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8 w+ z y$ _6 U5 h( T2 x考慮了許久的一些見解,供大家參考。(4樓的圖其實已經描繪的很清楚,只不過是怎樣去理解。)
+ u' s) G! i/ k高速級齒輪軸受到兩個力矩,一個彎曲力矩,一個扭轉力矩;彎曲力矩表現出來的就是軸變彎了,扭轉力矩作用是使高速軸轉動,在軸已經彎曲的情況下,齒輪轉動的空間形態基本就是黃色齒輪圖中的“V型線”,類似甩動。正確的圖好理解,黃色齒輪上端與灰色齒輪上端嚙合的松緊是呈現圓周性變化的,這也正是“扭轉變形可以補償彎曲產生的偏載”,當然也僅是補償,而不能完全消除。
* w8 H& ^! G4 X; i' n; R8 S9 `比較難理解的是誤圖,總感覺黃色齒輪中的V型線應該倒過來變成“∧”。其實不應該倒過來,只是V的幅度更小,個人看法是這樣,高速軸的主動扭矩是從輸入端傳遞過來的,也就是上端,扭矩是從上到下傳入的,誤圖中扭矩到達黃色齒輪上端就傳遞給灰色齒輪,根本到不了齒輪下端,而且高速軸的彎矩也是通過黃色齒輪上端傳遞的。兩種力矩綜合之下的效果就是,黃色齒輪上端一直與灰色齒輪保持緊密(當然也有圓周性的緊松,總體上還是緊的),而齒輪的下端一直難以捏合,這就不合理了。/ G; s; L" U: [: \8 R3 n7 i3 s4 x
0 y8 [! I4 n4 ~- W1 U$ F* {. ]" [* R% f" ~* ], t. a+ e+ t
1 Q& C( F5 u3 Z1 O2 u4 w$ P
, f1 u, H! m* l+ f+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