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1| 14
|
沖壓發動機是何物? |
| ||
| ||
點評
液體燃料火箭是用渦輪燃料泵,把一部分燃料燃燒推動渦輪,渦輪和燃料泵連接(類似渦扇發動機的壓氣機咯)。以前聽說用火藥啟動。對于沖壓發動機,燃燒穩定性是問題。
V1是脈動的,結構和原理都不一樣,超燃和亞燃又有所區別,超燃的內部都是超音速流,這么高的速度下要完成燃料混合和燃燒,又要保持高的效率,困難可想而知
去年專門與人家聊過這個,有人要開發這東西,看到利潤了,我勸他半天,收了銀子,他罷手了,就是因為給他講明白里面了厲害關系了,他雇的一大幫人里面,沒有一個真正懂的,玩這些,不是糟蹋自己銀子嗎,哈哈
8爺的回復好犀利。一下子就點到頭了。
評分
| ||||||||
點評
最早臭鼬工廠還試驗過用液氫做燃料的發動機吧。黑鳥還設計了燃油在蒙皮下面過,給機體降溫哈哈。
評分 | ||
點評
據說曙光女神能達到8馬赫,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以前網上有海狼的潛望鏡被北極熊攻擊的萌照。有人調侃這是老美的一個炫耀方式:告訴那熊。別玩了。不是一個檔次的。
唉,真的很想知道8爺肚子里到底裝了多少東西。佩服佩服。我先睡了。
就談雷達面積,圖160是B1B的幾十倍,怎么玩,怎么能深入人家內陸去轟炸,不談B1B,談B2,飛起來,誰看得見,你看不見他,怎么打它,B2出來從來不帶護航,是給戰斗機做‘敲門磚的’,你說還怎么打仗?
我看技術,看人家玩技術,就看‘底層’,看大牛,也是看大牛的‘底層技術知識’,一個東西擺桌子上,三分鐘說透徹了,是因為懂‘底層技術’,國內瞎侃的很多,連毛子圖160是仿誰的都不知道,還瞎侃,
蘇27其實耍的是‘把戲’,而不是技術,并且一次只能轉一個軸,到蘇35的時候,是兩軸設定好了轉一下,與F22沒有可比性,F22是隨機轉的,并且是三軸,技術不在一個層面,懂飛機的才會懂,一般民眾是不可能懂的
71確實有過那種經歷。原因就是高熱的發動機把自己完全晾在長程雷達面前。哈哈。不過,71的速度和續航實在沒的說。毛子當年沒少吃虧。連面對U2都沒吃過這虧。
那東西,有一陣在世界到處亂飛,后來毛子與老米簽了一個協定,這才罷手,以后毛子沒了,這時‘鎖眼’也完善了,SR71就退役了,到下一次米毛關系緊張的時候,也許還出來飛,像A10,也是因為沒有坦克可打而退役了
說實話,以前還對毛子的東西有好感。兩七拉,眼鏡蛇機動拉。后來越發對毛子反感,F在再對比老米的東西,越發感覺毛子完全是吃了二戰的老本。
人家在毛子那里耍過,毛子的導彈追過很多次,人家在前面跑,導彈在后面追,最終導彈燃料耗盡而墜地,國人不理解,為什么毛子發展400KM的長程追蹤彈,而米國不玩這個,我告訴他們,米國是因為沒有那個需要
這東西確實是沒有對手。全程加力燃燒,且一旦進入沖壓階段,發動機效率之高令人咂舌。唯一可以詬病的怕也只是那12架次的飛行事故了。而且,這東西還是隱性的。想到66年就有這東西,一身冷汗。
所謂說‘愚蠢’,就像毛子把‘熊’拿出來飛,因為就不要臉了,就是脫了褲子在西方面前耍,就這樣了,破罐破摔,我教育很多家伙,別學毛子那德行,我們畢竟是有臉面的國家,混到毛子那德行,不好看,
SR71 最初是想設計成轟炸機的,后來改做偵察機,因為MIT發現,飛機是可以從雷達‘隱去’的,設計思路于是轉向了B1,國人想玩好工業,首先是要有合適而恰當的‘工業歷史教育’,沒有這些,一切都白扯了,
中國國內,一個是對世界工業的歷史不了解,蹲在‘玻璃瓶子里面’自說自話,還不是一般糞青如此,許多帽子很高的專家都如此,不懂他們是如何走過技術歲月的,SR71 的退役,是因為沒有對手,據海狼一樣,因為沒對手
| ||
點評
所以要和俄羅斯搞好關系,他40公里上對隱身飛機的導彈已出樣機了,我們單獨和美國拼研發屬于腦子不清,我們獨到的地方也要低利潤轉給他
另外,咱說娘娘。就算35和娘娘形成近距格斗。俺說實話,就娘娘那雷達反射面,近距格斗你能不能鎖定人家發射導彈都是個問題。你總不會告訴我靠機炮吧。哈哈
大俠,有些東西靠說是沒有意義的。35也好,50也罷,毛子一直追求的是視距內格斗。但是無數次我軍J10B同J11的較量中都證實了一個問題,現代空戰,視距內格斗基本是個騙局。這才是4代機必須具備隱性能力的原因
@niufang2 做不到先敵發現,怎么先敵開火啊。F22 RCS那么小,戰斗機之間的數據比對意義不大了。不如多考慮下怎么在F22的淫威下完成對地支援任務。
矢量發動機只能上下大機動,而我們殲20可以上下左右大機動,都超過人體極限,所以矢量發動機上下機動就算強一點點(不可知),也是沒意義的
niufang大俠。你肯定沒和這圈搞飛機的人打過交道。不過他們看了你的言論。會很欣慰的。
說錯了殲20
除非殲31方案全部推翻,否則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中國不急用矢量發動機,而俄羅斯的t50用的是矢量發動機,我們是靠大轉角鴨翼,尤其是全動尾翼,世界上好像沒有,孰優孰劣難說
毛子軍工寡頭的領導說的非常明確,蘇35追求的是與米國飛機的‘視距內格斗’,人家問,是否會出現‘視距內格斗’,毛子的領導說‘可以碰碰運氣看’,因為米國早期引導是由預警機完成,而F22是完全沒有信號的
| ||
| ||
點評
感覺,應該是當年德國人有什么大的突破。毛子拿到了技術資料。老美則招了2000多技術人員。細分析,他們的技術突破都是在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的,應該可以佐證這個情況。
| ||
點評
網頁地址是 http://zh.wikipedia.org/wiki/SR-71黑鳥式偵察機
| ||
| ||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5-6 23:32 , Processed in 0.097631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