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當看到新聞中將日本馬桶蓋被中國人買斷貨,就聯想到我們國內的制造業。撇開政治和歷史,我們需要反思我們的制造業。
& X- H, v6 \. r0 d3 m- }$ x v 我們的產品向來以廉價聞名,以至于我們唯一的競爭優勢是價格便宜,除去勞動力以外,我們產品做工不夠精致,喜歡山寨等都是價格便宜的因素。然而勞動力成本已經漸漸上升。相信我們能夠制造出質量和日本一樣的馬桶蓋,就如我們能夠制造像misumi一樣質量的零件(好多都在國內加工),然而我們已經形成給國人的印象,一直沒有換回國人的信心。 o8 s+ n% q5 ?, [
如是大量小企業通過追求低價,大批量賺取微薄的利潤,難以生存。經常會遇到供應商拿著零件圖,詢問這個精度能不能降低點,這個訂單量有多少,遇到認為有一點難度的,訂單少的,甚至不敢接單,即使報價很高。精密零部件,一個螺絲釘,都希望用日本進口的,因為國產的一擰就滑牙,價格也是天壤之別,國產3分,進口幾塊到十幾塊一顆。
( Q; o( j4 v; V& [0 N 所以不要抱怨國人購買日本馬桶,不買日本的,也可能買其他國家的。現在是告別人口紅利的時代,我們的制造業需要改變傳統的生存模式,不需要去做什么引領工業革命4.0的開拓者,我們只需要學習德國企業的專注、專業和專心,能夠沉住氣,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只從事一兩個產品的制造和生產,不斷創新,有將一顆螺絲釘做到極致的恒心。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