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n1 N+ T& X& i' s# ]! h) B
這個要看企業的生產構架和流程是怎么樣的。$ }1 P' D+ o3 u% C0 X7 ?7 f
1 y5 F0 t9 `3 R% W4 T" \' e
說說我經手過的方法吧:
% s0 p7 r+ {. v' Q1、按生產車間(班組)分類:好處是日常維護簡單清晰,缺點也很明顯,年終核算會讓人欲仙欲死(因為未區分項目)% a1 o. }" R( B. ?% q' ?
2、按生產計劃(項目)分類:好處是項目的預算、決算都so easy,缺點是中間管理比較復雜,需要配合的部門比較多。
, E" o( T9 U/ i1 V% J" m" L5 E5 i2 C' ?0 e: ~5 j
由于不清楚樓主的現狀,這里只能先簡單說一下。如果生產流程比較清晰,部門合作沒太多障礙的話,就以生產計劃分類為主,生產車間為輔。首先將物料信息分成原料和輔料兩個大類(如果要求詳細的話,可以再分成鋼材、五金件、電氣件等等),生產管理部門制定年度計劃,并按月度分解。生產部門按月度計劃組織生產,物資管理部門按計劃采購、入庫、出庫,統計部門按計劃中的條目統計數據(這時候軟件的作用才開始體現,前面的都算是準備工作)。) [4 O" Y( l$ U+ B3 A
5 N9 a5 r D- P. }5 |/ C這里就涉及到機械行業成本核算的問題了。如果有工藝信息的話,就按工藝信息核算工藝損耗和工時,沒有的話就要建立這些信息或者找個老師傅給估算一下。大工廠都有專門的部門去管理,這里單說小廠子。一般來說,可以統計下列信息:原材料的使用情況、輔料的使用情況、人工費(工時)、運費(比如送貨上門之類)、水電費(車間消耗)、車馬費(人員技術服務之類的差旅費)、服務費(畫圖也要給錢對吧)、稅費等等。注意兩個問題,這里的原料和輔料都要記錄的是稅前的價格,便于后續的財務核算。另一個問題就是廠房、設備的折損,以及管理費用一般是在年終或季度盤點的時候才做,如果不是大型的研發項目,一般是不考慮這些的。; p1 k" d6 M0 m0 P$ _" k, R, [# b! w
. ^6 p, X" G% c5 ?5 y暫時先說這么多吧,額外提一句就是建議樓主問清楚領導到底想要實現的是個什么目的,只有理解清楚了領導的意圖,后續的工作才方便開展,不然就都是瞎忙。
2 N: J8 `; { W W1 G
( d& ^, l0 w2 z. H%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