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niufang2 于 2014-8-19 12:34 編輯
# t7 U# F+ { L9 e% |9 c( T4 R, `, S+ @
磨余量大了,最多單邊0.1-0.15,是什么原因要這么大,是熱處理變形,還是重裝定位精度有問題,疑惑中,
; Q4 v; y8 k- E& j; w3 M% z0 Z* S8 A2 R, N
還有種辦法就是磨削后才軟氮化(低溫碳氮共滲),變形很小,如果能滿足你精度要求也不錯,硬度超過滲碳,滲透厚度也不錯,但事后不能磨削了,厚度不夠! C. I7 v9 ? l+ l% D
0 ]: R' l5 ^6 c% M, D9 W7 g! h還有種辦法是磨削后低溫離子滲氮,變形極小,應該能滿足你精度要求,硬度極大,但滲氮厚度只有0.25左右,
$ q8 ?5 Z* S/ U9 @% d2 Z3 I/ o* U/ `6 B* H1 o9 A: Z: Z- X9 e
碳氮共滲,或滲氮后尺寸都呈長大趨勢,可磨削尺寸減小0.004
- u7 |$ p' N2 _1 D! n( R1 a. U/ o) E# K, r: c/ C+ S) p
碳氮共滲,滲氮前都要調質處理
: C3 a+ C/ \: ?9 ]) B- Q! W1 T4 s$ ^1 Y S& v" S
如果規定要滲碳,只能要求滲碳深度規定1.1-1.3,同事盡可能用小的磨削余量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