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請教:為什么低速切削時會“不太平穩”? |
| ||
點評
很薄的物理涂層。
| ||
點評
熊anh大俠,積屑瘤位處刀前面,其硬度比工件材料要硬幾倍,它與刀具聯合切割工件,那么刀具本身不就可以減少切削力了嗎?
另外,這些都是數控機床流行之前的出版刊物,主要的討論對象是普通機床,還沒有強制冷卻這一回事。
把刀用好大俠,多少線速度以內會產生積屑瘤,要看什么材料,鋼和鋁不一樣,不同牌號的鋼也不一樣。這里提供的圖2-20是說明一個基本的規律,具體材料有具體的數據。
這個說的挺詳細的,不過沒有對涂層和角度進行說明有點遺憾。另外,冷卻也沒有提到。嚴謹的說,而且也沒有順多少線速度以內會產生積屑瘤。
評分 | ||
點評
學習了
評分 | ||
點評
剛開始的時候鐵屑是白色或淡黃色,磨一次刀最好的時候能用到10小時左右,鐵屑會變成黑色,(當然是加工冷卻液的)。經驗固然可貴,但是最重要的是從經驗中提取出科學和規律并標準化,才是發展之道
是的,實際操作當中難度很大,曾經有一段時間40Cr的軸粗車做得多,當時用焊接刀嘗試過,有所改善,但是離書上介紹的還有很大距離,記得當時是60到70M的線速度,單邊吃刀5到7MM,走刀0.4到0.5,
積屑瘤代替刀刃切削的理論好像是個日本人提出來的,叫什么銀白屑切削,實際上很難穩定控制,必須經過大量實驗,而且對于不同材質刀尖幾何角度、切削用量也不同,因此對于多品種加工來說不具有很大的實用價值
感謝分享個人經驗
評分 | ||
| ||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5-4 02:37 , Processed in 0.080806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