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zsddb 于 2015-10-20 11:59 編輯 " ]* h z- }6 C, k9 q: X
劉景亞 發表于 2015-10-20 09:38 3 g0 r; i9 `+ b& h' L6 k
至此,這個問題以討論得非常清楚,已無繼續討論的必要。" ~9 D) L+ e9 u/ Z! S
有幾點提醒:
, E9 M# M- P$ ~7 l1、不管做學問還是做技術,都要把眼 ... 5 p5 f F* V n# j! v) M) @
0 S( g, m" O5 `) z b
已經有通用的名稱了,說明應該有這方面的應用啊,這條線是接觸線,就是兩蝸桿嚙合傳動時,接觸面的瞬時接觸線,應該算是節線吧,說實在的,齒輪的書我身邊沒有,亂起名字只是我覺得它符合那幾種運動的特征。至于漸開線體現在那?主要是看投影,并不是這條線的投影,而是蝸桿的齒牙過切點的徑向切面的邊界線。對于這個蝸桿與蝸桿的嚙合,通俗點講,就是同一時間,在一個扇面區域內有無數個直齒輪同時傳動,他們的中心線在水平面的投影構成扇面。而這些直齒輪由于軸向錯位,所以不會發生干涉。把這個扇面區域拿出來結合到蝸桿上,就構成了上面我說的三角形法則。而三角形法則注定了扇面區域接觸線(也就是a,b線)的傳動比在不同接觸點處是不一樣的,相當于同一時間有無數大小不一的力作用在一起,作為齒輪設計來說是不好的,但好在我們用他傳遞的是軸向力,而且扭力和徑向力本身就很小,在一合成,平均分到每個接觸點的力也就在可接受范圍內了。1 i" g+ N+ [, J5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