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久久久精品图片|国产综合有码无码中文字幕|国产一区二区综合视频|国产亚洲精品电影网站在线观看|国产精品一区在线

機械社區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4198|回復: 19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制造業轉型究竟缺的是什么?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于 2019-1-8 11:13:0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制造2025計劃提出之后,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制造業的情況,一層層神秘的面紗被揭開,大家逐漸對制造業的生存現狀有了一些認知,更積極的信號是,各領域的專家紛紛會診制造業,提出琳瑯滿目的改革方案,大家都希望看到最尖端的高新科應用于中國制造業。

作為一個長期的制造業觀察員,筆者有幸結識一些制造業的老兵,他們大都長期浸潤在制造車間中,對“改革”有著濃厚的興趣,但卻要面對更多現實的無奈,其中一個核心的觀點,正如馬云所講:現代制造業不再是工業范疇,它正轉型成為服務業,這就意味著,制造業不可能安安靜靜地躲在實驗室里搞研發,或者等著一項新技術慢慢成熟,企業全部的策略必須圍繞“客戶需求”來展開,而客戶需求這個東西又是非常隨機的,受廣泛的社會元素影響,比如流行趨勢會影響耐克、阿迪達斯等服裝制造業的訂單,而華為/Vivo等智能手機的崛起,又讓三星、蘋果的訂單變得非常飄忽不定,轉瞬即逝。


在這種大背景下,當客戶訂單出現時,中國制造業必須全身心地投入到生產中,忙碌的工作狀態會徹底沖淡之于未來的巨大擔心,大家都會拼盡全力吃掉客戶的訂單,這個階段,沒有太多精力做改革;而當客戶訂單消失時,制造企業又要處理閑置的員工和設備,需要緊緊地捂住自己的錢袋子,畢竟,誰也不敢保證轉型之后,訂單會接踵而來。

積跬步至千里,中國制造如何沖破桎梏?

如此的惡性循環之下,中國制造正變得越來越尷尬,經營狀況越來越艱難。一些制造業老兵朋友感嘆:自己浸淫在制造領域十幾年,本以為能靠著多年積累下的豐富經驗,打造一個鐵飯碗,卻發現制造業的飯碗比之瓷器更加易碎。面對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高新科技,他們更多地是敬而遠之,一方面,三十五歲的年齡已經不允許自己重新學習編程或者尖端科技,另一方面,這些技術精彩絢麗,卻很難落地,制造業要投資這些技術,有可能血本無歸,直接掛掉,只能如毒癮般迷戀著流水線和工人的雙手。


現在,中國制造業面對最大的窘境就是利潤率太低以及更低的技術含量,一條條古老的流水線依舊矗立在中國制造的車間內,在這樣的生產模式中,活生生的自然人被定義成工具和成本,主觀能動性遭遇最大限度地閹割。如此模式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風靡一時,也創造了中國制造的黃金時代,但顯然,新一代的員工越來越討厭這些機械勞動,大家都不愿意如肉雞一樣被限制到一小段的流水線上,于是,自動化的概念深受追捧,以期徹底解放人類雙手,一些大型產品的制造,如汽車、彩電、冰箱等已經基本實現自動化,但智能手機、iPad等產品的制造,精度要求非常高,目前的自動化機械手臂,是絕沒有能力把一根軟軟的排線準確無誤地安裝好的。

此外,自動化的研發難度非常大,中國制造業內很難見到完全的自動化制程,依舊需要自然人輔助完成生產,也就是說,所謂的自動化生產線更確切地說法是“人機結合”的半自動化生產線,企業主除了要忍受自動化的愚蠢、笨拙,還要忍受其大量的Down time。目前的中國自動化設備往往只能滿足單一的產品制造需求,一旦訂單更新換代,就會導致大量自動化設備淘汰。投資回收期的太過漫長以及不可控制的高風險,常常讓制造企業對“自動化”望而生畏,更不要談什么智能制造了。

現在,有很多技術都能給制造業帶來幫助,比如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等。按照基本邏輯,這些技術可以幫助制造業預測訂單,幫助企業主做出更精準的決策,但同自動化一樣,它們因成本問題很難落地,制造業的數據量足夠龐大,卻缺少足夠的算法,忙碌的工人甚至不愿意多看一眼掛在流水線上的顯示器,更妄論數據分析之類的高級工作。

總的來說,筆者認為,就目前中國制造業的水準來看,不宜大幅度引入高新科技,這些科技所占用的巨額成本會直接影響到企業的基本運營。相比之下,中國制造業更需要一點一滴的“改善”,一些耐用的工具,或者比較成熟的數據采集系統、RFID等可以直接落地的技術,至于說,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的研發任務不應該落在制造業上,畢竟,CEO們的精力帶寬、資本容量都非常得有限,更靠譜的做法,應該由國企性質的研究院做專項硏發,獨立于制造訂單之外做模擬測試,等到技術成熟、成本降低之后,再逐步導入制造生產,謹記,中國制造業現在已無法收納“不成熟”的高新技術,車間不是“技術培育”的溫床。

搶人戰略,中國工人能否探救制造業?

除了技術層面的問題之外,中國制業還面臨著“人才匱乏”問題,筆者曾經在一篇文章中專門討論過制造人才的三難問題:找不到、招不來、留不下。因為利潤率極低,制造業能給予高級人才的薪水并不具備競爭力,特別是同高校研究所、電商、互聯網等新興行業搶奪人才的時候,基本上都會敗下陣來,加之,中國整體大環境都更追捧金融、房地產等行業,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更喜歡呆在寫字樓里,而不是滿手油污地去研究制造技術,總的來說,中國社會給不了“制造業人才”應有的收入和社會地位,這使得很多高端人才都不愿意碰觸制造業,此外,中國的制造企業常常是用工大戶,動輒創造數十萬的工作崗位,這個屬性常常被權臣利用,使之成為消化“低端、過剩”勞動力的工具,如前文所述,CEO們的精力帶寬非常有限,面對大量低學歷、低技能的員工,他們的首要任務是維系經營環境的穩定,而非大刀闊斧地改革,畢竟,誰也不愿意見到“工人大面積失業”的情況。


中國制造業關乎大量工人的飯碗,關系到社會穩定發展,關乎制度、文化和人性,如此重要的行業理應能吸納更多的高端人才,從技術、運營、規劃戰略方面做出改善,否則,中國制造業一直會徘徊在基礎領域,或者成為一種廉價可悲的“社會工具”。

科技新發現/康斯坦丁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19-1-8 11:27:33 | 只看該作者
首先中國人太喜歡創業了,導致競爭加劇,再者國企等單位霸占著利潤頂端,還要搞低價競標,導致企業利潤率低。其次客戶端強勢,欠款嚴重,信用體系沒建好,很多企業被客戶拖死。然后缺人才,85后以及90后不愿投身于制造業們更喜歡搞餐飲金融互聯網,做著一夜暴富的美夢。最后,中國目前只重視資本,不敬畏技術,任何東西都想推進資本市場,老板套現走人,技術呢?無所謂
回復 支持 1 反對 0

使用道具 舉報

3#
發表于 2019-1-8 11:30:04 | 只看該作者
我個人覺得,還是缺少國家層面的文化和制度的建設,  工業發展特別好的日本和德國, 在企業里在技術傳承,傳幫帶比中國做的要好, 其實,放在80年代之前,這種師徒傳承在中國也是很廣泛的, 放遠一些,在中國歷史上也是很廣泛的, 但近幾十年,缺在消失....

技術的傳承斷了, 師徒傳承斷了,  其實,是文化斷了,  這樣以來,一個技術或一個行業在發展上受影響的,  比如你剛學到技術,還沒來得及創新,你已經老了, 如果在你年青的時候,師傅教了你, 你可以在中年更好的繼承和創新...

另外, 一個重要的原因, 還是文化,  師傅的利益和地位在社會上, 企業里沒有制度,文化做保障,  師傅收入少,失業了, 沒有榮譽感,  到頭來自挖墳墓,  所以國家在這方面要大力宣揚, 完善制度建設...

員工福利收入, 在國家層面上要指導企業,  員工頻繁跳槽,本身就說明了問題, 員工留不住, 也是對制造業一個重大影響,  留住了,還要讓員工有主人意識, 這又要福利和文化作保障....
回復 支持 1 反對 0

使用道具 舉報

4#
發表于 2019-1-8 11:30:09 | 只看該作者
別人做不了而自已能做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發表于 2019-1-8 13:03:5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發表于 2019-1-8 13:39:07 | 只看該作者
首先國家層面強制淘汰普車,大量使用數控機床,給與企業補貼,活好干,干好活,質量穩定了,有閑錢 了,自然整體水平就上去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發表于 2019-1-8 14:16:35 | 只看該作者
‘至于說,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的研發任務不應該落在制造業上,畢竟,CEO們的精力帶寬、資本容量都非常得有限,更靠譜的做法,應該由國企性質的研究院做專項硏發,獨立于制造訂單之外做模擬測試,等到技術成熟、成本降低之后,再逐步導入制造生產,謹記,中國制造業現在已無法收納“不成熟”的高新技術,車間不是“技術培育”的溫床。’
這些話很難理解。

點評

高科技的技術研發應該交由具備相應實力的機構去做,筆者的意思可能是針對眼下一些企業跟風熱點,騙取補貼最后不了了之的亂象所提出的。  發表于 2019-1-8 15:24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
發表于 2019-1-8 15:52:06 | 只看該作者
Venerealulcer: 錢 <a href="http://www.odgf.cn/data/attachment/album/201705/15/093232pyss8rhhf78x0msr.png" target="_blank">http://www.odgf.cn/data/attachment/album/201705/15/093232pyss8rhhf78x0msr.png</a>


瞎說什么大實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發表于 2019-1-9 08:16:22 | 只看該作者
xueqingchao 發表于 2019-1-8 11:30
我個人覺得,還是缺少國家層面的文化和制度的建設,  工業發展特別好的日本和德國, 在企業里在技術傳承,傳幫 ...

你說的這個問題要解決需要公司的積累,也可以說公司有自己一套技術積累文化,我們這里多少人會寫工作日記的?我相信鳳毛麟角,很多人甚至想自己學會本事了變得極其重要可以要挾公司,這都是往錯誤的方向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發表于 2019-1-9 11:02:47 | 只看該作者
產業導向與制度約束
回復 支持 1 反對 0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5-13 07:20 , Processed in 0.052623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欧美| 国产成人综合色就色综合 | 国产人成高清在线视频99| 日韩亚洲欧美在线com| 丰满少妇被粗大的猛烈进出视频 | 一区在线日韩精品| 88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亚洲小说| 国产精品熟女大屁股白浆一区二区| 毛茸茸的中国女bbw| 3d精品h动漫啪啪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图片| 国产精品女人一区二区三区| 爽爽婷婷一区二区| 18禁亚洲深夜福利人口| 日本特黄特色aaa大片免费| 国产精品老熟女视频一区二区| 久久www成人免费网站| 日本不卡一区在线视频| 国产三级a在线观看| 胸大美女又黄的网站| 人妻夜夜爽天天爽| 少妇人妻系列无码专区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不卡| 精品一区久久久| 国产色无码精品视频免费| 国产精品免费一区| 国产麻豆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啪精品视频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专区app|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成人|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午夜| 久久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久久黑人| www国产成人免费观看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成人|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伊人| 日韩视频 一区 二区| 国产高清亚洲精品视bt天堂频|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噜噜噜| 精品 在线 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