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qingfeng.zeng 于 2015-12-1 14:43 編輯 4 r& ]) t( ^" o1 i' l" D% _& K
陳伯雄 發表于 2015-12-1 06:39 % C. r2 ~' A6 S; R
這就對了,技術討論還是得進行下去的。在沒有確定的結論之前,盡量不說“... 態度令我很失望,就此問題我不 ... ! U% N1 e: A- B/ O/ z* ~3 C
不好意思,因為積分不夠不能下載附件,不知陳伯雄社友可否跟我一樣先在帖子中給出一個可以直接觀看的那怕是模糊的視頻,然后在附件中再給出清晰版視頻文件和模型。我想這樣更利于您所強調的“討論的順暢進行”,同時也便于幫助讀帖人確定是否要花費積分下載附件。 因為沒有看到陳伯雄社友附件中的視頻,我不便妄語。在此我再作以下強調: 我所指出的是陳伯雄社友所編著的《Inventor機械設計解析與實戰 基礎篇》中可能誤導讀者的1處——關于“轉動/平動”運動約束的描述(原文截圖見“轉動平動描述截圖”); 我認為有誤的地方有2處: 第1處:“轉動平動描述截圖”中紅色下劃線標記的描述。 如果“實際使用中”是指軟件環境中。在軟件環境下距離值的改變是可以控制齒輪齒條的相對運動結果,見25樓視頻和附件; 如果“實際使用中”是指現實環境中。這個“距離值”應該對應齒輪中心到齒條基準線的距離。而這個“距離值”的改變,必然是齒輪模數或齒數改變導致的。也可以控制齒輪齒條的相對運動結果。 第2處:“轉動平動描述截圖”中藍色下劃線標記的描述。 您說不能成功,但實際上也可以成功。見25樓視頻和附件;
: m4 n. {/ Q# s+ X+ T0 L我再補充一點:“轉動/平動”運動約束對應的機械結構不一定就是齒輪齒條結構,用電動推桿或線性模組等這類我們常用的功能模塊來理解“轉動/平動”運動約束的功能可能會更好一些,電動推桿或線性模組內部結構對我們使用者來說可以理解為一個黑盒,我們只需要知道輸入軸轉動1圈推桿伸出多少線性模組的滑塊移動多少(對運動分析而言),這對應的正是軟件中這個“距離”參數,再反觀該運動約束要確定的幾何元素不就是能確定轉動軸的幾何元素和能夠確定平動方向的幾何元素了嗎?這樣陳伯雄社友也許就不會再有“我已經選擇棱邊線為第二個對象,而不是機械設計概念上的齒條平面,這已經退了一步”的言論了。
+ t! r% c4 q2 Y" S9 f- g
) ^& b& i" v: Z# S1 D6 n8 W" U0 L# e. n(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