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華斌:中國社會到了人禍泛濫的時候了(轉載)
已有 1220 次閱讀2011-7-27 14:18
|
溫州動車事故, 溫州動車事故
對《溫州脫軌究竟是雷劈還是人禍》的感慨
今天到火車站去找個熟人,于是她告訴我京福動車D301在溫州南站附近撞車脫軌,與溫州開往杭州的D3115相撞;說有35人死亡,估計210人受傷;因為至少有兩列車廂翻落橋下,最后導致成粉碎性破壞。她說領導傳達說是上海鐵路局相關人員到達現場調查后聲稱追尾導致脫軌的“原因”是動車遭到雷擊后失去動力停車,所以造成追尾。于是今天所有的領導全部不休息,因為到處檢查安全隱患。說實在的話,我不知道溫州動車追尾的真實原因;但我卻知道中國社會到了人禍泛濫的時候了。
首先我們社會的崗位競爭不是依靠能力,而是依靠關系;于是關系成為競爭崗位的關鍵。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我們履行崗位責任制靠什么;同樣還是關系。結果關系成為我們社會的生產力,而能力竟然成為可以忽略不計的;最后科學依然還是依靠關系來駕馭,于是違背科學的人禍難道還不是普遍現象嗎?所以說在關系成為競爭崗位的社會,沒有能力的人出現事故那還不是相當普遍的事嗎;而這就是人禍的回報。
其次是我們今天的社會普遍沒有責任心,而失去責任心的社會人禍還不是普遍現象嗎?看我們今天的中國人,對崗位感興趣的是收入與待遇;而對崗位的職業道德卻沒有人知道。更有人是對崗位感興趣的是以權謀私,而對崗位責任制卻從來沒有真正進入到心中。所以明明是自己履行崗位職責不到位,卻還要為自己辯解。如上次武漢市暴雨遭遇全市大堵車,而我們的水利部門的官員竟然高談闊論說要市民就近看海。所以說天災并不可怕,可怕的卻是人禍。這沒有責任心的人,隨時隨地都能制造人禍;這才是我們社會最可怕的。
其三是各級領導都在制造政績,而政績還是依靠系統工程來優化的呀;可我們社會沒有運籌學,也沒有系統工程;只有領導的指示。在領導的全方位指導下,我們社會到處是違背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事。結果出事了就是天災,而沒有出事就是政績。試想這樣的社會你能區別什么是天災?什么是人禍嗎?因為我們的天災也是人禍造成的,而人禍更是人直接造成的結果。在這樣的社會,天災人禍永遠是同步跟隨。
在一個任人唯親的社會,在一個不需要能力的社會;我們任何崗位發生任何問題都正常,更何況我們還有領導的指示;從而堆積成我們社會必然結果是到處人禍。有經濟問題的人禍,有領土問題的人禍;還有假冒偽劣的人禍,更有社會不安全的人禍。它不是特定在某一方面,而是我們社會的任何方面;這才是老百姓最可怕的問題。
是啊!如果我們假設上海鐵路局相關人員的結論是正確的,那么我們的預警系統為什么沒有作用呢;難道我們今后發現雷擊就全線停車嗎?所以有人說為什么兩列列車之間沒有通訊系統呢?列車與車站之間沒有通訊系統嗎?我們鐵路干線上的監控系統是在正常運作嗎?就算真的雷擊導致車上的通訊系統損壞,那么工作人員他們的手機呢?所以網友們說連網友‘羊圈圈羊’都能在車上用手機發微博,就說明不是所有人的手機都失靈了;如此說來是不是我們的列車長和調度人員全部在關鍵時刻都睡著了,還是平時就是睡覺代替上班。
當然我們社會經常是就事論事,所以這次鐵路系統的日子不好過;這不今天早上就要求領導全部不休息,因為處理一批人是肯定的事。所以有人把在2007年火車第六次提速時浙江媒體向鐵路部門提出的一個問題翻了出來,“信號是列車運行的眼睛,萬一系統出現故障怎么辦”?而當時的官方答曰:“對于一些突發的重大事件,如雷擊等,我們有雙套設備,可以應付特殊情況,鐵路有一只經過專門培訓的隊伍隨時待命”。遺憾的是,這雙套設備都沒派上用場;‘雷擊’的結果是造成車上無辜的乘客非死即傷,這難道還是天災嗎?
為什么我們現在的人沒有能力,因為我們主要精力在‘三公’消費上;為什么我們現在的人沒有責任心,因為我們要全身心地對領導負責;所以我們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對崗位負責。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我們只能把任何事故都說成是天災;即使我們的領土丟失,同樣也是天災的結果。正因為如此,所以我對追尾相撞是天災相當懷疑;為什么就不是人禍呢?即使是‘關鍵時刻失靈’的設備,它還是具體的人的原因;正因為如此,我們有理由相信我們現在的社會到了人禍高發時期了;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我們今天社會的必然。
文/汪華斌,網易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