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機床協會始終堅持“交流技術,加強合作,擴大貿易,共同發展”的辦展宗旨。本屆展會確定以“創新發展、和諧共贏”為主題。
本屆展會的四大特色是:集聚當今世界機床工具業高新技術展品的盛會; 具有廣泛國際性和參與度的國際機床大展; 配套活動精彩紛呈; 高素質大用戶采購團組進駐展會.
這次展會給我的最大體會是:外國參展單位明顯增多!個人感覺機械的發展方向:精
從網上找到的關于參展單位介紹:
“世界著名的機床生產廠家全部參展,如德國的DMG、斯來福臨,美國的MAG、哈斯、哈挺、格里森,日本的森精機、馬扎克、大隈、牧野、天田,意大利的菲迪亞、柯碼,韓國的斗山、起亞,瑞士的阿奇?夏米爾,西班牙的達諾巴特,中國臺灣地區的友嘉,中國的沈陽機床集團、大連機床集團、濟二、武重、齊一、齊二、上海機床集團、重慶機床集團、金方園、亞威等。各類功能部件和配套件生產廠參展的有,生產數控裝置的名家日本發那科和德國西門子、海德漢;生產測量儀器的有英國雷尼紹、日本索尼、中國青島海克斯康、意大利馬爾泊斯等。總之,國內外機床、工具、量儀和機床功能部件的所有知名的生產企業都悉數參展,將展示其先進產品和技術。我國沈陽機床集團將展出國內首臺主軸帶A、B軸的加工中心,同時亮相的還有一批高水平的專用機床,如曲軸油孔加工機,加工汽車剎車盤的車磨復合機床,加工曲軸(凸輪軸)的專用銑床等。這標志著CIMT2007將是世界機床業界的一大盛會,不僅各路精英齊聚,高水平展品齊全,而且展品昭示了世界機床技術的發展方向。 ”
從這一現象來看,個人感覺國外企業已經瞄準一中國這個大市場,國內的機械行業不是很景氣,在將來的一段時間里,現有國有企業和民族企業將受到沖擊。
我首選參觀的德國展區,德國的機械以嚴謹聞名,但僅走馬觀花的也看不出什么門道,呵呵。不過見到一種新的加工方法:旋壓。以前聽說過這種加工,本以為只能加工圓件,沒想到還可以加工花鍵。展示屏清楚的展示了加工過程:中間鍵軸軸向送料,側面兩個高速旋轉的壓輪一遍遍的滾壓(自轉同時還做公轉),最終像片銑刀一樣將鍵槽壓出。
這樣加工出的花鍵其強度肯定要高于銑削、拉削等切削加工,材料沒有一點浪費。
不過感覺也有點問題:1、應力問題,不知道鍵軸內部會不會有應力呢?2、變形問題,滾壓變形估計精度可能會差些。
另外看今年的數控機床,其加工方式大同小異,但加工方向明顯專業化了,最顯著的一點是工具磨明顯增多。去年數控機床多是雕刻類看起來很花稍的,今年的機床卻很專業。專門用于磨刀的工具磨床我以前都沒見過,以前想磨刀都是人工磨,靠老師傅的感覺、水平。現在科技發展了,技術要把人的因素排除出去,只要有機床,新手也能用來磨刀。
還看到一種在車床上的附加裝置,按其宣揚彩頁所講的是表面光潔度可以提高3倍,可以代替磨、研,我所看到的展示加工零件其表面感覺好像電鍍的一樣,但有明顯的螺痕。據我猜測應該是滾壓的一種吧,這樣既可以提高表面光潔度又可以提高硬度。不過彩頁上沒有具體講是磨還是壓。看他的一套設備還有電源部分,難道還用到了電加工?其結果不得而知了。
國產機床就我所看到的還是不容樂觀,有一臺忘記什么床子了,上面貼一標簽:“世界最大。。。。”當時看了心里不知是什么滋味。最大值得自豪么?精度又如何呢?難道國產機床只能向“大”發展了么?
再有就是量具多,去年沒有看到這么多賣量具的,而且會場只要賣量具的大都有三座標測量義。
從這一點上來看現代機械精度、質量都要求高了,以前一家小單位就能做的東西,要競爭國外靠的不是低價格,而是高質量、高精度。這對國內的機械行業是一個不小的打擊。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發展迅速,但機械行業個人感覺沒有發展反而后退了。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這是南方小作坊如雨后春筍,這家開罷那家倒,真正虧損的反而是一些大型的國企。但機械做為一個國家的基礎行業,沒有雄厚的實力是不可能達到一定的高度的。像國外的企業如果說百年老廠發展到現在,那是一代又一代的精華沉積起來的,而在改革開放中,一些老國企紛紛倒閉,有人叫好,但也有大批的老技術、老工人被社會拋棄,伴隨的是多少年的經驗就這樣煙消云散。
從總體上來看國內的機械行業還是不容樂觀的,農業與機械行業是一個國家的基礎行業,我總感覺只有這兩個行業才能真正的生產出物質上的財富。計算機、娛樂、房地產都是以錢生錢,說白了就是泡沬。如果我國的機械不能夠發展,將來被國外控制,那其它一切又有什么意義呢?
國內的機械發展很大一部分靠軍工,其實也就是靠國家供給搞研究。很少有像西門子、法那克這樣的統治企業。在這種狀況下民族企業要生存、要發展都是很困難的。衷心的希望機械行業的每位工程師能看到這一點,大家能齊心協力發展起中國的民族工業,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