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日,我國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機在上海中國商飛公司總裝下線。這是我國首款按照最新國際適航標準研制的干線民用飛機,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標志性工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0 e8 b2 H) c. A8 f+ B" j
大型客機的研發和生產制造,是一個國家航空水平的重要標志,更是一個國家制造業實力的重要標志。中國經濟要實現中高速增長、邁上中高端水平,實現更高質量和效益的發展,絕不能沒有自己的高端制造業。航空裝備如是,印機裝備亦如是。* T5 S. o/ c: n
過去,我們追趕著
4 M" g* E# ~" L$ ~3 \+ {: |* W 國產印機,遠比海外成熟品牌要起步晚、起點低,毋庸置疑,我們是在不斷追趕著國外同行的腳步,再將落后幾十年甚至百年的差距一步步縮短。而在近年來,國產印機無論機器內在品質、使用功能、還是外觀造型,的確取得了長足進步。; }1 p# S# x9 h) ~$ V9 {
0 x) B- d3 c' W' M在2011年正式發布的《中國印刷機械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中,明確了“十二五”發展任務和目標,印刷機械行業要重點發展數字印刷及印刷數字化技術裝備、高檔印刷機械、高端印后設備和綠色環保設備器材,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擴大生產能力,盡快改變高端設備主要依靠進口的局面。在高端印刷機械領域,高檔單張紙膠印機、高檔卷筒紙膠印機、多色柔性版印刷機、多色凹印機等主要產品大多面臨吸收先進技術、實現升級以及填補空白的要求。7 Y" j8 z, E' k3 e
9 J, Y+ a/ p: F. c. W" `0 ^以印機裝備中使用最為廣泛、技術要求最高的膠印機為例,或許我們更能看清形勢和出路。* n, d: F p7 h+ y% R/ Y' J) F
# A5 }/ K7 j x
為實現多幅面、多色、高效化、數字化的發展目標,北人集團、江蘇昌昇、遼寧大族冠華、中景集團、上海光華等一批國內的印機制造企業可謂各顯奇招,不斷尋求突破和技術創新,并對新產品的研發生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自行研制、技術引進、收購海外資產、跨國合作等等,經過不斷的改進和革新,一批速度更快、穩定性更高、更具競爭力的膠印機新產品應運而生。
1 ^5 M3 f& S& U# w 但現在,我們尷尬著
* x! A2 e2 L7 f5 D# u 然而,在一片欣欣向榮的“盛景”之下,卻滋生出了令人尷尬的枝椏。6 v* |+ b8 U, J& n1 E
5 I& v* D7 ^# W- C+ ]- ]- F2 V
尷尬之一,是國產高端機面臨與國外印機,特別是進口二手機的殘酷競爭。“請問印刷機是購買國產新機好呢?還是二手進口印刷機器?”這是一個讓國產印機制造者都頗為尷尬,卻又難以回避的問題。
9 b* k9 u2 r( q# }
_) t N0 O- i2 i( B進口二手膠印機之所以一直在印刷企業中使用,是因為進口的膠印機,特別是像德國系膠印機,雖經一二十年的使用,仍有很好的使用價值。這個問題從另一方面反映了國產四色膠印機的確在產品質量和技術水平方面與進口機存在著較大的差距。
; a; d( Z: o/ ~. j! ]0 q& m( O
$ }! B4 A1 L. q$ h9 _* Y# {技術上的差距限制了國產膠印機在高端印刷品領域的發揮。國產機最具優勢的亮點——成本優勢和中國市場的地理位置,也正在被解構。與國外二手機相比,國產印機采購成本相當,而海外印機的中國本地化建廠生產,也使國產機地理優勢淡化。, d+ n! ^6 Q: q$ B0 I, i- v% A/ I: `" P
4 h" T0 n S; v) T2 w2 L. h
多年來進口各種規格的單張紙膠印機每年均在10億美元左右,近千臺。進口二手機大概年巿場流動量也超千臺。加之近年來歐盟等地區經濟的下行,使更多使用年限較短的高端機被低價售賣,流入中國市場。這些都對國產印機的發展帶來巨大競爭壓力。
8 M7 _* N& ]. ?7 E% a! o* |7 |
4 R" [0 f' ~! U; t7 \3 K" {/ }2 O4 H尷尬之二:市場經濟的持續低迷,膠印機采購需求下降,使國產企業生存日艱,研發后繼乏力。
7 A$ g. F! e& u. u9 l' k9 \# u- o
' R' N% ^3 e+ @" Y0 l5 c總體來說,印刷行業的繁榮是與經濟環境密切相關的,在經濟發展迅猛時,印刷設備制造企業、印刷廠都有著喜人的同步增長。但在近年經濟增速放緩的大環境下,印刷行業的狀況就顯得形勢嚴峻了許多。加之過去的近十年發展中,國內膠印機大多集中在中低端市場,且多無序競爭的手段,只求眼前能賣得好,卻沒考慮到這是在無度地透支市場。
$ M) @7 l! N, t2 F- @ & A0 L1 _0 W) i1 k9 t
在此發展背景下,印機企業還面臨了包括越來越大的成本問題、受網絡電子技術影響帶來的市場前景預期走低、綠色環保相關章程法規日益嚴苛、專業人才培養引進困難等諸多障礙,使得國產印機企業加速了洗牌進程,一些競爭力不強的企業逐步出局,而存活下來的企業,出于風險控制或企業盈利下降等原因,也在新技術研發和資金投入上也更加謹慎。+ o) M4 G5 P8 ~6 m; M! n
未來,我們期盼著$ d9 y9 ?8 u% {2 F/ Q
一個產業的發展離不開政府政策的引導。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投入大、難度大、周期長,更是需要政策上的鼓勵和支持。
, r: A/ W$ N4 {7 `; ^8 R9 X! L
) k$ J/ ~8 D6 M9 q2 t在由工信部、科技部、財政部、國資委聯合制定的《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創新指導目錄(2012年版)》中,高檔印刷機械入選所列的19個領域之一,這也意味著印刷設備的技術創新將得到相關部門的大力扶持。
; _) {* ~1 {. j 同樣在2012年,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布了《國內投資項目不予免稅的進口商品目錄(2012年調整)》,進口印刷設備也由明文規定不給予免稅。此舉一是為了繼續支持企業引進國內不能生產的先進技術設備,推動產業升級和技術進步;二是為企業在同等條件下購置國產設備提供公平、合理的外部環境,促進裝備制造業健康發展;三是有效兼顧上、下游產業以及裝備制造和使用部門的需求。
/ Y1 l, [( \1 t! q# n0 ?5 d
" a$ p- n" I& P& X: F; W9 S中國的機械精度和技術與國外先進水平還有很大的差別,近年雖然印刷機械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但仍不足與國際上的高精科技相較量。如果仍然繼續過去執行的標準征稅,以目前印刷設備企業所生產的機器和設備即使與進口設備性能相當,也會由于采購方的“國產不如進口”之固有觀念而敗下陣來,有經濟實力的印刷廠大多會優先購買免稅的進口印刷機。而關稅上的調整,是對國產印機設備發展的有利鼓舞。
$ P7 c' e& X v( I
& {) C1 |8 N9 C7 S/ h; e* v# r當然,通過關稅調節只可能是階段性的政策支持,一方面,要擴大國產設備的巿場份額,還需國產印刷企業大力發展自身,產品要過硬,性能要提升,才能真正走向成熟市場;另一方面,對于目前許多國產設備廠商還不能生產出行業需要的高檔設備,以及國產設備制造商所生產的高檔產品數量也遠遠不能滿足市場要求的空白市場,還需通過產品引進或合資、合作,繼續加大技術開拓能力,積極尋求國內外合作伙伴,提高技術水平來尋求解決。6 n. o" g; g# D5 \$ O, 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