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曉昀 于 2019-8-25 12:45 編輯
《美國工廠》:一個非典型的制造業故事 作者:魯大師 編輯:戴老板/楚團長/奧特快
2017年1月6日,一行神色匆匆的美國人空降在福建省福清市,他們都是中國商人曹德旺在俄亥俄州投資的那家汽車玻璃工廠的管理層,落地后福耀玻璃工廠“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標語格外顯眼。
1.jpg (37.98 KB, 下載次數: 61)
下載附件
2019-8-25 12:33 上傳
作為縣級市的福清,最拿得出手的旅游勝地是石竹山、東壁島與南少林,但這些美國人卻根本無心休閑,作為業績落后、管理混亂的一方,他們只想把中國工廠的先進經驗帶回去。
2.jpg (35.12 KB, 下載次數: 73)
下載附件
2019-8-25 12:33 上傳
福耀集團在美建廠后,已經虧損了三年,用曹老板的話說:“美國工人效率低、產出低、不能管……讓美國人理解并接受我們中國人在那邊投資,這是比較大的問題。”
3.jpg (24.97 KB, 下載次數: 65)
下載附件
2019-8-25 12:33 上傳
尚未進門,美方主管就聽到了中方主管在集體合唱企業之歌。沒見過此等陣仗的美國人不禁自問,集體唱企業歌曲是一種凝聚共識的好辦法嗎?
4.jpg (44.96 KB, 下載次數: 61)
下載附件
2019-8-25 12:33 上傳
福耀玻璃的標準車間內,美方主管們在“每天走7千片的流水線”上目擊了一把中國工人“毫不停歇”的手速,更令他們感到震撼的,是工人們半軍事化的班前例會。
5.jpg (39.32 KB, 下載次數: 52)
下載附件
2019-8-25 12:33 上傳
隨后,一位操著流利漢語的美國主管跟一位中國班頭談起了業務: 美國員工就是太爛了!……我們最好的工具是膠帶,把膠帶封在嘴巴上,他們會表現更好。
6.jpg (34.23 KB, 下載次數: 56)
下載附件
2019-8-25 12:33 上傳
當然,也有喜歡瞎轉悠的美國主管,他們偶然間發現,中國工人處理碎玻璃時沒有佩戴防護工具,甚至手套也不是防割手套。而一天工作12個小時的中國女工,一年只被允許回家一次。
7.jpg (51.55 KB, 下載次數: 77)
下載附件
2019-8-25 12:33 上傳
與這種嚴苛的工作環境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隨后迎春晚會上,中國工人們的神采奕奕:一群姑娘們唱著“智能精益是趨勢,各行都得往上靠”;一群穿著熒光緊身T恤的小伙舉著幾塊車用玻璃,在黑暗中亂舞;甚至連美國人都掛著紅毛巾,樂呵呵地手搭著肩開起了人行火車…… 這鮮為人知的細節來自于由美國前總統奧巴馬投資制作、奈飛(Netflix)發行的紀錄片《美國工廠》(American Factory)。
8.jpg (166.12 KB, 下載次數: 58)
下載附件
2019-8-25 12:33 上傳
本片選用了一個中國觀熟悉的角度,來切入美國制造業衰弱的問題:中國“玻璃大王”曹德旺投資重建了位于“鐵銹地帶”俄亥俄州代頓市郊區莫雷恩(Moraine, Ohio)的巨大工廠。在這個過程中,中美企業在文化、制度以及意識形態方面的差異激烈碰撞。 來自社會主義國家的商人前往資本主義大本營振興制造業,并與美國工人階級聯盟斗智斗勇,在這個特朗普呼吁美國企業撤出中國的時代,顯得相當魔幻。這部紀錄片引起了廣泛的社會討論,爛番茄新鮮度高達98%,這意味著98%的觀眾對影片給出了正面的評價。
下面,本文將帶大家解讀這部佳作,這是一個中國民營制造業出海的故事,也是一個美國制造業“回流”的故事。我們將在故事之外,穿插大量背景資料和數據結論。為了便于讀者理清線索和邏輯,本文將這部紀錄片分成四個部分:
01. 蜜月:圖紙里的制造業美夢 02. 困境:山雨欲來的工會戰爭 03. 反擊:資本家如何對付工人 04. 終局:無法追回的產業榮光
下面進入正文部分。
01. 蜜月:圖紙里的制造業美夢
2008年12月23日,圣誕夜前一天,在凄冷陰郁的冬日里,陪伴俄亥俄州代頓市莫瑞恩地區近90年的通用汽車工廠宣布關門。當地政府一下損失了50%的稅收來源,6000多人的郊區有4000多人瞬間失業。居民們悲傷而凝重的面對空曠、破敗的廠房,回憶著這里昔日有關汽車工業的榮光。
9.jpg (79.8 KB, 下載次數: 55)
下載附件
2019-8-25 12:33 上傳
作為萊特兄弟的故鄉,莫瑞恩地區擁有著輝煌的制造業歷史。上世紀10年代末20年代初,莫瑞恩以制造飛機聞名全國,此后通用汽車入駐該地,這里生產的雪佛蘭S-10型汽車家喻戶曉,也養活了當地一代又一代的人。 (PS. 關于代頓市制造業衰落的故事,恰好也有一部紀錄片反映,可以在讀完本文后,點擊文末的“延伸閱讀”,配合食用)。
面對當前的困境,俄亥俄州政府和莫瑞恩地區決定花大力氣招商引資。他們的救世主,是來自中國的“玻璃大王”曹德旺。
10.jpg (60.07 KB, 下載次數: 61)
下載附件
2019-8-25 12:33 上傳
早在2007年,福耀玻璃在中國市場的占有率已達60%,穩坐國內汽車玻璃生產的頭把交椅,但全球市場占有率才3%[1],擴大海外市場成為一種必然選擇。2012年大客戶通用汽車提出要求,在2017年之前福耀玻璃必須在美國建一個工廠,這成為曹德旺出海尋找投資工廠的契機。 2013年,在同時考察了阿拉巴馬、田納西、肯塔基和密歇根等地后,曹德旺最終看上了俄亥俄州代頓市莫瑞恩區一座通用汽車廢棄的巨大廠房,占地上百英畝。他一走進這間廢棄工廠就非常喜歡,覺得風水非常好,于是很快就敲定下來,不會英語的曹德旺通過翻譯向當地人示愛。
11.jpg (65.51 KB, 下載次數: 66)
下載附件
2019-8-25 12:33 上傳
曹德旺非常看重風水,據說他在給南京大學仙林校區的社會學院捐樓時曾特意指定一塊地勢較高的地皮,因為“風水好,可以生兒子”,并稱之為“鼠朝食”(即老鼠藏食物的地方,聚氣)。據南大知情人士透露,搬入新樓后,社會學院老師生出的娃果然都是兒子。 當然,吸引曹德旺來投資的不僅是風水,美國的地方政府們也是下了血本。莫瑞恩政府承諾,只要曹德旺雇傭的美國員工超過1500人,政府就從第三年(2017)開始每年給福耀發20萬美元補貼,五年至少100-180萬。俄亥俄州政府更大方,只要福耀解決1500人以上的就業,就五年給他發1300-1500萬美元,雇得越多發得越多。 此外,莫瑞恩還免去了福耀辦公樓15年的產權稅,這又讓福耀少花近800萬美元,幾項優惠加起來總價值超過3000萬美元,而廠房購買與改造也差不多這個價,相當于曹德旺來美國開廠基本沒花錢。當地甚至將工廠前方的道路都改名為“福耀大道”(Fuyao Ave),對新工廠的寄予厚望可見一斑。
12.jpg (68.2 KB, 下載次數: 71)
下載附件
2019-8-25 12:33 上傳
2014年曹德旺的投資開始逐步落地后,而改變幾乎是立竿見影的。大量的工作機會讓當地人重新振奮起來,工齡達28年的嫻熟技工、資深人力資源師、機械工程碩士男……這些被通用汽車拋棄的員工們紛紛向新工廠投遞簡歷。懸掛著福耀玻璃旗幟的工廠煥然一新,一千多名新員工斗志昂揚。
13.jpg (113.3 KB, 下載次數: 57)
下載附件
2019-8-25 12:33 上傳
重新獲得工作的當地人欣喜若狂,紀錄片中一位名叫鮑比的黑人工人就直言感謝上帝,我有事做了。
14.jpg (49.91 KB, 下載次數: 66)
下載附件
2019-8-25 12:33 上傳
而工資帶來的生活改變,則更讓人對未來充滿向往。叉車操作員吉爾是一名中年婦女,在通用關閉后,失去了自己的房子,后來長期寄居在閨蜜家的地下室。在福耀工廠重新上崗后,她又能夠支付的其每月480美元租金的公寓了,這個單身的中年婦女為有個自己的家感到幸福。
15.jpg (53.07 KB, 下載次數: 68)
下載附件
2019-8-25 12:33 上傳
工廠內中美兩國的員工也在工作中日漸熟悉起來,窯爐主管羅伯深深的感謝中國員工“王”對自己的無私傳授,他將王視作自己的中國兄弟,并邀請“王”去自己家過感恩節吃火雞。
16.jpg (72.72 KB, 下載次數: 60)
下載附件
2019-8-25 12:33 上傳
此刻莫瑞恩上上下下都視曹德旺為救世主,福耀集團老板的每次前來視察都能夠贏得員工們雷鳴般的掌聲。一位黑人老大哥為了感謝老板帶來的工作機會,盛情邀請曹德旺參加他的家庭燒烤。
17.jpg (84.87 KB, 下載次數: 67)
下載附件
2019-8-25 12:33 上傳
但有中國“首善”之稱的曹德旺首先是個商人,對美國的投資并非慈善行為,他給美國市場設定了2017年盈利2億美元的目標。面對內地媒體發出曹德旺是不是要跑了的詰問,這位精明的福建人扒著手指給記者算“中國天然氣2塊2一立方,美國只要7毛錢;美國的電價也只有中國的一半,才3毛錢。” 曹德旺認為中國廉價勞動力的優勢已經不那么凸出,在他看來,美國除了人工什么都比中國便宜,投資美國完全是一項有得賺的生意。曹德旺關于中國制造業稅負等綜合成本過高的言論,還引發了內地輿論界的大辯論,但福耀集團的老板此刻更關心的是他美國的投資什么時候可以開始正式運行。 曹德旺為企業聘請了兩位美國高管:總裁約翰高蒂爾(John Gauthier)和副總裁戴維伯羅斯(David Burrows),他相信一家完全融入美國本土的企業更容易實現盈利。
18.jpg (54.86 KB, 下載次數: 58)
下載附件
2019-8-25 12:33 上傳
2016年10月7日,福耀美國莫瑞恩工廠舉行了盛大的竣工慶典,曹德旺親自指揮安排了現場的布置。現場名流云集,人們相信這座工廠將帶來美好的未來。然而祥和的氣氛被俄亥俄州議員謝羅德布朗(Sherrod Brown)徹底破壞了,他在演講的最后不識時務的提到“這里的很多工人正在努力組成工會,俄亥俄州有著悠久的工會歷史。”
19.jpg (59.51 KB, 下載次數: 57)
下載附件
2019-8-25 12:33 上傳
這不在計劃內的演講詞顯得格外刺耳,聽到“工會”這個詞,臺下的曹德旺面色一沉,副總裁戴維更是怒不可遏的表示,要用剪刀把參議員布朗的頭剪掉。
20.jpg (67.32 KB, 下載次數: 67)
下載附件
2019-8-25 12:33 上傳
工會這個詞像擊中了福耀集團莫瑞恩工廠的命門,氣氛瞬間緊張了起來。
02. 困境:山雨欲來的工會戰爭
隨后的慶典媒體會議上,曹德旺“直言我們不愿意看到工會在這里發展,因為工會影響勞動效率,直接造成損失。”他斬釘截鐵地告訴參會者:“工會進來,我關門不做了。”
21.jpg (31 KB, 下載次數: 63)
下載附件
2019-8-25 12:33 上傳
工會的威脅只是一方面,更讓曹德旺心煩的是,工廠的車間里充斥著不合格的產品。
22.jpg (40.18 KB, 下載次數: 70)
下載附件
2019-8-25 12:33 上傳
在“生產速度”與“產品質量”的矛盾難以調和之際,美國工人開始抱怨福耀那并不符合OSHA(美國職業安全與健康管理局)要求的狹小生產線里,對繁重的勞務、悶熱的環境和亟待改善的保障愈發難以忍受。
23.jpg (36.93 KB, 下載次數: 58)
下載附件
2019-8-25 12:33 上傳
從這時起,開始有人舉著“支持工會”的牌子穿越廠房,他們在被保安請出去前,經過的地方總能聽到呼聲。
24.jpg (56.41 KB, 下載次數: 57)
下載附件
2019-8-25 12:33 上傳
有工會支持者提供線索,電視媒體也很快披露出了11起針對福耀的安全投訴,俄亥俄州這家工廠的形象一下子跌入谷底。
25.jpg (39.3 KB, 下載次數: 66)
下載附件
2019-8-25 12:33 上傳
每天都有福耀員工涌上街頭,他們背后的組織——UAW(全美汽車工人聯合會)開始積極的謀劃在福耀的莫瑞恩工廠成立工會。
26.jpg (60.46 KB, 下載次數: 71)
下載附件
2019-8-25 12:33 上傳
專注于為汽車工帶來高福利的UAW是美國工會的扛把子,曾在1930年代與通用、克萊斯勒、福特等所有數得著的車企干過架,殺手锏就八個字:死纏爛打、軟磨硬泡。他們聲稱為企業找到了經營盈利和員工福利之間的平衡點。
27.jpg (46.77 KB, 下載次數: 66)
下載附件
2019-8-25 12:33 上傳
像八十年前那樣,他們把爭取工人權益的過程稱為“戰斗”。相當一部分美國人無須動員就加入了抗議隊伍,一位女工說出了他們共同的想法:“他們稱我們為老外。我們希望覺得自己是在美國工作,而不是走進大門,就離開美國到了中國。”
28.jpg (34.51 KB, 下載次數: 55)
下載附件
2019-8-25 12:33 上傳
在美國員工眼里,中國人態度強硬、行為粗暴;而在中國員工看來,美國人態度懶惰、業績低下。所有的人都得不到休息與加班費,顯而易見的是,美國工人還沒有習慣,也不打算習慣。曹德旺不得不頻繁的往返與中美之間,美國工人的問題顯然比他最初想的要棘手。
29.jpg (41.63 KB, 下載次數: 62)
下載附件
2019-8-25 12:33 上傳
曹德旺最終決定讓美國工廠的中層干部們,一起到福耀集團的總部,福州福清去學習一下中國工人是怎樣工作的,這就有了本文開頭的那一幕。 那位中文說的很溜,聲稱要用膠帶封上工人嘴巴的美國車間主任,回國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讓美國工人排隊報數,想在美國來一場社會主義工人的試驗。但結果無情打臉:美國工人根本沒有中國工人身上的那種軍事般的“組織性”,懶懶散散,敷衍應付,根本不理他。
30.jpg (55.53 KB, 下載次數: 57)
下載附件
2019-8-25 12:33 上傳
但有了UAW的撐腰,美國藍領開始底氣十足地拒絕主管的“無理要求”,有些涉及到了安全隱患,有些則是不合理的操作。
31.jpg (48.96 KB, 下載次數: 56)
下載附件
2019-8-25 12:33 上傳
這一階段,越來越多的工人相信,工會進不來的地方,就會進來隱患與工傷。一位叫做鮑比的黑人員工表示,自己在通用15年,沒出過事;在福耀1年,就拄了拐。
32.jpg (23.37 KB, 下載次數: 55)
下載附件
2019-8-25 12:33 上傳
在矛盾日益激化的關頭,福耀啟動了“換帥”程序。 在曹老板看來,拿了高薪卻任由事態發展的正副總經理高蒂爾和羅伯斯有“敵視中國人”和”拿錢不辦事”的嫌疑,2017年1月到10月工廠虧損了4000萬美金,他決定將負責人換成中國待了26年、美國待了27年的劉道川。
33.jpg (45.52 KB, 下載次數: 49)
下載附件
2019-8-25 12:33 上傳
這場高層團隊的重大改組,能夠扭轉局面嗎?
03. 反擊:資本家怎么對付工人
剛上任的劉道川對西方的那一套很熟悉,他開宗明義地告訴中國員工:美國人都是順毛驢,搞定他們得有方法,因為咱比他強,所以要耐心引導。
34.jpg (26.19 KB, 下載次數: 63)
下載附件
2019-8-25 12:33 上傳
隨后劉道川祭出了胡蘿卜加大棒的反擊三步曲: 1、用利益分化工人群體 2、聘用反工會咨詢組織 3、針對性開除刺頭員工 與此同時,另一邊的例會上,中國主管們卻在熱火朝天地討論“讓美國人加班”的常規路徑,一名“鷹派”班頭總結道:“我不在乎美國人怎么想,誰他媽的要上哪兒告我隨便他,但是周六全都得滾進來上班……”
35.jpg (34.47 KB, 下載次數: 51)
下載附件
2019-8-25 12:33 上傳
而與美國人交朋友的“王”是典型的“鴿派”。在“王”看來,越是出現矛盾,大家就越要互相體諒。當地人并不懶,且和中國人一樣“沒有選擇”,美國人會去再打份工,緩解生活的重壓。
36.jpg (32.87 KB, 下載次數: 54)
下載附件
2019-8-25 12:33 上傳
那部分“服從命令聽指揮”的美國人,很快就得到了劉道川許諾的“一小時加薪2美元”的物質獎勵。
37.jpg (39.06 KB, 下載次數: 48)
下載附件
2019-8-25 12:33 上傳
很快,認為“工會不能當飯吃”的工人們越來越多,有人明確表示:工會是爛員工的避難所,它只會讓好員工在“大鍋飯”中隨波逐流。
38.jpg (32.71 KB, 下載次數: 60)
下載附件
2019-8-25 12:33 上傳
劉道川發放“糖衣炮彈”的同時,福耀的另一只手也沒閑著,有著“工會克星”之稱的LRI(反工會咨詢組織)被請來用于對頑固分子直接繳械。
39.jpg (32.67 KB, 下載次數: 52)
下載附件
2019-8-25 12:33 上傳
LRI的代表告訴美國工人:工會設計的合同看起來確實很美好,但結果可能是福耀就對你沒有用工需求了。加油,我覺得大家應該可以承擔這個后果!
40.jpg (38.64 KB, 下載次數: 54)
下載附件
2019-8-25 12:33 上傳
“攻堅戰”焦灼階段,態度強硬的中國班頭不無得意的炫耀道:“我在下面有很多耳目,我對付工會的辦法五花八門”,接著他掏出手機,指著上面一名實錘的“工會地下黨”說:“兩周后這里就沒有這個人了。”
41.jpg (31.93 KB, 下載次數: 56)
下載附件
2019-8-25 12:33 上傳
耽誤了工廠賺錢的“工會運動”倡議者們被福耀接二連三地開除。一位始終想在工廠里成立工會的黑人大媽抱怨被指派了兩個人的工作量,她明白這是人事在挖坑,好以績效不行的理由炒掉自己。
42.jpg (52.46 KB, 下載次數: 61)
下載附件
2019-8-25 12:33 上傳
另一邊福耀玻璃為了徹底肅清工會,向LRI合法支付了100萬美金。
43.jpg (49.69 KB, 下載次數: 55)
下載附件
2019-8-25 12:34 上傳
2017年11月,美國勞資委決定組織一場官方投票,畢其功于一役地解決“福耀是否需要成立工會”的核心爭議。曹德旺再次來到工廠,語重心長地告訴劉道川:“你以為我愿意每個月跑過來啊?”
44.jpg (23.25 KB, 下載次數: 54)
下載附件
2019-8-25 12:34 上傳
夜晚,曹老板在陽臺上一根接一根的抽起香煙,這場至關重要的投票,結果到底會如何,他心里也沒有底。 04. 終局:無法追回的產業榮光
代表了1500余名美國工人“自由意志”的投票結果,歷時兩天而出爐:444票贊成、868票反對。這場一山不容二虎的長期抗戰,終于以“福耀完勝UAW”的結果畫上了句號。
45.jpg (33.78 KB, 下載次數: 55)
下載附件
2019-8-25 12:34 上傳
按照一部分美國員工的說法,如此壓倒性的結果,是因為年輕人怕了,他們以為這樣可以保住飯碗。
46.jpg (36.46 KB, 下載次數: 58)
下載附件
2019-8-25 12:34 上傳
為了撫平“戰爭”后的心理創傷,加強企業凝聚力,劉道川決定讓10位最優秀的美國員工到中國玩一趟。
47.jpg (39.21 KB, 下載次數: 64)
下載附件
2019-8-25 12:34 上傳
來自中國的劉道川十分自豪的向美國員工介紹:在中國最現代化的城市——上海,有家豪華酒店的天際游泳池高達55層,這對你們來說是不是很棒!
48.jpg (27.39 KB, 下載次數: 65)
下載附件
2019-8-25 12:34 上傳
2018年,福耀的美國工廠開始扭虧為盈,并增長迅速。做報告的集團領導唯一遺漏的,是工廠盈利與員工獲益間最直接的轉化關系。
49.jpg (30.97 KB, 下載次數: 62)
下載附件
2019-8-25 12:34 上傳
了卻了心事,信佛的曹德旺卻去廟里燒香拜佛,他坦言自己更懷念那個蟲鳴鳥叫的年代,雖然物質生活落后,但人們在生活中卻充滿了對于未來的希望。
50.jpg (35.03 KB, 下載次數: 54)
下載附件
2019-8-25 12:34 上傳
就在工廠盈利之后,福耀那些僅僅滿足于“活著”的美國員工,卻悄無聲息地步入“死地”——曾把“王”帶到家里過感恩節的羅伯,因“操作電腦時多花了兩分鐘”而遭到解職,在驅逐工會勢力的前兩年時間里,原來工廠一直都在忍耐他的“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
51.jpg (37.92 KB, 下載次數: 55)
下載附件
2019-8-25 12:34 上傳
羅伯的中國兄弟“王”則把自己的兩個孩子和漂亮老婆接來了美國,“王”對現在的生活感到滿意。
52.jpg (40.88 KB, 下載次數: 49)
下載附件
2019-8-25 12:34 上傳
而先前受了工傷的鮑比則傷感地感慨道:“通用給了我很好的生活,他們關門時,這一切就斷了。我們再也賺不到那種錢了,那些日子結束了。”
53.jpg (51.15 KB, 下載次數: 48)
下載附件
2019-8-25 12:34 上傳
鮑比在懷念前任,現任卻在給自己“找下家”。當曹德旺再次去廠房視察的時候,一位負責“自動化”的高管正在詳細描述每塊區域的人工被機器徹底取代的時間,“因為他們太慢了”。
54.jpg (46.25 KB, 下載次數: 57)
下載附件
2019-8-25 12:34 上傳
就在美國工廠業績蒸蒸日上的同年,一位57歲的、名叫里基-帕特森的福耀工人,在車間操作叉車時,被傾瀉下來的至少一噸重的玻璃傾軋致死,廠房的攝像頭完整地把這一幕記錄了下來。
55.jpg (27.11 KB, 下載次數: 53)
下載附件
2019-8-25 12:34 上傳
針對這家“無工會”工廠安全隱患的吐槽,鋪天蓋地一般涌到網上,大多數莫雷恩市的留言者,對意外事件并不感到十分驚奇。 帕特森是五個孩子的父親,已在福耀工作了一年,沒人知道5個月前那次本可間接改寫他人生劇本的事件里,他投的是“贊成票”還是“反對票”。
05. 尾聲 在紀錄片之外,我們認為讀者還有三個核心的問題需要了解,分別是:1. 曹德旺為什么要去美國建工廠?2.美國制造的成本比中國便宜嗎?3. 福耀的美國工廠具有普遍代表意義嗎? 這三個問題沒有在紀錄片中出現,但只有了解這三個問題的答案,才能回答那個終極問題:制造業回流美國,到底有沒有可能?下面我們將逐一回答這三個問題。 1. 曹德旺為什么要去美國建工廠? 在福耀剛開始投資美國的那會兒,媒體連篇累牘地解讀曹德旺赴美動機,大都歸因于“土地、能源、稅收比中國便宜”,更替曹德旺編出了一條“辦企業不用像在國內一樣請客送禮,看上領導臉色”的理由,疊加當時對制造業成本上升的擔憂,造成一副“曹德旺要跑了”的架勢。 但事實上,福耀去美國設廠只有一個原因:玻璃運輸難度大,必須圍繞整車企業就近建廠。福耀在全國9個省份的13個制造基地,全部都是為了配套附近的整車廠,比如福耀配套上汽的工廠就位于上海市嘉定區園汽路1258號,離客戶的工廠咫尺之遙,隔壁就是上海大眾的配件倉庫。
56.jpg (73.93 KB, 下載次數: 57)
下載附件
2019-8-25 12:34 上傳
福耀早在2011年就拿下了通用汽車這個客戶,但如果要供應通用在美國本土的汽車工廠,就必須在美國開設工廠。這就是曹德旺赴美開廠的原因,與成本無瓜。 2. 美國制造的成本比中國便宜嗎? 先說答案:整體成本肯定是美國貴很多,但福耀的產品很特殊,其兩項重要的成本項都是美國便宜,導致整體制造成本兩者相差沒那么大。 如果要了解福耀的成本結構,就要先了解汽車玻璃的生產過程:先將硅砂、純堿等原材料熔化,制作浮法玻璃,然后對其進行剪裁、磨邊、加熱、拱彎、成型、鋼化、PVB處理,便能得到可做汽車前擋、后擋和側窗的各種玻璃。通常一輛車要用4.05平方米汽車玻璃。 分拆來看,福耀汽車玻璃成本主要構成為人工成本(18.6%)、制造費用(20.1%)、PVB膜(13.7%)、天然氣(11.1%)、電力(7.6%)、純堿(6.1%)、硅砂(0.7%)等。這里面,人工美國是中國的3倍,天然氣美國是中國的25%,電力是國內的64%,其他則相差不大。 綜合下來,福耀美國工廠的成本比中國高36%左右,但美國汽車玻璃市場是一個競爭并不激烈的市場(本土的PPG退出市場后,只剩福耀、旭硝子等外國廠商),產品售價比中國高35%,從海外進口又不現實(玻璃運輸昂貴),這樣一抵消,福耀美國工廠的毛利率跟中國差不多。
57.jpg (78.74 KB, 下載次數: 48)
下載附件
2019-8-25 12:34 上傳
這也是為什么,福耀美國工廠能夠在2016年建廠,2017年就盈虧平衡,2018年更是盈利2.46億人民幣的最主要原因:產品特性(運輸昂貴)+成本結構(依賴能源)。
這里插句題外話,美國的天然氣和電力價格比中國便宜,除了資源稟賦的差異以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中國的能源供給大多控制在國企的手上,供給側改革(正好是福耀出海建廠那會兒)其實是將下游的利潤轉移給了上游,雖然保住了煤炭鋼鐵的就業,但也增加了下游成本。 3. 福耀的美國工廠具有普遍代表意義嗎? 前兩個問題的答案,已經給出了結論:福耀的美國工廠并不具備普遍的代表意義。 汽車玻璃產品獨特,較難運輸必須就近配套,成本結構中能源占相當大比例,而中美5000億貿易額中的絕大部分產品都不具備這兩個特點,要么像手機電腦,運輸成本極低(iPhone手機通常采用空運,單部手機運輸成本只有50美分),要么像紡織品,人工占比太高,能源成本再低也沒用。 因此,《美國工廠》這部紀錄片講了一個好故事,但選取的樣本卻并沒有代表意義。真正有普遍代表意義的,其實是富士康在美國威斯康辛州的液晶面板工廠。 在2017年7月26日,富士康和白宮共同宣布:富士康將投資100億美元,在威斯康星州建立一座液晶面板生產工廠。根據當時的樂觀估計,工廠將創造就業崗位1.3萬個,間接和衍生就業崗位2.2萬個,以及施工建設崗位1萬個。為此,威斯康辛州向富士康提供了45億美元的補貼。
58.jpg (117.36 KB, 下載次數: 58)
下載附件
2019-8-25 12:34 上傳
但在熱鬧的開工之后,整個項目就陷入停滯:首先是支持該項目的州長斯科特·沃克(Scott Walker)下臺,新任州長顯然對這個項目不感冒;之后環保、媒體、學界輪番上陣,對項目施加阻撓,更為關鍵的是,富士康招募不到合適的工人,也沒有足夠的配套廠商,項目自然遇到困境。
59.jpg (146.27 KB, 下載次數: 53)
下載附件
2019-8-25 12:34 上傳
最后,富士康不得不一再“縮水”,將美國項目的10.5代工廠降級為6代工廠。而富士康在廣州同時開建的10.5代工廠進度卻勢如破竹,在2018年7月廠房封頂,2019年7月底首片65寸產品點亮,下個月(2019年9月),這家工廠將實現量產,而美國工廠只有兩幢空蕩蕩的廠房。 這才是具有代表性的“美國工廠”,工業化之路艱難,再工業化的路更難。 一個國家要想保障普通民眾的就業和福利,就一定不能丟掉制造業。無論是大洋彼岸的《美國工廠》,還是我們自己拍的《鐵西區》,都在不斷地拷問我們:降低制造業成本的努力,我們做得足夠多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