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歸航 于 2017-9-6 14:14 編輯 . W, U8 q( I2 r8 P, T( l9 H
# _1 C3 C# u( e/ h) D8 M. T" g1 ~
都是成年人,職場該怎么處,是各有各的思路和想法的,強行灌輸經驗論只適合于忽悠拍馬、安逸低迷之流。
' A6 |& Z) d0 J8 I( E
9 ]# ^6 m0 l! B& G工作中,我不會去小看或者高看誰,這取決于我的事情在橫生枝節的過程中能不能做的順,雖說與人斗,其“樂”無窮,但如此循環就是企業的問題,并不值得提倡。要知道謙讓不等于無能,若拿別人的謙讓作為各自得寸進尺的底氣,就很容易惹事端。要知道大方向沒錯,卻拿小細節去否定別人能力,除了一時的強詞奪理和妖言惑眾,是鎮不住身正、行正的技術人員底氣的。+ s' U7 E. @! s
5 L5 A! `* B( c9 Z R8 X: O- u4 ~
我很少與老板直接打交道,也就不存在在他們面前邀功炫能之說,因為我只是拿錢辦事,盡量做好,且不爭,這也是別人或者老板唯一能夠借機擎肘我的地方。但俗話說的好三人成虎、眾口鑠金,有些事情說的多了,哪怕不是也就變成是了。可這仍取決于我要不要去計較。我不計較,他們可以借事為所欲為。若我們開始就那些個事情認真計較了,那么就是兩敗俱傷,誰也討不了好。所以都得清楚這個度。
: ~- C" L1 t ~; X
5 U) F+ @! y7 T( {- Y! j* P: u$ X1 v! v8 T1 K# D& c6 m
搞機械設備,做到最后,看的還是設備的最終的運行效果,中途說的天花亂墜沒用。可中途若橫生出幾個本不該出現的事端,所影響的可不僅僅只是設備的進度,更關鍵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態度。老板不會因為這個過程中你們誰贏誰輸而高看任何人,唯一能區別的是誰能把住自己的處事底線。1 c5 R5 @/ {- ^9 z7 f
/ d! a0 M! _) x. [
: J4 `( s" J6 D1 a" ^) {這個世上有很多種人,各自的性格和能力決定著各自的為人處世方法和方向,從而形成各自的處事原則。原則之內,相安無事,原則之外,各安天命。7 U# b4 \7 |1 P. t) x# m
0 O4 r5 U4 q c+ }8 {4 q7 g- t$ K
" o; L4 q8 f6 T* J+ c; _# N3 C/ Q
2 n. r% a) u' M7 q
: u4 o8 g, Y- ]5 ], \: S/ h3 k" b+ K+ C
. E q* O' ]* o1 O% i. D5 V) a& u8 `5 k1 c, {" f+ }
; ~) ?* r7 U3 |3 l$ c% `5 }0 V
! s$ ?" c& `* L3 i5 b# e8 x-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