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大學直屬國家教育部,是教育部和交通部共建的“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2000年由始建于二十世紀50年代初的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學、西安工程學院、西北建筑工程學院合并組建而成。學校座落于歷史文化名城西安,現有5個主要教學區,占地面積2980畝。半個多世紀以來,長安大學逐步發展成為以工為主,理工結合,兼有經濟、管理、人文多種學科,以培養公路交通、國土資源與環境、建筑工程等專業人才為辦學特色,在國內外有一定影響的高等學府,為國家培養各類畢業生近12萬人。# {/ w5 @, w2 o7 S+ I1 C
! b, c p w: Y6 H2 }' Y9 o9 t' P 學校設有20個教學院(部),有5個國家級重點學科,9個省部級重點學科,6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5個一級學科博士點,41個二級學科博士點,11個一級學科碩士點,85個二級學科碩士點,76個本科專業及專業方向,11個工程碩士招生領域,15個高等學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專業,1個公共管理碩士學位專業,是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后備警官選拔培訓基地。現有全日制學生27700余人,其中博士研究生630余人,碩士研究生3600余人,外國留學生100余人。) g$ e3 I) u, J2 n+ n
2 _& r, \& [/ N9 I$ b, H 學校有3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9個交通部、國土資源部、建設部和陜西省重點實驗室,3個陜西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批準立項建設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個,擁有全國高校唯一的汽車高速實驗場。% w Q" w" W& Y) ^$ h, Y- c$ M3 P
7 j5 q+ E5 j: k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1560余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教授230余人,副教授530余人,博士生導師100余人,碩士生導師500余人;有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4位,省部級有突出貢獻專家3位,全國師德先進個人1位,入選教育部、交通部、陜西省各類人才計劃的教師70余人,設有“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崗位。
. D/ S+ t0 k0 v8 |- E" r. J! W1 o9 A& [( T( y+ h
學校堅持產學研相結合,近年來,共承擔了包括國家“973”、“863”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重點科研課題在內的科研項目2000余項,榮獲包括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在內的省部級以上獎勵150余項;承擔了包括國家教科“十五”規劃課題在內的各類教育教學研究項目200余項,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3項,陜西省教學成果獎16項,年科研經費超過2億元。
4 h# l3 n `( D$ F! @0 |# q
0 O/ o* l3 ], Z2 K7 _ 學校編輯出版《中國公路學報》《交通運輸工程學報》《建筑科學與工程學報》《地球科學與環境學報》《長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長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筑路機械與施工機械化》等8種全國性學術期刊,其中2種為國家重點建設期刊,3種Ei數據庫收錄期刊,4種為中文核心期刊。《中國公路學報》連續入選第三屆、第四屆“百種中國杰出學術期刊”,《交通運輸工程學報》被Ei核心庫收錄。 g1 M. V6 C. |
1 w$ ~' A* ^' j- w% K' X; Y4 {" c, J- m$ z
學校1956年開始招收外國留學生,先后培養美國、德國、澳大利亞、坦桑尼亞和日本等20多個國家的留學生1000余人。學校還是我國最早承擔援外教育和首批招收港、澳、臺學生的高校之一。近年來,學校適應高等教育國際化的發展趨勢,加大對外交流與合作的力度,先后與美國、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的110所高等學校及科研機構開展了交流與合作,加入了“1+2+1中美人才培養計劃”;與俄羅斯國立羅斯托夫建筑大學等成立國際大學聯合體;設有國家外專局長安外語培訓中心。近年來,學校主辦、承辦了“第五屆交通運輸領域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國西部環境問題與可持續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高校領導與戰略高級國際研討會”、“2006西安國際大地測量高端論壇”、“關學 南冥學與東亞文明國際學術研討會”等國際學術會議。 ; J/ K, Q; x( \/ ~
* t8 V- n9 B6 @2 ]/ Y 經過長期的辦學實踐,學校形成了“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的精神,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在新的歷史階段,學校堅持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牢固樹立和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走依法治校、人才強校、內涵發展、特色發展、和諧發展之路,全面提高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著力建設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高水平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