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你們是怎么看待我們所處的DT(Data)時代,IT時代確實已經成為歷史。關于機械設計,我們現在還是沿襲老一輩工程師的路,憑借自己經驗,開發各種設備。同行交流,也是交流各種機構;或者吹噓在某個困住整個企業數年的疑難點上,使用了幾塊小片片就把問題解決了等等。
碼這段文字,不怕獻丑,讓你們笑話,真的是因為看到咱們論壇確實有一定的組織能力,具備做成一些事情的基本條件。
看到“MechLib概念”,確實感觸頗多。
MechLib概念: 建立全球首創Mechanism Library數據圖庫,以網站技術圖書館的型式運作,提供自動化機械工程師一個設計參考及技術提升的數據庫。1. 成為自動化機械設計師隨身必備的實務工具庫. 2. 有系統的建立自動化機構設計數據庫,供機械設計人員快速取得參考使用或由此激發創意靈感. 3. 改變傳統師徒傳授制,解決目前自動化機械公司或機械設計師技術提升的困境及核心訓練的不足.
4. 以此為基石,希望未來能邁向”設計自動化”。
我只會使用Solidworks,自學過幾課C語言,后來一個搞專家系統的朋友建議我學VB,所以我就學了。但是,Solidwoks里面的宏指令,我還是沒搞懂怎么使用,F在,基本每個機械工程師都會使用到MISUMI的3D模型軟件,所以我們能否建立這么一個數據庫——用戶只要輸入所需模型的檢索關鍵詞,數據庫就能列出相關模型;然后,用戶再根據自己的需要,輸入參數生產所需的機構模型。(參數化設計)
我還有個不成熟的想法:以時間為軸,建立數據庫的骨架。大意是建立一個“機械設計編年史”般的數據庫。讓每個人瀏覽時都明白:這臺機器誕生于哪一年,有什么樣的時代背景,為什么會設計成這個樣子,哪一年的機器是以前那幾年的升級版本,升級的優點有哪些等等等。我檢索過專利局的數據庫,亂的要死,基本找不到有價值的東西,由于專利申請人也不敢描述清晰,怕被抄,基本也保護不了什么知識的。
我們能否開創一個以工程師為主體的制造業新時代!先集體整理出前人的技術成果,然后再加入后來工程師獨創的技術成果。國家這幾年開始重視知識產權了,這是我們的大好時機,錯過這個時機,以后就會很被動了。因為,我們現在如果不先把前人的技術積累事先披露共享,等后期被有強大資金支持的公司搶注專利,對于我們工程師了來說是非常不利的。就像現在,我拿著國外的圖紙,一個一個試著在國內注冊專利一樣。東莞這邊的機械廠,年薪20萬,招聘專利工程師。別說以后,拿著圖紙放在你面前,你不僅不敢抄,還要較勁腦汁的去避開它,我是吃過這苦頭的。有些人可能怕自己獨創的東西被人抄襲,但是試想,你設計了一個機構,可能是全球最先進的,可是你藏起來了,沒人知道,后來,有個人也做出來的,讓別人知道了,全世界的人都只知道,是他首次開發了這么先進的機構,那你的又算什么呢?我們是否能有這么一個機械協會,會員專利共享,對非會員收取專利費維持協會運營。這樣做是否能真正的解放我們工程師的想象力:知識局部共享,又不放棄收取費用的權利,讓每個人都有前進的動力,慢慢開創一個豐收的大時代。試著摘掉“機械幾百年來,幾乎沒什么發展”的帽子。
還想說點,在MATLAB論壇里,我是不敢說的,但是我真的非常、極度鄙視那些嘲笑MATLAB用戶的機械工程師。那些使用MATLAB模擬出粗糙的、不合理的機械模型的軟件工程師,他們才是我們機械行業的未來之星!是我們自動化設計的希望!因為,你會像人家一樣開始去學編程、學寫軟件,試著把機械設計的工作做成軟件應用來實現自動化嗎?
這些年,了解到美國是使用計算機迭代模型,在使用3D打印機制造驗證。
這些年,了解到五件零配件行業有家公司,只需要上傳3D模型到系統,機器就能自動制造出零配件。
從業兩年有余的愚見,你們對“設計自動化”又是怎么理解的呢?
補充內容 (2014-12-20 13:18):
既然,有人提到知識產權了,就提提沒有歷史、才兩百年就成為全球霸主的美國吧。它一點都不糾結于“抄”,全民抄,抄不了的政府直接把人綁架回美國,雖然不光彩,F成的在眼前,犟著自己去研究,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