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山西省副省長王一新在國企改革會議上,批評省屬國企管理層級多、干部多,人浮于事,“一個煤炭集團相當于處級的一兩千人都有,職工意見很大(2017年2月14日新京報)。”
那么,王一新副省長批評省屬國企煤炭集團處級官員一兩千人的,是哪一省屬國企煤炭集團呢?山西煤炭領域省屬國企包括長冶潞安、山西焦煤等七大集團,山西煤炭領域省屬國企七大集團大多是上市公司。王一新副省長批評省屬國企煤炭集團,未必僅是指山西煤炭哪一集團,或許,山西煤炭集團處級官員一兩千人現象,是山西省屬國企的共同現象!或許,這也是全國所有的國企共同現象!
山西省屬國企煤炭集團為什么會出現處級官員一兩千人呢?這是國企長期以來累積的共同“病患”:一個省屬國企出現一兩千處級官員,是組織部門長期委派的結果。這些年來多少地方的組織部大量造官。每一層級的官員額滿之外,又派生出各種級別很高的巡視員。為了安排明目眾多的官員,又會巧立名目地增設機構,當這一切依然無法滿足官員市場需求時,又設置“退二線”年齡杠,騰籠換鳥地大量安排官員!當然,這其間自然包括一些組織部門官員為了營私大量安排的官員,不然,我們的官員何以會創記錄地不斷增加!
山西省屬國企煤炭集團出現處級官員一兩千人現象,也是歷任集團董事長、總經理長期培養、提攜的結果。山西省屬國企煤炭集團雖然是國企;但卻也同樣沾染當今官場風氣,集團董事長、總經理們自然也熱衷于培植親信,選拔沾親帶故的所謂自己人!省屬國企煤炭集團是官場,自然也沒有誰一成不變的永遠是集團董事長、總經理。因此,也必然是一朝天子一朝臣,隨著集團董事長、總經理的升遷、調動而調整。如此日積月累,各個層面的官員不斷提攜、升遷,自然也越來越多!
山西省屬國企煤炭集團出現處級官員一兩千人現象,這其中也有多少下屬長期投機鉆營、投靠的結果!山西省屬國企煤炭集團多是上市公司、國家大型企業,各式人才自然很多!或許,在今天官場缺乏真才實學的官員不少;但善于投機鉆營、賣身投靠的一定不少!他們或金錢賄賂,或投其所好,或以美女誘惑,一定會獲得集團董事長、總經理們的親睞、重用!或許,這樣的官員卻不在少數!
山西省屬國企煤炭集團出現處級官員一兩千人現象:無論是是組織部門長期委派的原因;無論是集團董事長、總經理長期培養、提攜的原因;還是多少下屬長期投機鉆營、賣身投靠的原因!但這些官員無不是能上不能下,由于長期累計自然是嚴重超編!山西省屬國企煤炭集團出現處級官員一兩千人現象:歸根結底都是一種官場腐敗;都是腐敗官員運作的結果!這是最明朗的腐敗,這是最嚴重的用人腐敗!這一腐敗不僅表現在山西省屬國企煤炭集團,這一腐敗表現在所有官場,有官場權力的領域就有這樣嚴重的用人腐敗!然而,這一嚴重的用人腐敗長期浮在表面,卻誰也不敢觸動他們的利益!因為相關官員知道,他們背景深厚,他們可能牽扯多少權貴利益!
目前,中國許多國企依照同級別行政機關設置處室科室,儼然地方政府部門、機構!中高級管理人員仍按照干部管理權限由上級委派。一些國企中高級管理層,享受著“亦官亦商”帶來的紅利:一方面拿著高于同級別行政人員的合法高薪;另一方面,享受同等級別官員政治待遇。顯然,這種“組織部”管理的有級別官員,又模仿海外企業的高薪酬、高福利模式,占盡了中國官場特別階層的利益。如此誰不覬覦國企高管層的大位、閑位,拿高薪不干事的官位?盡管如此設置既不公平也不合理,然而,這種不公平不合理似乎為整個官場、整個社會所默認!
山西省屬國企煤炭集團出現處級官員一兩千人現象:并非山西國企所獨有:2015年中央第四巡視組向中國工商銀行黨委反饋巡視意見中,專門指出“總行行政色彩濃厚,機構臃腫,僅運行管理部就下設23個處,221人。”這種人浮于事的官場現象形成機構臃腫,行政人員數量龐大,吃皇糧的隊伍越來越多!人們真不知多少國企資金為這樣隊伍龐大的官員所吞咽?
人們真不知中國國企養了多少“閑官”?這些“閑官”并非僅不干事,他們還會以種種借口擴張權力撈取好處,他們還會竭盡所能制造事端!他們這樣制造事端是為了表現自己的存在和價值,以種種借口擴張權力撈取個人的好處!他們不僅是國家財政的一種負擔,他們還會制造影響企業發展,影響社會前進的事端!
一個集團兩千“處級”官員現象,是因為國企員工像行政官員,不像經理人。顯然,到了必須解決國有企業“養閑官、拿高薪”的歷史遺留問題了。國企職業經理人的聘用、管理和退出機制應當遵循市場化規律,掃清“體制內循環”和“能上不能下”積弊。一句話絕不能聽任他們把國企吃倒、撈倒!需要按企業要求設置崗位,將大量拿高薪“閑官”降到車間,或清理或分流!大量因腐敗上來的就應該徹底清理,腐敗的就讓他們到該去的地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