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09 31,802 人參與討論 來源 > 網易
![]()
近期,國人赴日搶購馬桶蓋、電飯煲的熱潮引發了廣泛關注。購買者稱,日本家電的高品質、智能化是促使其購買的主要因素。不過也有網友對此調侃道,昔日的全球制造業霸主,如今卻“淪落”到去賣馬桶蓋、電飯煲,不得不說是“日本制造”這一金字招牌的沒落。
然而事實上,日本制造并非許多人想象中的那樣日薄西山。根據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DO)發布的各國工業競爭力報告來看,新世紀以來,日本在全球制造業領域仍然穩坐頭把交椅。該報告從制造業人均生產值、出口產品質量、影響力等各個方面對135個國家和地區的制造業競爭力進行了評估,最終認定日本為最具有制造業競爭力的國家。緊隨其后的是德國、美國、韓國和臺灣,中國位列第7。
新興市場的迅速崛起、技術轉移等問題,在過去這些年的確給日本制造業帶來了不小的沖擊。但這些沖擊并沒能使得日本制造業走上下坡路,反而更加堅定了其高質量路線的決心。畢竟中國等國的廉價勞動力和低生產成本對日本制造的沖擊,只能停留在快速消費品等領域;在技術導向產業及高檔耐用品領域,日本制造的地位仍是難以撼動的。所謂的“品質過剩”,其實和“品控嚴格”只不過是一個硬幣的兩面罷了。 權威汽車質量評估機構J.D.POWER每年都會出具一份車輛可靠性報告,2015年已經是該機構第26次對各品牌汽車質量進行評估。在參評的31個主流汽車品牌里,日本豐田和本田分別位列第3和第5。這一成績遠超行業平均水平,且要好過保時捷、林肯和奔馳。而在福布斯發布的2015最具價值汽車品牌中,豐田又一次摘得桂冠,本田位列第3。說明在汽車制造業領域,無論是質量、數量還是認可度,日本制造都當仁不讓。
不僅品控嚴格,日本制造還能做到無孔不入。大到造船、造飛機,小到每個人衣服上的拉鏈,日本制造無處不在。全球90%的數碼相機市場份額被日本占領,全世界幾乎每兩個拉鏈里就有一個是吉田工業生產的YKK拉鏈。逞論光學元器件(尼康、佳能)、電梯(三菱、日立)、電視轉播技術(索尼)這些人們日常生活中幾乎每天都能接觸到的設備,都少不了日本制造。
無所不在已屬不易,日本制造還能做到無可替代。311地震,不僅使得日本本國國民受災,還殃及了世界各地的通信業、智能家電以及其他使用半導體材料的廠商。只因把持著全球37%的半導體生產設備和66%的原材料供應的日本,因自然災害而產能不足。與之相類似的,同樣是iPhone供應鏈中的一環,日本制造的部分能夠占據iPhone總供應鏈成本的34%,遙遙領先于臺灣等其他地區,這都歸功于其掌控著相關環節中最核心的技術。如每一代iPhone更新時的最受關注的攝像頭,就是由索尼公司提供的。
這種對相關領域內關鍵技術的掌控,使得日本制造業的影響力無比巨大。與其說日本制造“淪落”到去賣電飯煲、馬桶蓋,不如想想為何總是日本廠商想到去革新這種日常生活中不起眼的用具并將其做到極致吧。[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