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不要一味迷信外國 |
| ||
點評
你沒看懂貼主在說什么。
評分 | ||
點評
bryant二次大戰時設計生產的磨頭,可以拿出來跟鐘思敏的比較嗎?
| ||
點評
The first photo is from DIXI Swiss, hundreds hours scraping, now it is under DMG Mori.
| ||
| ||
點評
“我說下我們的磨頭,是前后把軸抱住的”,怎么抱法?
比如在高壓齒輪泵行業里,對端面要求就高,是封油面嘛。
所以,做粗磨,追求效率,我們的容易出現端面燒傷,也挺頭疼的。做精磨,高光潔度,平面度時,優勢明顯。
弄個簡圖看看。我說下我們的磨頭,是前后把軸抱住的。熱穩定?標配油冷機的,控制在24度到29度。通常,外圓的光潔度是比端面高的,但我們的恰恰相反,端面比外圓要高。
還有,除了鐘思敏,你還見過什么磨床頭架軸向軸承是這樣安排的?
所以吐槽前端2粒7205dt, 后端1粒7203沒錯吧,呵呵。
但然是后端大啊,高速的,必然是平皮帶,要保證驅動力,預緊力就會大。所以,STUDER的磨頭,后端用的是重載型的軸承。根據情況還要加卸荷
比如用7205軸承這么小的磨頭,你認為是前端砂輪徑向受力大,還是后端平皮帶輪處徑向受力大?記住啊,是內圓磨頭。
首先,輪不到我來設計。現在頭架我們都是分開的,死是死,活是活。活的,是滾動軸承,前四后二的結構。
如果你來設計,你會采用鐘思敏的軸承按排方式?記住啊,我沒有全盤否定人家的東西。挑點“明顯”設計錯誤
來聊幾句。
真沒注意過,下導軌均為鑄塑,帶浮點的,哈哈。
你看過STUDER老點的機床?看看它的導軌鏟刮哦。
那就不認識了,google ska 只有一個結果。
| ||
| ||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5-4 15:12 , Processed in 0.058525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