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寫在前面:
無責任搬運!看看牛人的工作,再看看自己的。
---------------搬運開始--------------------------
某某講到中國可能翻盤的幾個重要的點,感覺講的有點道理。
1、量子技術,包括通信和計算機,特別是計算機,算是一種傳統計算機的顛覆,不過這個還在起步,路太遙遠,只是中國投入很大,研究算是走在前沿
2、智能芯片,就是是寒武紀這種,個人不是很懂,他講的是這是一個新的指令集。當年PC時代,Intel壟斷了,移動時代,ARM壟斷了,那么現在出現智能芯片,是否能引領下個時代
3、5G,這個不多說了,算是趕上來了。
4、電動車,對傳統汽車的一個顛覆,汽車作為人類最大的產業之一,無疑是誘人的,目前中國算是走在前列的。
有人表示diss,提出以下論點:
切,說來說去都是這幾個老掉牙的東西。我來給你說幾個當前中國人領著世界往前走的研究方向。
5、第三代光伏技術
第一代光伏以硅為基礎,第二代光伏以金屬化合物薄膜為主。目前學界最熱的光伏技術研究是以第三代可低溫制備的薄膜太陽電池。其中最熱的兩個分支,一個是鈣鈦礦,另一個是有機。
鈣鈦礦雖是英國人搞出來的,但目前世界上最核心的研究團隊幾乎全部在中國。無論穩定性、無鉛、層狀結構、鈣鈦礦發光等研究方向,都是國內學者在領跑。
有機光伏那就更不消說了,材料的所有知識產權都在國內,不論疊層、單結、還是全聚合物,你能想到的所有結構的效率世界記錄,全部都在國內各單位手里。這個領域隨便怎么吹都不過分。
以這個為基礎的半透明技術、可穿戴、電子墨水、射頻探測、有機陣列傳感器、電子皮膚等等,國內全都在第一梯隊領跑。
6、微反應動力學
懂行的人都知道,這是一個比量子計算更加高深困難的領域。可以毫不夸張的說,目前所有的量子計算其實都是在瞎扯。人類要想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量子計算,從原理上深刻認識并建立一套完整理論來刻畫反應動力學是必由之路。因為,只有認識了化學反應的微觀原理,才能實現單分子的可控裁剪,而量子計算則必須建立在分子級別的理性操控上。
這個領域就不用多說什么了,物化所楊學明一個人的天下。全世界就他和他的團隊玩的起,基金委化學口的第一個科學中心,上億經費的滾動資助,每年排著隊上院士的神奇舞臺。沒辦法,誰叫這玩意就是他發明的。
7、聚合誘導發光
跟上一個領域差不多的超級存在,自然科學一等獎獲得者,另一個科學中心,華南理工唐本忠的獨門絕學。這玩意簡單來說就是一個非常有科幻感覺的納米機器人,把它注射進血液里,你想讓它在哪發光,就能在哪發光。理論上,它可以精確分辨啥是正常細胞、啥是癌細胞。總之,這個玩意的應用場景和市場價值難以估量。
---------------搬運結束--------------------------
搬運者自己的評價:
不明覺厲!但是電動汽車,中國真的領先了嗎?
5G.jpg (66.44 KB, 下載次數: 124)
下載附件
2018-9-26 10:47 上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