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造不了高精度機床的主要原因是缺乏高技術的工人和一般的企業培養不了高技能人才。舉個簡單的例子,培養鉗工高級技師耗資就不是個小數字,而且時間也很長。并且,鉗工高級技師也不能止步不前,也需要時不時去進修一下(小工廠根本培養不起),另外還要經常給他高難度的工作,不然技術會生疏的。總結一下,培養出一個高水平工人,沒有5~8年的時間根本辦不到,再換一個角度,即使培養出了高水平的工人,如果企業制度不能提供優越的條件,也留不住這樣的人才。這就造成了很多工廠不愿意在資金去培養優秀工人。 h3 U& N _% u% o9 ?; H
7 \; W+ L# x/ Z# K4 Z( v
其次是沒有這個精力去設計生產高水平的機床。有時候一臺機器造下來要花兩三年的時間,以德國為例,以前加工一根臥式銑床的刀具軌需要的工人數為一名工程師,兩名技師,3~5名高級工人(大約相當于國內剛拿到鉗工高級技師證的人),而且也非常耗時間,大約要半年(包括精加工和表面處理,以及修配)。這樣下來,除非是大規模企業,小企業根本負擔不起這樣的開支和時間。 高端的機床需要大量的時間,大量的人才,但是現代的中國企業恰恰追求的是高效率高回報,沒有時間去培養高技能人才,都是拿來主義,而且是用完就裁掉,很難讓人才與企業一條心的工作,所以,中國的企業需要改掉以往的行事作風,重視人才,培養人才,這樣才能在機床的高端制造領域占有一席之地。: U+ l3 i& U. z6 F9 x' F' `$ o
. @- X( _4 b9 k/ Y) V6 a. R2 `' Q3 k4 m9 F. W4 Y x
% S F: `8 W% S5 p2 K
" W0 }. V+ f( M
9 N% L. L# S6 C% E# I: ~
1 x# V7 ]: b6 K( F4 h! |+ E( n# h Y7 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