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大叔愛洗澡 于 2016-7-19 12:44 編輯
每每看到關于機器人的新聞,總是國外又有了什么技術突破,又有了什么新產品,心想國外的機器人技術咋就這么強呢?然而又一想,不對啊,機器人的技術還是最先由咱中國人發明的啊!
西周時《列子.湯問》中“能歌善舞”的機器伶人,春秋時魯班的木制飛鳶,三國時諸葛亮的“木牛流馬”……這些故事都膾炙人口,說出來那都是祖宗的豐功偉績民族的傳奇驕傲啊!而魯班,作為機械工程師的祖師爺,他做的這個飛鳶在今天看來都有著相當高的技術難度啊,本想著學了這么多年機械,想仿造一個給小外甥玩,然而看了歷史記載,我發現我想多了。
據《墨子.魯問》中記載:“公輸子削竹木為鳶,成而飛之,三日不下。”在《酉陽雜俎》中,又有更進一步的記載:“魯般于涼州造浮圖作木鳶每擊楔三下,乘之以歸,無何,其妻有妊,父母詰之,妻具說其故。其父伺得鳶,楔十余下,乘之,遂至吳會。吳人以為妖,遂殺之。般又為木鳶乘之,遂獲父尸。怨吳人殺其父,于肅州城南作一木仙人,舉手指東南,吳地大旱三年。人曰:般所為也,赍物巨千謝之,般為斷其一手,其月吳中大雨。國初土人尚祈禱其木仙。”
故事的大概是這樣子的:那年,魯班成婚不久就被涼州(今武威)的一位高僧請去修造佛塔,兩年后才能完工。他人雖在涼州,但對家中父母放心不下,當然主要還是想念新婚的妻子。怎樣既不耽誤造塔又能回家造人呢?他在天空飛翔的禽鳥的啟發下,造出了一只精巧的木鳶,安上機關,騎上一試,果然飛行靈便。于是,每天收工吃過晚飯,他就乘上木鳶,在機關上擊打三下,不多時便飛回敦煌家中與妻團聚,但怕驚動父母,他也沒有多說啥,第二天大清早,他又乘上木鳶飛回涼州。就這樣飛來飛去沒多久,妻子便懷孕了(果然有效)。婆婆一問,媳婦便將木鳶的事說明白。二老當天晚上特意晚睡,看到了騎木鳶回家的兒子,老爹高興地說:“兒呀,明天就別去涼州了,讓我騎上木鳶去開開眼界。”第二天清早,老爹騎上木鳶,魯班交代:“若飛近處,將機關木楔少擊幾下;若飛遠處,就多擊幾下。早去早回,別誤了我明日做工。”老爹將交代記在心中,心想飛到遠處玩一趟吧,就把木楔擊了十多下,只聽耳邊風響,嚇得他緊閉雙眼,抱緊木鳶任憑飛翔。等到木鳶落地,睜眼一看,已經飛到了吳地(今江蘇、浙江一帶)。吳地的人見天上落下一怪物,上騎白胡子老頭兒,還以為是妖怪,圍上去就把老頭兒亂棒打死了。魯班在家等了好多天,不見父親返回。他怕出事,又趕做了一只木鳶,飛到各處尋找。找到吳地一打聽,才知父親已經身亡。他氣憤不過,回到肅州(今酒泉)雕了一個木頭仙人,手指東南方。木仙人神通廣大,手指吳地,當年吳地便大旱無雨,顆粒無收。三年之后,吳地百姓從西來的商人口中得知,久旱無雨原是魯班為父報仇使的法術,便帶著厚禮來到肅州向魯班賠罪,并講了誤殺他父親的經過。魯班知道實情后,對自己的報復行為深感內疚,立即將木仙人手臂砍斷,吳地當即大降甘霖,解除了旱災。之后,魯班左思右想,認為造木鳶,使父亡;造木仙人,使天大旱,百姓苦,是干了兩件蠢事,便將這兩樣東西都扔進火里燒了,木鳶和木仙人便就此失傳。
故事聽完以后,我的內心是崩潰的,這明明是神話傳說啊!先不說這木鳥,這木頭仙人又是什么鬼?指哪哪旱,砍了就下雨,這明明是迷信啊!同一個故事里,木頭仙人都到這種地步,這木鳥哪有什么可信度而言啊!再說這飛鳥,能飛三日而不下,這可不是風箏啊,這騎上去觸發機關就起飛,簡直是撲翼式載人滑翔機啊。近處少擊幾下,遠處多擊幾下,帶著個一百多斤重的人,居然只需要敲擊十以內的數量級就可以,他從山東滕州飛到涼州只需要三下,而他爹從滕州飛到江蘇浙江一帶也只需要敲擊十幾下,按照能量守恒定律,這每一次敲擊那得是多大的能量啊!后來魯班去尋他爹,也是騎著木鳥,這說明方向也是可以控制的啊,不然怎么找!至于失傳的原因就更厲害了,魯班覺得是作孽,一把火燒了……這我得說兩句,你既沒用到正道上,又沒能傳下來,一言不合就燒掉(難道是怕被后人發現貓膩故意毀掉從此江湖只留下愈演愈烈的傳說?),這是一個工程師應該有的素質嗎!
等等,我只是想仿造一個,為什么關于原理和結構的東西一句沒講,卻給我講了這么一個氣勢恢宏的故事!但是就是這故事,硬是被我們YY了一千多年,最后還進了教科書,到今天也沒見誰復制出來。
其實這類科學界手撕鬼子的傳說故事還有很多,如張衡地動儀……歡迎感興趣的繼續挖掘。對此我只能說,民間傳說和科學混為一談,的確極大地增長了我們的民族自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