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數字化: 并不是用了數控機床,機器人就成數字化了。而是在計算機里建立一個虛擬世界,通過運行它,指導現實世界。比方齒輪傳動制造廠,在計算機里建立可以參數驅動的模型,然后用戶自己在終端輸入,比如起重機減速器的速比、功率等參數,傳送給企業。企業處理后給出設計圖紙,給出工藝文件(如數控機床的數控代碼)、技術行政文件(如編碼)、質量控制文件,生產進度以及采購計劃等(上述這些用戶看不到),然后回復用戶交貨期和價格。車間制造則按照可執行的計劃閉環運轉,完成進度和成本控制。一些減速器需要售后,則根據質量控制文件,由用戶實際測量數據,傳回制造企業,判斷故障。顯然,數控機床、機器人等只是其中一環。 現實中,計劃跟不上變化是必然的。針對五花八門的變化,虛擬世界比較各種對策,然后給出最好的應對辦法,確保進度和成本。這可比下圍棋復雜多了。 軟件: 軟件費用比現在將大大增加。 數字化是在以前軟件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如3D-CAD,如PLM,一些分析軟件、平臺等。 為了實現數字化要求(上述),軟件難度很大。國際上,波音公司由于信息化基礎好,繼續在離散制造業領先;而通用電氣(做了不少工作,如MES系統,如控股發那科)卻在打退堂鼓。難度大是一方面,投入產出算算似乎也不是太樂觀。一些項目也不很成功;西門子則準備以數字化作為自己的旗幟,西門子這方面的軟件確實也不少(很多年了),西門子旗下的NX,solidedge只不過是很少的一部分。 不過除了波音公司自己做自己用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外,其它公司的軟件產品實際效果并不顯著。原因在于軟件難以模擬現實世界中存在的各種復雜關系(技術問題也如此)。進一步講,人們自己也還沒能說完全清楚呢,如何讓計算機明白呢?但為了建立與現實世界一樣的虛擬世界,這一關必須邁過去。波音公司也給了我們一個啟示,即不追求普遍適用,只要把弄明白的做出來就好。畢竟做出來的東西自己用總歸容易些。但前提是必須成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