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未來第一站 于 2016-12-26 09:26 編輯 7 ^# n* j |4 X2 L
; @5 ~4 p. p% ]" A; F# I% \0 ~
前天論壇看到一貼,關于交叉滾子軸承,我想這個軸承之所以會成功原因主要在于它能極大的簡化機械結構,而機械設計的一個精髓便是結構簡單,它已經成為工業機器人的標配,數控機床領域也早已廣泛應用,眾多的優點不必多說,只是帖子其中的圖片不禁使我想起了多年前的一段往事。 V4 T! |) w, q! e* Z! k
軸承滾動體間隙標準( R1 z! _& d- q( Q' M. p8 r
http://www.odgf.cn/thread-476612-1-1.html (出處: 機械社區)$ d' v& P8 G# ?) K7 F
& O, Q" m) H3 s' v樓主這里用的是XRB型(外環分割型),我們當時有兩系產品使用的是XRE型(內環分割型)。9 k0 |& S: k) ` z W( M
考慮精度要求,當時我們對這顆軸承的裝配工藝要求是內外圈都是要熱裝的,有個直徑1800mm深200mm的油槽,用電熱棒加熱。
' @5 R+ q, f3 Z5 `7 y; |5 i6 C, t: ~& U8 C4 E9 b
軸承外圈是將齒圈加熱軸承外圈裝入齒圈內,然后依次依次加熱內圈裝入主軸,最后測內圈上半高度,調整預緊,這軸承內圈上下圈也是定的不能隨意調換。
1 a$ b/ V. `( f% y0 b# H( K& }. i% \8 E* y/ u; j: S
由于要整個拆開加熱,軸承滾柱,隔片比較多,有次一個裝配工不知怎的將一顆滾柱裝配現場弄丟了,發動半個車間的人地毯式搜索硬是沒找到,進口軸承好幾萬的東西,怎么辦?配是沒法配的P4級的精度,都是一顆一顆來的,一顆軸承一個檢驗精度表,最后沒招,決定只能是再去掉一個滾柱裝上,這樣整個軸承就少個兩顆滾柱。
. F$ u- ^1 }1 T2 F- U 反正最后就這樣裝上用了,裝配主任說沒啥大問題,手下的人沒事一樣,各自找個角落抽煙玩手機去了~~~!
- I6 {8 O& `* ~& [2 s" ~9 b8 i; g5 M) Y
5 z3 }( k& r6 L, ]- r4 L" G0 r9 ~+ a. e8 @
# A8 z! @5 F8 q3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