藝的出現,開始在扭轉形勢。
( {5 X9 d1 t% B+ o. c# f/ y! b# y5 [7 |5 r0 u
* [' M' j4 J( g" e# l
高分子復合材料之所以能驚人地提高機械耐磨性,主要原因有四: & A3 R4 l5 [0 J! b8 i
( z6 }% @# G2 f
1,高分子復合材料整體的硬度不高,但在軟基體中,配置有剛玉粉,氮化硼,金剛砂等硬質點,其硬度高出銅,鐵,鋼,鈦合金等若干倍。因此具備很高的耐磨性。 5 q; ]; Y- _3 x8 s0 ^) B
) E5 ~1 g- V6 j; t- \* L6 k6 e9 Q9 |
2,高分子復合材料工作面在滑動中,形成轉移膜,將其摩擦對方表面的微觀粗糙度,填平補齊,同時進行拋光,因而起到了雙重保護作用,使對方另部件極少磨損。導致摩擦副雙方使用壽命同時提高。 3 ]' p" _; E" m2 U& q
4 c% ]# O9 h+ B7 ?6 r, ~3,高分子復合材料中配置有固體潤滑劑,可以在不需要大量給油的情況下,成倍地降低摩擦系數,摩擦阻力。從而減少磨損。同時在短期缺油的情況下,克服拉傷,腐蝕,生銹。3 f1 A3 X) T8 D" I/ [) U
- `$ w7 L9 m A0 B
4,采用高分子復合材料修理機械時,可在零部件加工后,或組裝狀態下,直接以另部件為模型,涂層成型,獲得一般靠精加工成型,難以達到的配合精度和組裝精度,如軸套之間的同心度,接觸面的密合度等可以接近100%等。事實上,提高精密度已是大多數現代機械降低機械磨損的關鍵和方向。
2 n5 [9 c3 E9 f v6 S2 z, L
3 W6 i! w( O4 v/ _可見,采用以柔克剛,剛柔并濟,并能保護對磨件的復合材料和工藝,較之采用以硬碰硬,以犧牲對磨件為條件的高硬度傳統金屬和硬化處理工藝,要優越得多。而且這一成果是在大幅度簡化工藝,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條件下取得的。
% T' A+ U( P; i8 `3 r
# ~( S, z8 d! r& L4 z例如:,鐵路系統發展的DP型涂料與其他修理材料,在M2000型試驗機上測定的性能對比數據如下:
3 Y1 Z- k! t) c# J測定條件: 1, 軸壓 500 N, 2, 轉速 400 rpm, 3, 滴油潤滑。
4 v" r4 M" U* G4 g試塊材料 | 試驗時間分腫 | 摩擦系數 | 磨痕寬度 mm | 溫度 0C | 磨損率 mm3/KM | 狀態 | DP涂料 | 1440 | 0.008 | 3.3 | 40 | 0.005 | 良好 | 青銅 | 3 | 0.2 | 7.5 | 120 | | 不正常 | 鑄鐵 | 5 | 0.09 | | 110 | | 開始啃傷 | 貨車用耐磨合金 | 25 | 0.008 | 5 | 35 | 0.036 | 良好 | 0 s7 W- G1 t% S% T* G
可見四種材料在測定的摩擦磨損性能上,耐磨合金,DP涂料要好的多。巴氏耐磨合金和DP涂料的減磨性能相似,而在耐磨性能上,后者較前者要高7倍。在實際應用中,如橡膠廠的煉膠機的軋輥軸承,材質原設計為青銅。用多個穩釘固定在軸箱體上,以免在輥碾力下松動。工作軸壓44噸,軸頸為¢250 × 200mm.。在采用復合涂層技術修理時,不用銅瓦,直接在軸箱體上涂層,也無需穩釘。經過四個月,雙班運行后檢查,幾乎量不出磨損來。
9 O. p' z5 U( G+ H' P" E6 v. T. L# X
DP型涂料不僅本身耐磨,還能保護其對磨件,極少磨損,并避免拉傷。例如,離心式給水泵平衡輪的材料是昂貴的特殊鑄銅與鑄鐵體形成摩擦副,每分鐘轉數上千。由于在高速起動下承受很大的沖擊力,一般壽命只半年,有的幾天就啃傷,平衡輪報廢,。采用精密化技術不僅可以把啃傷的平衡輪修復使用,壽命還較新輪提高三倍。又如,同一臺鐵路機車,幾個軸箱的滑動面分別與鑄鐵和涂層的游動鈑形成摩擦副,運行時由于缺油。前者嚴重拉傷,而后者則全部光滑如初。 p% i' ~- G' S6 _ i
1 V$ w; h5 g/ v5 b復合材料涂層工藝是以粘結技術為基礎,大量精簡傳統修理工序,只要用刮刀將糊狀的復合材料抹到清洗過的工件缺陷部位,將其填平補齊,然后放入涂有脫模劑的專用工裝中【簡單平面修復,可僅用一塊定位平板。單件修理時,可以直接用與之配對的工件為工裝】調整定位,抹凈擠出來的余料,在一定溫度下,經過一定時間,表面涂層固化與基體結合成型,即可投入使用。也就是說,精密化工藝不焊,不用機床加工,不用鉗工鑲配,以一步到位的修理模式,代替傳統的,以焊接為基礎的,三階段修理模式 【先補焊,調直,熱處理,然后送平臺畫線,再一個面,一個面地機械加工成形,最后還要靠鉗工刮研鑲配來滿足組裝精度要求】。工藝簡化,效率提高,在巴氏合金技術的基礎上又跨進了一大步。 % ~! _# j' `& i+ S7 I& B
9 n, Y. _5 K5 _0 L; C) f! m
無論是在技術上,安全上,效率上,經濟效益上,以柔克剛,剛柔并濟的高分子耐磨減磨材料和工藝,都具備了大量推廣的價值和可行性。同時完全符合十一五發展方向。高分子復合材料涂層技術曾獲得鐵道部鑒定,批準在蒸汽機車上推廣使用,F在正醞釀在提速貨車上推廣。事實上,宇航,煤礦,船舶,機床,水利等工業中,也在不同的產品上,以不同的名稱,配方,工藝開發推廣著。既有共性的理論基礎,也有個性的實踐經驗,可供廣大機械工業,開展技術創新的借鑒。
% s( T1 X4 j1 U+ _" A- I1 V4 e5 O6 \& \# ]! E" z9 W
; `1 L* G a% i6 f
+ k9 T0 }5 g4 E+ ~# Z* w3 R2 ^
" Y! h b- L4 v" S4 L復合涂料的比重在2左右,約為巴氏合金的1/4.因此,消耗量小成本低。采用涂復工裝后不需要機床加工,精度高。磨損率為巴氏合金的1/7。
% X7 N( P# e7 @+ z1 w, p6 `( |# [0 M, Z
磨擦副的磨損狀態與磨損機理形成的要素而已”所以設計好磨擦副是最關鍵的。" N9 Y9 E( o% z- k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