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大狹早上好,早上一到辦公室,看到各位的帖子,甚感欣慰于各位的高見,我捋一下近幾年接觸的一些行業和可能的工作,希望能給各位大狹以啟發,有哪講得謬誤,大家同樣可以痛批,不留情面,
?8 Y6 v4 F9 ]! Y1 h: z 1 冶金行業,冶金行業在2003-2004年比較好,適合做非標設計的主要集中在連鑄、棒材、線材、酸洗、小型熱帶等。 / _$ ], f/ a+ X' h) t2 U5 o$ \
2004年時,不銹鋼扁平坯的連鑄機的設計比較吃香,設計費也高。現在市場有些飽和了。
+ D( L; \, v w3 r+ b3 j 方坯搞的人很多,許多廠家已經把很多規格定型化了,如R5.25M、R6M、R7M、R8M、R10M,10M以上的可能還有非標空間,最近有一個廠家要一套R8M四流的,一招標來了6家生產廠,可見競爭激烈。如果設計自動配水及塞棒系統有經驗,還可以給以前的項目做改造,我一熟人專門改造方坯的拉矯機,一年也能有一些活。 % t5 q; P: t6 p% Y5 F6 |" P$ m3 x
大板坯的設計和制造,現在基本上是委托給外國人,例如,西馬克。 & g+ a& Y& E2 w
棒材軋機搞的人太多,普碳一般以35-40萬噸為主,超過70萬噸的比較少,不象92-93年時大家上100-120萬噸的,現在還要考慮市場因素。軋機的設計很少,非標設計一般是在冷床區和精整區,大的冷床為128X12m,需要很高的設計經驗,尤其是上下料系統的設計,下料系統現在一般要有排料功能,有些冷床還要有堆垛和拆垛功能,非常復雜,但比起其他的設計,競爭小、設計費用高。精整區的設計相對簡單,要熟悉鏈式設備的設計。
8 `2 h0 m. k7 }4 ] 線材生產線的設計能干的主要在吐絲機的后面,斯太爾摩線、集卷站,運輸線,集卷站設計有技術含量,圖紙少、費用高,預計還能吃兩年。運輸線前幾年還有活,現在已經被生產廠專業化了,外人很難進入。
: V' O! F1 G# k) R3 U8 m% W r9 m 酸洗線前幾年活多,現在的情況是,大活是洋人的,設備設計給了幾個設計院,你只能替他們設計區域設備和詳圖,利潤就很少了。小活由幾個專業化廠瓜分了。 3 z- ]2 b! T+ H' @' \( r
無縫管行業中我們很難有像樣的活,一般都是小規格的特殊產品,如厚壁軸承管,發揮空間小,技術復雜。 * y# i, E( Q$ @3 U5 d, J K
小熱帶的活現在很少了,不銹鋼的有一些,加熱和軋制都很復雜。
: g& C, h6 v+ ?, T9 u 加熱爐方面到是有很多的工作,主要是蓄熱式的改造,我一哥們,從設計院出來,領3個人做一個公司,專做此項。該事預計還能做兩年。以后怎么辦,大家不知道。
- O1 q8 h0 t( E! E0 B q 其余如小高爐、小焦化、小轉爐、小電爐,都是專業化產品。沒有什么發揮的空間。
2 b* R0 @1 G: B. L- U- Q 冶金行業里還有一些小行當,生存空間狹小但利潤很高,如大型鋼包翻轉機、鋼包運輸車、氧搶刮渣裝置,利潤一般在150%,所有設計費用也相對較高,但一般人不得門而入。 9 \1 J8 ]0 r8 D. _+ U9 V
中厚板上用的輥盤式冷床、雙邊圓盤剪的設計都是有利潤的,可惜一年都不一定有一個項目。大型鋼板矯直機等一些設備更是如此,活少,但要是有一個就夠活兩年。 # a4 v. R. ~( ~7 j& W
各種類型的火焰切割機是一個非常獨特的行業,奇奇怪怪的機型很多,似乎總在發展,如果你是一個人的獨狼型工程師,什么都行,可以替某廠專門設計這東西,一年下來活不多,有很大的自由度,收入也不錯。你特別要關注的是一些可以在特別惡劣場合工作的切割機和打號機。 & R5 w4 R n7 A
再不濟,就可以給一些大的設計院做詳圖設計,以前這行當還行,現在做的人太多,價錢下來了,大約一張圖180-210圓,一個月能干25-30張,比較辛苦。在蕭條時期這是一項謀生的手段。 + g4 ~, I- W; d' y, h
給洋人做設計管理比較舒服,主要是跑各大設計院做聯絡,可需要的人數很少。 ! c8 l4 ~% p# k" m9 q; J
給洋人做現場管理也行,但需要大量的實際經驗,剛畢業做不了,月薪大約1萬,也不算高。 ' v+ `0 j5 G, u9 x& d4 T
還有一個偏門的行當,就是給東南亞的小國做項目,一般廠年產10-12萬噸,別看項目小,項目利潤還行,可是當地氣候惡劣,匪盜橫行,要有思想準備。 # v" t% ]) I% }. G, m4 Z4 i4 I
ffice ffice" /> 6 i; r3 J7 W% {9 _$ P: B
2 采礦行業,小煤窯就不說了,大家知不知道都那么回事,我去過一些地方,沒什么話說。 1 _7 o1 `1 k8 J+ C4 [+ }4 n2 M
露天礦我們主要用進口設備,大型的井礦主要用德國設備,設備其實不錯。一般別人也幫不上什么忙。
# N5 t7 f; L. M4 l 我要說的是一些中型礦井,長壁工作面的采用液壓支架的中型礦井,這些礦井采用液壓支架、刮板運輸機,采煤機、皮帶機等刮板運輸機,刮板運輸機,采煤機、皮帶機屬專業化設備。能供發揮的好像只有液壓支架,一些液壓支架廠每年有4-5個型號,有些工廠的結構設計和有限元設計是弱項,他們從幾個設計院買圖,如果你能作,可以試一下,設計完以后,圖紙要在設計院審定,一定時間以后,就可以由工廠獨立操作了。
' e* o% z& P; e; v( G' n* E 賺錢的是電液系統,可惜我們不行,盡管努力20年了,我3個哥們都是這個行當的,拼殺數年以后,有人已改做德國的代理,DMS就十多個人,可以給DBT做配套,不服也說不出什么來。最近聽說DBT在中國的訂貨量也下來了,不由得感慨我國人口眾多的無敵優勢。 1 v: b2 w$ A+ z0 u8 S
采礦行業還有一些零星的單體非標設計,如各種破碎機,短程皮帶機,小型提升設備。但都不足以能養活一個群體。 $ J7 z( A3 I2 g6 [( {. p9 K% f
" k- o7 n3 Z& K$ A
3 石油化工設備, 這是一個高門檻的行業,各種專業設計院林立,很難進入,在它們的縫隙當中有時也有生存空間,舉一個例子: . C/ F# Z1 e3 `6 {' @- F# }1 i
長途輸油管線上的中繼泵站是一個又費時又費力的項目,大型專業設計院有時把它作為一個整體設備加以選擇,泵和柴油機自然是德國的,在德國做這個設計是很貴的,德國泵廠的代理商就會在中國做這個設計,需要做泵和柴油機的各項曲線匹配,散熱計算,系統設計,結構設計,總之事情巨多,全部工作完成以后,業主、設計院、德國泵廠、德國柴油機廠一大堆人進行會審,大概進行一周。工程設施的時候,可能你要去一趟非洲,面對茫茫沙漠,你可以看到人類的渺小,自然氣候的嚴酷,這時你才知道德國螺桿泵的堅固,德國柴油機的穩定,你才能知道如此大的風冷散熱器的必要性,你才能知道德國人對表面處理如此高的要求的必要性。 5 G) e9 f% a# e2 Z' ?
我們經常有一個錯覺,能干事的企業起碼要有幾百人,幾十人的公司是不行的,孰不知,德國做這種事務的公司也是人很少的。在這點上我們應該有資格和他們扯平。 $ E' a) z8 I/ H t) M0 e5 O; q& s
從上述專業設計院承接結構設計也可以,石化行業的設計費用比機械行業要高許多。反正畫什么圖都是畫。 - H, |! A: o3 L. L, X
4 精密機械行業 2001年時設計激光雕刻機、激光切割機還是個好活,現在不行了,誰都會。器件全都模塊化了,就象搭積木。如果你生產1000W以上的激光器,可能生存條件好一些。
. i k' k5 t! I# [. }$ S 可以做的還有以下幾個,拆彈機器人、管道機器人、擦窗機器人、點膠機、生產線上的機械手等,如果你設計的機械手被用在夾持核燃料棒,后半輩子的生活可能就無憂了。 8 h# p3 w8 [* i% e1 i5 _; k( }2 C
5 前面說了一堆大的行業,如果哪位大狹說我是一北京胡同侃爺,也沒什么可辯駁的。下面說點小事,看哪位大狹有興趣: ( v- @$ F# u3 d5 C* l+ c
A 玉米秸桿汽化發生爐,看著簡單吧,煤焦油的問題解決不了。 # q/ g% }3 L$ t5 H
B 磷石膏防火板生產線,材料改性問題也沒解決好。
* A4 Y" E) p) Z8 P4 T, S C 電爐碳黑處理器,需要解決粒度的問題。
' \, x6 l) l: h, c$ M D 用于城市大型車輛的真空高速飛輪系統,總要取代液壓蓄能的機構吧。
4 \' u! D) L! W+ v+ |3 X. e E 實用化的膜式增氧機,功率消耗大,效率很低的問題能解決嗎。
' Y* m9 B- v9 M* ^2 U0 I8 |& |- L F 用于攝影的超穩定無人小型直升機,你能設計嗎,需要非常靈敏的控制系統,用一般的陀螺儀系統解決不了。 7 B7 Y; r4 G; D, j+ u4 B A
G 用液壓漲的方式擠制螺紋內孔。
9 z0 M3 F, i5 p, X$ S 每一項東西看上去都是很簡單的,可實際哪。當市場有需求時,又該做點什么。 + U" U# K2 A# X9 X" L$ k& E
- ?, [3 y4 Y- Z+ R9 `0 E
如果大家有興趣,以后還可以侃一下各種組裝線、耐火材料線、水處理設備等。 ; N) f& A" t6 j8 g" i7 W
( ?; ?1 }' }+ Z* T
下面說說我們的目標,如果有50人(這也是可能達到的最大規模),可以同時開展6個項目,如果是10個人,一般可以同時進行2-3個項目,合作期限可以定2年,條件成熟的個人在承諾期滿以后可以單飛,華人不能長久合作是一個世界性的規律,不僅在中國是這樣,請大家不要苛求。但是怎么組織在一個合作社內,我其實不知道,特別想知道誰有好辦法,以往的經驗只是知道雇人干活,付工資。哥們之間干活一般都是一個項目,干完就散了。想過各種手段都沒法維持,關鍵的問題是,換了項目,上一撥人怎么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