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syw開門造車 于 2017-1-9 06:53 編輯 6 |) `4 c+ M) n- v# _5 Y7 e5 ^
- R& w ?1 q* y: J/ W4 @! V● C3、重獎理由
. Q( E' C7 f5 s) {; q3 }.
6 g% V9 A' `& b' t q入廠三年時間,完成了8項技術革新和一篇論文。其中獨自完成的“數字控制拉線機”在我市是第一臺自制的數控設備,在當時屬于技術革命。
! i" u) _ z2 f, d4 U3 l+ o! C那篇論文,發表在數控領域國家權威刊物上,在那個領域也帶有技術革命性質,成功解決了多變量邏輯電路化簡的問題。
0 |' L6 O1 J0 q6 F.5 Z$ ]$ h C. A4 U; u3 z
更離奇的是:這些成果的取得,是在完成一線生產任務,不脫產的情況下完成的,完全是利用業余時間完成的!入廠三年,累計吃住在廠二年半的時間,其中,元旦、春節、五一、十一、這些節假日、星期天,更是我可利用的大段黃金時間。( E) o0 ^* u% l( z/ _* _
.4 F; @' D$ b# ^$ i
其事跡為廠和礦務局帶來了榮譽:
3 _; w9 ]4 {2 G; ?" r1 Q8 q* v.
5 d& N# E2 n$ \我成為了一個近五千人的大廠的廠長及廠黨委書記直接掌控的人。
{) N7 s1 Q3 V5 Z' T+ F. i.2 c) {- I" d' B3 p* y, M
成為了一個當時擁有近十三萬職工的撫順礦務局局長、局黨委書記那掛號的人。
0 a& T5 }' i) ~3 s( V.
: E& `. A% a: T+ ]成為了當時我國煤炭部行業一把手,煤炭部肖寒部長那掛號的人。這位老部長現在還健在。(此處親歷將獨立發帖詳寫); K' M: \5 Y4 B) t f6 j2 R
.
, s8 s# M2 N" r9 U; A3 T//***************************************************
& _' k) p( y% W( n$ Q& ~# F.
& m( Q3 ]% ?9 _5 e6 B, u
6 ?3 O8 Y' Y8 T. j. |7 w9 K u● D4、政治待遇( 配 圖 ) \5 ]6 V y; ~5 e: }
.8 Z9 M, \1 Q! m- v) S' S3 F o, j: B
在我國,對于一些有能力的人,組織上都會給他安排一些政治角色、職務,讓其參與政事,讓其發揮作用,成為黨、團組織聯系群眾的紐帶,便于反映他們意見,幫他們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C, X0 V$ H, O4 u& N
.給我付與的角色,團口:廠、局、市,團委常委。.# L7 m0 A7 b u2 Z5 c* ?
青聯口:市、省、青聯常委。
7 y2 m: E3 ?9 f) ~) d; Q再后來,政協口:市、省、政協委員。
# L' y3 K6 E& p$ ]& g$ ]4 F) x8 i4 X這些角色對我工作的開展幫助非常大。特別是在推薦人才方面,起到過關鍵作用。最成功的一次是將國企的一位車間班組長推薦到了廠長的職位上。(此處親歷將獨立發帖詳寫).
) ]/ N' Z4 M: |$ u$ G0 W//*************************************************** . ● E5、影響力( 配 圖 )
+ b0 b) q: y2 z4 o1 ?/ q在我市,電視機是在1982年后才進入百姓家的。1978年,我市沒有私營經濟,全部是國企天下,宣傳媒體只有黨報和電臺。有關我的事跡,一經省報、市報、電臺一宣傳,覆蓋到幾乎全市所有的廠、礦、企事業。 . 出名前,我在技術業務方面快速的提升的辦法,一是看書學習,二是到市技協、科協主辦的講座聽課。三是參加市技協、科協的活動,與行業內的高手們交往,交流中的一習話勝讀十年書。 . 出名后,我發現在我周圍產生了磁石效應,產生了聚集力、吸引力。那些熱衷于技術革新的人士在向我靠攏,常有這方面的人士到我單位找我解決技術革新方面的事,很多人希望我能組建一個沙龍以增加交流。這為后來我著手組建、成立全國第一個青年發明學會奠定了基礎。
/ ]; X- b' X2 m7 Z在后來組建發明學會的過程中常發生這樣的事,在走訪各單位革新能手時,我常被對方當面問到“撫礦電修廠孫亞維是否也在其中”。 在那個時段我竟然收到過信封只有“撫順孫亞維收”的信件。
, R! f8 u+ d1 k" e, k//*************************************************** $ p2 _& Z, Y5 @ c# V: D7 V
# n" u$ @. H( b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