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面壁深功 于 2017-5-8 06:49 編輯
" }1 f8 O* b/ u
6 `3 Z: ~8 b7 n* o$ p2 ~ (說在前面的話:1、本猜想內容為原創(chuàng),如有雷同,純屬巧合;2、僅僅只是猜想,如按此操作,后果自負。)
. I( y+ O# f, ?; g- {, h
6 F) G& }% S% V" x' }7 ~ 機器人普及后的猜想五:人類將走進長命百歲的年代1 x! @- L0 o+ m; X7 ^& s
人類的提前死亡,極大部份原因是平時沒有真正把自己當作機器設備去加以看護,再加上環(huán)境、飲食和醫(yī)治不當,這些主、客觀行為促成的。/ R$ f2 B/ i/ O3 l4 z" I7 N
人其實也是機床設備,設備完好主要靠“日常三保”。
r* J5 ]* L- G7 Y" \4 P$ Y. s% ~ 而人類對身體的自我查診能力相當缺乏,加上主觀性和惰性不可避免。為此,很難自覺地把這項工作做好。亞健康、帶病工作早已是每個人的現(xiàn)實狀況。
; e1 p! J" I# \ 機器人普及后,它將是每個人的專職“設備管理員”,會不折不扣地行使動態(tài)監(jiān)測和及時評估主人的身體狀況,十分對癥地開展諸如設備三保這樣的日常保健。
; z: i3 N+ a- z4 \- S7 w* D 另外,影響健康的諸多工作環(huán)境有了機器人去替代。這部分無乃獻身,就大面積消除了。
2 V0 ^/ ~# p W2 l 再一方面, 世界衛(wèi)生組織調查指出,全球的病人有三分之一是死于不合理用藥,而不是疾病本身。還有三分之一死于醫(yī)源性事故。典型的是令人談之色變的癌癥病人的死亡。1/3是嚇死的,1/3是醫(yī)死的,真正病死的也就只有1/3左右。要徹底改變這種局面。還得靠機器人。 * G2 G _6 R3 D( Y0 ~! q' Y6 ]
最后,那時的機器人醫(yī)生,情況將不再是已聞名幾十年的那批達芬奇醫(yī)師。醫(yī)術上,中西醫(yī)、內外科、高科技三者完全融為一體。比如診斷你嚴重心血管病,一邊切除老死血管,一邊打印人工血管。至于支架搭橋之類,那更是彈指一揮間。
2 [! C5 j3 j8 E7 N 就這樣全方位排除了人類非老而死亡。
3 U+ k) f* i, T# O' M: U! |, @ 到那時,估計短命也能摸百歲吧。! s ~# ~; r( j' p1 s
q. S* @' o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