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國重卡市場回顧:重卡“四宗最”3 T* z3 N! }% z" _( d9 _
亂世出英雄,中國重卡格局在2007年發生的顛覆性變化使重卡企業之間在競爭中碰撞出四個耀眼的火花。+ t4 s4 O P o- L4 V4 G/ L5 u
2007年,中國重汽以超過10萬輛的銷售業績超越東風和一汽,雄踞重卡行業第一;陜汽和福田歐曼以接近100%的增幅創造了奇跡;紅巖與上汽依維柯進行了合資,成為商用車新合資時代的先鋒。這一系列戲劇性的事件說明一個事實,中國重卡格局在2007年發生了顛覆性的變化。% z8 T- H; v6 E" G8 q/ a) x7 @
中國重汽2007足印( H' s( v8 h) E4 A
1月 中國重汽獲得“全國2006年最具影響力企業”稱號,并獲中國影響力品牌四項大獎;SINOTRUK品牌當選國家商務部“2006年最具市場競爭力品牌”。
- Q' U2 k+ y+ f+ \+ c$ I 8月 國際汽車制造商會公布2006年全球汽車企業產量排名前50名,按總產量排名,中國重汽集團排名第48位,以單一制造中重卡數據,中國重汽集團占據中國第一位。
5 K( l' ?. B# [8 E( Z! ^* ?# d 10月17日 杭州發動機公司新廠區首臺發動機順利下線。
0 j( S( {$ V1 Y 11月28日 中國重汽(香港)有限公司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成功上市,籌集資金90.4億港元。這是中國制造業第一只紅籌股在港上市。5 I- D8 H t- R) p4 x/ P4 W
截至2007年12月17日,中國重汽已拿到1萬輛2008年國際市場訂單。中國重汽在2007全年出口重型汽車15000輛,創匯4億美元。 . t1 y" R- Y7 [
濰柴動力2007足印7 \4 n7 O: x& z$ b) K! ~
1月 由中國品牌研究院評選的《中國最有價值商標500強》排行榜揭曉!盀H柴”以22.51億元的商標價值列500強第81位,列中國最有價值商標柴油機行業第一位。
+ O8 y" d0 Q% E$ h- C. T. Z4 v 9月1日 濰柴以240億元的業績名列中國企業500強第161位,比上年提高20位;列中國制造業企業第79位,比去年提高6位;列動力設備及元器件制造業第1位。
# f2 ]. @2 \! j6 Y% r 10月10日 濰柴動力“第10000臺WD12發動機”字樣的柴油機正式下線,濰柴動力在2007年利用10個月的時間內完成了1萬臺的產銷目標,標志著中國重型汽車的主導動力正在加速完成由10升機向12升的升級。: ^3 z. D$ O3 s; ]" J4 a
11月26日 在“全國質量獎”頒獎大會上,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榮獲全國質量獎,成為本次獲獎的惟一裝備制造企業。" O7 m/ k- j- D/ k x
12月20日 濰柴動力董事長譚旭光宣布2007年濰柴動力銷售收入突破400億元,同比增長66.7%,成為中國最大的汽車零部件集團。4 O: a8 Z. N0 T3 H% ]2 L
東風商用車2007足印6 O9 r q# W2 l
5月10日 東風商用車公司在全國范圍內開展“郵政車服務月”活動。
W3 `, H2 b$ W: u ?月24日 第二批450輛東風天龍重卡開始在天津港裝船駛向伊朗。這是東風商用車公司繼3月5日首批200輛東風天龍出口伊朗后完成的最大宗海外訂單。& B% P; h2 e/ t# I
9月 東風品牌汽車企業的載貨車產品,首次被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授予“中國名牌產品”榮譽稱號。. O, f7 J9 t7 @2 m3 G7 F
10月 東風柳汽在湛江舉行 “同獻愛心、共建和諧霸龍507愛心巡展”用戶體驗營活動。
9 R4 ^( }. ?' n4 l9 m: J( U/ R6 W 截至11月30日,東風商用車公司實現整車銷售171113輛,其中東風天龍、大力神一舉突破20000輛大關,東風新品提前一個月超額完成年度目標。/ }: q, W5 n1 s/ T
一汽解放2007足印
6 \& t6 n5 Y- H" ^ 1月 一汽解放獲“中國公眾最放心的汽車生產廠商”、“中國公眾認為售后服務最好的汽車生產廠商”、“中國公眾認為最具影響力的汽車生產廠商”、“中國公眾認為最誠信的汽車生產廠商”、“中國公眾最喜歡的商用汽車品牌”等五項大獎。( r1 `. J- u$ ^3 d
2月 以“解放照前程,紅火千萬家”為主題的解放拜年活動在全國范圍內展開。解放700多家經銷商、服務商協同一致,通過上門拜訪、用戶座談等方式向每一位解放用戶表達新春的祝福。
- R, Z/ `/ O, Y! X$ U 2月12日 在“品牌萬里行”活動評選中,一汽解放品牌獲得了“最具市場競爭力品牌”稱號,并編入《中國品牌發展報告》。
! u% B+ P) J$ V; E' s 5月10日 以“享清涼、獲大禮、感動再升級!”為主題的解放2007“夏日關懷”服務月正式啟動。9 P. }9 [7 _$ {) e/ X, i6 J: a s
7月15日 標志著中國商用車制造達到世界級水平的高端重卡解放J6在解放卡車新基地隆重下線。
1 L& p: b9 i9 x 陜西重汽2007足印
/ e( w, l: A y# M8 P% F 4月23日 陜汽在上海隆重發布卡車行業首個《中國卡車司機生存現狀藍皮書》,并推出了“陜汽重卡客戶關懷工程”。
4 r2 k) z7 `& L" t4 E6 d 6月19日 由陜汽發起并主辦的首屆“中國卡車司機節”在古城西安隆重舉行。從此,全國1300多萬卡車司機有了一個屬于自己的節日。該案例后來榮獲最佳品牌建設貢獻獎,被收錄于《2007中國品牌建設白皮書》,入選國內頂尖商學院MBA教學案例。% w2 ]9 @# s6 U. x1 D/ {" C1 I7 K
9月11日 中國汽車行業首批“中國名牌”在人民大會堂發布并頒獎,陜汽重卡、漢德車橋雙雙榮獲“中國名牌”稱號,陜汽重卡國內獨家集三大名牌于一身。
d( ]; T2 f/ C4 n; m 12月 陜汽重卡銷售突破6萬輛,銷售增長率位居全國前列,3月份單月銷量超越7000輛大關,相當于陜汽2002年全年銷量,實現了歷史性跨越。 G) @7 f6 f. ~4 k7 W% J4 e
福田歐曼2007足印
! ?9 t, Q' o; e2 G J 6月 福田歐曼把保修期延長了50%,成為目前國內擁有最長保修期的重卡品牌。同時,還承諾如果不能按時服務,歐曼將對報修客戶按照每天200元進行賠償。同時福田歐曼還推出了“夏日送清涼”十免服務行動。8 c2 k: v. B8 n6 j6 Y- I) @. x
6月 在第四屆《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排行榜中,福田汽車以品牌價值175.38億元居榜單第42位,品牌價值再度飆升,躋身行業“三甲”,蟬聯商用車第一。! l$ f3 O; B1 Z- ?+ Y0 g& m
7月20日《中國機械500強研究報告》顯示,福田汽車榮列“中國機械500強”第19位,與2006年排名相比提高了9個位次。9 E* }' C. ?; y% l/ R2 W6 w2 J8 P/ P
9月 福田汽車投資兩億元人民幣、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福田汽車節能減排重點試驗室落成,標志著北京汽車行業具備了不借助外力獨立實現對歐Ⅲ、歐IV等排放標定的能力。 ! }& |+ y. Z: f: [9 O1 x. z
9月11日 福田汽車成功入選“2007年中國名牌產品”。
: ^1 b' t5 `/ @! {' \, Q. @4 R& t$ f 截至9月底,歐曼品牌中、重型卡車產銷已接近5萬輛,預計年底將達到6萬輛。經過2006年的調整,歐曼重卡再次步入發展快車道。0 L4 o7 `3 s d/ j7 V7 o$ q
12月19日 北汽福田與天津機電工業控股集團公司在天津簽署協議,雙方共同投資25億元,在天津興建北京福田發動機和起重機研發生產基地。主要配裝在福田中重卡產品歐曼奇兵以及歐V客車、奧鈴輕卡等國內高端商用車品牌及非公路機械裝備上。其中,近20萬輛將出口海外市場。
) N. J' \: h+ [. A, g# e 上汽商用車的“另一條腿”* M3 R' x7 G1 j
現在只是匯眾發力的第一步,兩三年后再看匯眾,我們將沖進行業前三! ) R; x% w$ j0 ~4 _4 J
在12月上旬的“2007上海匯眾用戶答謝暨國Ⅲ重卡推介會”上,上海匯眾副總經理趙旭東發出了如此的豪言壯語。9 f8 A3 e- D( e) a5 O/ W, T
眾所周知,國內重卡領域目前排名靠前的商用車企業,如一汽、東風、重汽和陜汽等,產銷量都在3萬輛以上,上海匯眾與他們相比,目前似乎仍存在一段距離。
% Y( }# j; E$ Y% {0 e; o 不過,在上海匯眾看來,他們的目標也許并非不切實際。據上海匯眾營銷部經理楊予初介紹,匯眾重卡的發展得力于三個因素:一是有一支可靠的技術隊伍,二是有一個良好的供應商體系,三是有著強大的集團背景。3 o4 U, w, Q/ o
上海匯眾誕生于1992年,是上汽集團的全資子公司,主要有商用車與轎車底盤系統兩大業務板塊,濰柴動力、上柴動力、重汽杭發和海沃機械等都是上海匯眾的供應商。) K6 G* U9 l% R$ F
據上海匯眾營銷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匯眾國Ⅲ重卡發動機功率覆蓋230~380PS范圍段,燃油消耗低,較同類機型省油5%~15%左右。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匯眾國Ⅲ重卡將為消費者帶來更多收益,創造更大價值。
0 r' W$ i2 _* N3 k 另據上海汽車商用車事業部經濟運行經理鄔賢敏透露,上海汽車在商用車方面整體布局的現行思路是,在繼續發展乘用車的同時,積極拓展商用車,特別是通過兼并重組與自我發展相結合的方式,實現商用車的規模化生產,從以乘用車為主逐步轉變為乘用車和商用車并舉,從而使上汽集團成為一個集轎車、商用卡車、商用客車、越野車等全系列車型的汽車制造商。0 f' H, e9 z p# B* n. o* y
完善產品結構以增強競爭力,已經成為上海汽車的當務之急。2007年6月15日,由上海汽車、意大利依維柯商用車股份有限公司和重慶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三方出資組建的合資公司——上汽依維柯紅巖商用車有限公司在重慶掛牌。此后,上海汽車又分別于7月30日和9月27日發布了兩則提示性公告。前者稱,控股股東上汽集團正與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的控股股東躍進汽車集團公司探討在整車、汽車零部件和汽車服務貿易等領域進行全面戰略合作的可能性。后者則表示,上汽集團已與上海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簽訂了《股份轉讓意向書》,上海電氣擬向上汽集團或其指定的經上海電氣同意的下屬公司轉讓其持有的上海柴油機股份有限公司50.32%股份。3 S: n6 ^8 ~8 _- f, J6 v/ m" `3 e
今年以來的這一系列動作,表明上汽集團確實正在加強商用車業務,擴大相關產能規模。作為上汽集團全資子公司的上海匯眾,重磅出擊國Ⅲ重卡,無疑是對上汽集團戰略意圖的呼應,從而也不難理解楊予初所強調的“集團背景”到底有何具體涵義。- G5 V7 \3 V4 A, P, w( ?
最具戲劇性的“雙贏”:中國重汽&濰柴動力
z% F1 S& k, z; ]% i6 U 2007年中國重汽可謂捷報頻傳,進入了勢不可擋的“大爆發”時期,截至2007年12月19日,全年產銷重型汽車達到10萬輛,同比增長70%;實現銷售收入330億元,同比增長86%。中國重卡第一軍團的格局從此被改寫,而這不僅僅是被改寫,中國重汽挺進中國重卡第一軍團并一舉坐上第一把交椅,同時它也躋身世界五大重卡汽車制造商之列。
! q+ ^4 D: h: G0 W4 \( A 而濰柴動力這個曾經與中國重汽“同一鍋吃飯”后又獨立出來的“冤家”,在2007年全年銷售發動機30萬臺、集團銷售額突破400億元(包括陜汽、法士特、山東巨力等)的佳績也使其同樣創造了行業奇跡,成為重卡行業里錢袋最鼓的企業。
( j: c. ^3 [' U. w4 H% J- J 藍色的濰柴發動機、銀色的法士特變速器和黑色的漢德車橋——濰柴在其2008年的商務大會上展出的那臺前所未有的動力總成,便是對其發展模式的最好闡釋。這種完整的動力總成決不是一個好聽的新概念炒作,參加商務大會的法士特公司總經理李大開對記者說:“這種以總成方式提供的配套不但大大降低了配套溝通的成本和時間周期,同時也將各個企業的利益關系緊密聯系在一起!睆倪@一個在中國首次推出的動力總成身上,我們看到新的濰柴一年來至少在業務整合方面初見成效。3 c, S1 Q" U8 _1 v1 R3 z
與濰柴的整合不同的是,中國重汽進行了大規模的重建。拿重汽集團剛剛投產的濟南商用車有限公司新廠區來說,其整車生產能力可達4萬輛的廠區擁有整車裝配線、車架生產線、駕駛室生產線,以及整車檢測線、淋浴間、高性能環形試車道。以整車廠為中心,同時建有自己的變速器廠、發動機廠等核心部件廠房。據重汽相關人士介紹,不久的將來他們還會讓一些配套的零部件廠來這里建廠以滿足他們的配套需求。重汽人自己也稱這條產業鏈是一條“黃金產業鏈”,因為一個整車企業完全擁有自己的各個配套零部件廠,而其他國內的重卡企業在這一點上是無法達到的。4 d* i1 d5 }) [( e% @
有趣的是,當不少人在質疑甚至指責兩家企業的分手、預測誰將打敗誰的時候,重汽和濰柴卻都在重卡市場上感受著各自成功的喜悅。2008年,兩家重卡企業都為自己樹立了遠大的目標。其中,有一個相同的目標就是在不久的將來二者都要沖刺世界500強。而從目前來看,世界500強中的中國企業不到30家,汽車企業僅僅只有上汽和一汽。如果未來中國汽車行業重卡領域就有兩家企業位列500強,乃幸甚。
8 S0 E0 Z) @& [, J: \* z/ U$ n 走過2007年,我們發現,這兩家企業誰也沒有打敗對方,但都戰勝了自己。" k* \" m' m# E8 W1 M
最冤枉的“受傷”者:東風商用車&一汽解放
) V4 F4 @# T$ k" M9 I' A/ b6 } 從2007年的數據來看,東風商用車和一汽解放商用車這兩個去年的重卡銷量冠亞軍已被中國重汽超越。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中國重卡的產銷格局已被重新改寫。
, n) k7 {: T, P- u1 s, z3 k- N& v 在計劃經濟時代,根據國家的部署,中國重汽只能做重型車,東風和一汽只能做中型卡車。后來一汽被允許做輕型車,東風被允許做中重型車。在當時的情況下,中國重汽因只做重卡而陷入了困境,在國家承擔了大批債務后才死而復生。而解放和東風商用車則轉變很快,靠全系列卡車的發展而奠定了在商用車上的明顯優勢。
4 Z& e8 K% ~& y, x A 然而,隨著國家宏觀經濟形勢的持續增長、公路運輸治理超載超限的實施和計重收費范圍的擴大,市場形勢越來越向著中重卡、重重卡利好的方向發展,這種需求的逆轉使得解放和東風中重卡的市場份額開始出現無可奈何的下滑。東風和解放并沒有坐視市場良機,也都在努力抓住市場的機遇,經過前期的準備,東風商用車于2006年5月18日推出了天龍和大力神,也正式進入了重重卡領域。而2007年7月15日,由一汽自主研發、歷經7年精心打造的具有當代世界級水平的解放第六代重型卡車解放J6也下線投放市場,也使得解放由中型、準重型走向了重型化的新時代。
7 S+ [0 F/ X0 I/ V 東風和解放這些新產品的推出,趕上了重卡井噴的末班車(業內預計2008年重卡增速會有所放緩),盡管要培育市場還需要一些時間,但在一種非正常的外力作用下,東風和解放的市場優勢正在加速失去。這種外力就是原來中國重汽一分為三尤其是后來的重汽和濰柴之間的狠斗,極大地激發了重卡資源的超常開發和市場擴張力度。結果是重汽、濰柴扶搖直上,而東風和解放成了無辜的受傷者。) q0 K0 i/ P+ ?5 f6 g5 H# v6 s1 e
最可怕的后來者:陜西重汽&福田歐曼
* Y0 l8 L4 R' C 雖然目前陜西重汽和福田歐曼并沒有坐上行業老大的位置,但是這兩個企業雙雙超過6萬輛的產銷量和動輒三位數的增幅也讓大家不容忽視,作為成長最快的黑馬,它們的未來自不待言。+ V5 p2 N1 f( ]* O. u9 H
2007年年初陜西重汽給自己定的銷售目標是5萬輛,可是陜汽的勢不可擋之勢讓其在年底時創造了突破6萬輛的佳績,增幅超過了87%,而這個成績是在2006年100%增長基礎上取得的。2007年,陜西重汽致力于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的升級,在全面落實市場戰略布局的基礎上,從用戶需求和客戶關懷出發進一步降低成本,提升技術水平、擴大銷售和服務網絡。當然,有濰柴的發動機、法士特的變速器和漢德車橋為依托的陜西重汽,成為重卡行業中的黑馬也自有其道理,只是這匹黑馬下一步會不會創造出更讓人刮目的奇跡,也未可知。+ C: E8 I* E* \5 [) A
繼2006年陜西重汽重卡的增幅高達116%之后,2007年的福田歐曼又一次續寫了中國重卡的神化。從1~10月,歐曼品牌中、重型卡車產銷增長率達到引人注目的120%,全年銷量同樣站到了6萬輛的平臺上。這樣的增幅不得不使人們對這個曾經低迷的重卡企業刮目相看。2007年,歐曼ETX新品全面投放市場,這款產品是北汽福田的主力車型,歐曼已經形成歐曼9系、歐曼6系、奇兵三大系列,歐曼、歐曼ETX、歐曼ETX洲際版三個不同檔次,產品涵蓋3~40噸的牽引、自卸、載貨車、專用車全系列產品,可全面滿足國內外市場的不同需求,福田重卡再次快速領跑。
6 D1 A& g1 h0 d8 Q; T2 M 陜汽董事長張玉浦曾言說“陜汽不只造重卡,陜汽要成為大陜汽”,福田歐曼品牌本部本部長吳越俊也曾言說“福田的目標是進入重卡行業的第一陣營”。如今,新的一年又開始了,陜汽和歐曼會不會讓重卡第一軍團的結構更加迷離?我們拭目以待。7 T s% Q. D2 _% s& ~! @3 E; V
最具想像空間的新秀:上汽商用車
0 A2 o; t n X5 D 2007年12月20日,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的上汽依維柯紅巖(以下簡稱SIC)2008年度商務會議上,SIC總經理陽樹毅宣布2007年1~11月,SIC銷售重卡2.2萬輛,全面超過了歷史同期最好水平。預計2007全年SIC產銷量將達到2.4萬輛,同比增長超過70%。
# n# n* E m J+ `' `# Z 上汽商用車事業部副總經理甘平認為,上汽依維柯紅巖汽車今年取得了商用車銷售史上最好的經營業績,一方面是由于今年商用車市場火爆,另一方面是新合作伙伴對原紅巖營銷網絡進行整頓,提高了經銷商的經營能力,其次加強企業內部管理,通過“百日整合”使上汽依維柯紅巖汽車在服務營銷、生產管理和降本增效工作中取得良好成績,超額完成了今年整車銷售目標。
; V* O' x; D$ ^: g6 c5 N 就2008年來看,SIC將會推出一系列的新產品,包括部分利用依維柯技術的混裝車和將于2008年下半年推出的掛依維柯標的原裝車。新產品的導入使得SIC對2008年的市場繼續看好。SIC營銷部總監黨盛勇表示,2008年由于國家實施從緊的貨幣政策、國Ⅲ標準的實施,奧運會對華北運輸市場的影響等等因素,預計全國全年重卡銷量會下降7.86%,但SIC將會在行業略有下降的情況下,實現25%的增長。因此,SIC在2008年的銷量目標是3萬輛,力爭3.5萬輛。 s! V2 \. y5 S8 T- t- {# Z8 `0 [
上汽集團是SIC的股東方之一,SIC在2007年取得成績讓前來參會的上汽集團副總裁肖國普欣喜不已,他表示,上汽已經將發展商用車業務作為戰略重點,加快建立商用車新秩序。上汽依維柯紅巖能在新公司成立的當年完成2.4萬輛的銷量是難能可貴的,今后投資方將繼續把成熟的管理和充裕的資金不斷地注入新的企業。
% b, Y+ U* }9 F, \' E6 i3 j 在國內中型貨車、輕型貨車行業上汽集團均為空白,在重型貨車領域上海匯眾的重型車2006年全年銷售不到500輛,排在行業十名開外,僅靠乘用車“一條腿走路”,無疑將制約上汽集團進一步的大發展。但通過近幾年上汽集團在商用車領域的一系列動作,不難看出集團高層對于加強商用車產品戰略的決心。據了解,2007年1~11月上汽商用車銷量突破3萬輛,已完成了全年計劃的115%。
% _& ~ b" V- N) d' C8 b 現在,上汽方面已表示力爭用5年時間躋身國內商用車行業前三強。! s4 G- a$ _- h, u
8 P1 g) b7 {/ @' y e0 }[ 本帖最后由 亮劍 于 2008-3-22 05:19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