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級風海上復雜氣象下,國產AV500無人直升機能否正常飛行?4月27日,在距離廣東省汕頭市48千米遠的南澳島海面上空,AV500無人直升機在7級陣風的海面上,經過45分鐘飛行,展現了優良的飛行性能。這是AV500無人直升機首次開展海上試飛,它的成功為加快無人直升機承擔海事作業以及海上運營創造了條件,也標志著我國民用無人直升機將開啟海洋區域作業的新里程。 南澳島坐落于粵、閩、臺三省交界海面,亞熱帶季風性氣候。4月27日下午,廣東省以及汕頭市、佛山市等省市海事局領導專程到飛行現場觀摩。AV500無人機起飛后,先是短暫的懸停,隨后昂首飛向大海前方,很快在天空中從現場人們的視線中消失。飛控人員告知大家,無人機飛行高度260米,時速108千米,飛行圖像穩定清晰。當無人機經過長空跋涉順利返航之后,現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相對于陸地飛行,直升機在海上比在陸地飛行因氣象原因增加了不少困難。此次AV500無人機在南澳島的試飛歷時2天,演示項目共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開展數據鏈海上拉距試驗,驗證無人直升機在海洋環境下的測控鏈路有效作用距離與信息傳輸質量;第二階段是在近場進行適應性試驗,以檢查無人直升機在海邊場地的機上系統工作、起降能力、飛行適應性;第三階段是針對典型使用場景開展航線預設飛行,此次場景假定為無人直升機在海邊場地懸停起飛開展巡邏任務,到達任務區域后圍繞目標船只進行低空飛行,并通過掛載的光電吊艙對海面船只進行監視、辨識。 無人直升機是由無線電遙控飛行或自主控制飛行的不載人的直升機,可以執行超越飛行員生理極限或者危險系數比較高的任務,通過軍民融合發展,無人直升機以其獨特優勢在國防建設和國民經濟建設等方面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我國無人機起步雖晚,但發展速度較快,目前中國已成為無人機研發生產大國。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我國民用無人機有望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實現規模化生產并實現廣泛應用。 地跨江西、天津兩地,具有近50年直升機研發歷史的中航工業直升機設計研究所將無人直升機研制列入戰略目標,近年來加大了開發力度,攻克了一系列無人機關鍵技術,如總體、旋翼、傳動系統設計技術以及活塞發動機控制技術、自主飛行控制系統設計技術、試飛技術等,已開發的系列產品均為自主創新成果并在國內居于領先地位。 此次飛行為什么會選定直升機所自行研制的AV500無人直升機?以長航時、多任務、穩定性等為標志,AV500是嚴格意義上的無人直升機,采用單旋翼帶尾槳常規構型,蹺蹺板式旋翼,滑撬起落架,配置一臺活塞式發動機,在ISA國際標準大氣條件下,它的最大起飛重量450千克,最大平飛速度每小時170千米,升限可達到3500米,最大續航時間大于5小時,控制半徑200千米。專業人士認為,AV500無人機在適宜飛行的晝夜氣象條件下可執行偵察監視、目標搜索/跟蹤/識別、目標指示、毀傷評估、通信中繼、雷場探測、海事監控、搜索救援、核輻射偵查、警務執法、農林作業、大氣監測、森林防火、電力巡線等多項任務。2015年,AV500無人機在內蒙古阿拉善地區開展了高原試飛,驗證了優良的高原飛行品質。此前,它曾在天津國際直博會等多個國內重要航展上靜態展示,受到廣泛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