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國外媒體報道,光的一種奇異現象可能正在顛覆量子力學的基礎。光子是構成光的粒子,它們構成了一個基于光的莫比烏斯環,其中表現出的動量特征是此前科學家認為不可能出現的。這項發現可能會動搖量子力學的一些基本假設,后者是描述亞原子粒子世界的經典理論。
/ }5 s$ \2 @! v7 V; n5 `$ l q9 b這項研究的合作者之一,愛爾蘭都柏林圣三一學院的物理學家保羅·埃薩姆(Paul Eastham)指出:“這是光的一種基本性質,我們證明了其和人們此前設想的不太一樣。”* D: M& ^; C6 O0 Z) f2 K2 z
4 l) x7 [5 F5 d6 j
“空心”的光
2 I- d6 g- _) l% I, U ( | D- @/ [& }1 y
這項研究的最早淵源還要追溯到200多年前,當時的愛爾蘭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威廉·漢密爾頓(William Hamilton)和他的合作者漢弗萊·勞埃德(Humphrey Lloyd)預言,具備某種特定內部原子結構的晶體將能夠產生中空的“光管路”,前提條件是入射光線照射到晶體表面的角度合適。
" W: X4 x% i! m) e 3 N" ^8 o+ a$ H# `8 ]1 H3 s4 ]7 O' P
為了向這一200多年前的偉大發現致敬,埃薩姆與合作者決定深入探查這一現象背后的理論基礎。首先他想到的是,這樣一種中空形態的光線對于光子的角動量究竟意味著什么。隨著在數學運算方面的深入進行,他突然意識到一些奇怪的事情:在這一中空光線中的光子將具備的角動量約為1.5倍的普朗克常數,后者是描述能量與波長之間關系的基本物理學常數。
, a6 H. N0 T( j8 {$ h
( V9 l5 Q8 q9 i但這樣的情況是令人難以相信的,因為量子理學原理限定了光子的角動量必須是普朗克常數的整數倍,比如2倍,-3倍等等,而不能出現0.5倍這樣的情況。
1 i; r Z+ M. w$ X # k7 |/ k( S8 l! k8 s
自旋為半的光子
; [; S/ ]) ~! m/ u3 [! b, D0 G2 X4 {
: a2 Z' p2 _0 M! t- J為了檢驗他們計算結果是否的確在現實中存在,他們決定對這一理論進行實驗驗證。他們將一束激光以精確的特定角度射向一塊晶體,隨后使用一種被稱作干涉儀的光學部件對這束激光進行分束,并按照其自旋特征進行分離。, s! L8 G3 p1 m4 P: R2 R+ P
2 Z" Y; J* {) z3 B: C
非常明確的實驗結果就是,在測量時,這些光子的角動量值分別顯示約為1.5倍普朗克常數和-1.5倍普朗克常數。研究組已經將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4月29日出版的在線版《科學進展》雜志上。
: ] Z7 }/ x' ~" b
$ T/ m; O$ z; Z! C9 @這項研究的另外一位合作者,同樣來自愛爾蘭都柏林圣三一學院的物理學家凱勒·巴蘭汀(Kyle Ballantine)表示,這項發現非常有趣,因為其暗示光子的行為可能與我們此前對其作出的預測不符合。他說:“所有粒子都可以被分為兩大類,第一類叫玻色子,其中就包括光子,這類粒子的特點是它們都有整數角動量(自旋量子數是整數),另一類粒子叫做費米子,比如電子,這類粒子的自旋量子數就不是整數。這樣的區別非常重要,因為這會導致非常不同的量子行為。而我們此次研究的結果顯示,我們能夠創造出一束光子流,其行為類似費米子,這兩者是完全不同的。”6 \( x" w+ H0 k3 z! \
# m* T; Y4 Y9 B8 R* ^' A不過,這項研究也并不會就此削弱普朗克常數的重要性,或是顛覆整個亞原子物理學大廈的根基。埃薩姆表示:“我們并未打破量子力學。”6 ?( R$ K8 K% P, {# l% m
3 V4 g2 J: J( {' b
當然,不管如何,這項研究得到的結果仍然非常新穎,它深層的意義目前仍然不甚明確。但其中一項至少是明確的:這項發現將對量子計算和密碼學研究產生影響,這兩個領域的研究都是基于亞原子粒子的相關性質,而關于這一方面,我們可能需要修正一些原先的觀點。/ ]# |, X! @2 T# M. r+ d5 j: 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