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R/ _: l6 ~& R7 J/ E& f% v' V1 Q9 { 前些日子在本版塊發了一篇長篇小說,三線小軍工——長篇小說連載 [復制鏈接] 原想在這個專業性很強的論壇里,不一定受歡迎,因為這畢竟不是文學論壇。發一篇后原想就此打住,沒想到點擊數竟過萬,對諸位的厚愛很是感激。無以為報,就再發一中篇小說,作為回報吧。希望諸君能喜歡。, Y/ M% K3 s# k! l0 K
1
+ A& J3 Q2 U& ]. h- x4 x/ b 如今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在國有企業工作,往往有兩條路可選擇:一是進入仕途;一是精于技藝。這本無可厚非。劉長坤自認不是塊當官的料,進工廠一頭鉆到車間技術組當工藝技術員,一干就是十多年,倒也其樂融融,加上能吃苦、愛鉆研,技術水平在車間也是數一數二的,他平時又不太愛張楊,用車間支部書記的話說,劉長坤比一般知識分子要成熟得多。受書記的不斷教育,劉長坤交上了一份入黨申請書。這天鐘支書突說要他當工段長,并說這是組織對他的考驗。要是換一種方法問,劉長坤很可能就一口回絕了,原來曾有一位廠長看上他的才華,要提拔他當車間副主任都被他婉言謝絕了。一說到黨組織的考驗,他心中雖不樂意,但還是走馬上任了。當主任把他領到管轄的生產線時,他才知道自己并沒成熟,而是有點那個……這條生產線組建已有一年多了,但產品定單還沒談下來,聽說是一批數量巨大的外貿生意,因技術和價格問題雙方一直在進行著艱苦的談判,現在看來是談得差不多了。當初組建這條生產線的是原車間副主任,后來被提拔為副廠長的李如章。關于這條生產線的實用性如何,技術部門一直都持保留態度,劉長坤也隱隱感到自己有點莽撞了。但已不能再說個不字,白紙黑字的聘書上可簽著自己的大名。但他也免不了有些擔心,他和李如章本是大學同班同學,只是進工廠后兩人選的路子不同罷了。兩人進工廠實習一年,跟的是一個師傅,又有了師兄弟一層關系,顯得更加親密一層。當年李如章覺得,搞技術工作是勞心費神,出了問題是自己的,有了成績都是領導的。一輩子都難出人頭地。到不如轉行干行政工作,雖然要冒成者王侯敗者寇的風險,但總能有機會轟轟烈烈一番。為此他主動提出延長實習期,以便積累更多的實踐經驗。這行動自然贏得了領導的好感。被當作典型在廠內著實紅火了一陣。一次嘗到甜頭,李如章窺透了個中奧秘,從此后,把全部才華都用在了觀政治風云,估人世變幻的技能上了,對在大學學的那點專業理論知識日漸疏遠。開始,他在仕途上也并不太順利。不輕不重的翻了幾個跟頭后,一直在車間主任這個基層崗位上踏步不前。為此,劉長坤也曾勸過李如章,仕途險惡,還是腳踏實地的干活,當一名好技術人員,過一輩子安靜日子多好。李如章卻態度誠懇地對師弟說:“雞刨豬拱,都是為了生存需要。我知道你想搞技術,即可與世無爭,又可出人頭地。我的想法和你一樣,可我沒你那樣有耐心,更耐不住寂寞;只想早日成為人群中的佼佼者。” ) V3 F% O! h% C
看李如章突然停住,劉長坤笑了,說:“我明白你這位老兄的意思,常言道,上陣要的是父子兵;打虎還得親弟兄。從今以后咱倆精誠合作,做出來的成績就各取所需吧!但我可有言在先,你不論當多大的官,可不要拉上我也去當官。要是那樣,可別怪我翻臉!”
2 [% {! u( M) I+ A/ h2 W
后來,劉長坤在李如章的幫助下,搞了不少技術革新項目,成了廠內的技術尖子;但他卻把參加表彰會的機會都讓給了李如章,他是很遵守自己當初與李如章訂的君子協定的。革新上報材料自然是李如章寫的。報告會,演講會李如章練得越發能說會道,漸漸引起了上級領導的重視,而被提拔當了車間主任,完成了由技術到行政的轉型。
: t# Z3 {& R4 l' |/ v9 I
由于兩人知根知底,在一次車間干部培養提拔討論會上,有人提出讓劉長坤代理工長職務,李如章笑笑說:“你們對他了解太少了,劉長坤這個人,他如當一名技術員,將來可得到高級工程師這一高級職稱。要是讓他當干部,他可能連車間主任這個坎都邁不過去,就別難為他了。”當時人們都以為這師兄弟倆有什么矛盾,也就沒人再提這件事了。為此,在李如章當主任的這段時間里,劉長坤一直當著一名普通的技術員,過著安安寧寧的日子。這次突然被提拔為工段長,除了鐘支書的青睞外,可能還有別的因素吧?也可能是廠內哪個領導突然發現了他的才華。雖然李如章走了以后,后來的主任幾次要提拔劉長坤,但不管怎么說都不能改變劉長坤。后來可能是見這位知識分子真的無意仕途,也就沒人再打他的主意了。
+ j. }- {! x y7 L9 r/ O* P
有時命運可不是人能預料到的,正當現主任以種種理由表示無法完成任務時,已當了生產副廠長的李如章想到了這位師弟。并把這一事交由車間支部書記來完成。在一起工作了十多年,鐘書記自然摸得透劉長坤的心思,他安慰地說:“人嘛,誰不想上進,用人之際,總不能讓領導三顧茅廬地請吧?再說機會難得,現在又是你的師兄當副廠長,你為他抬轎也是應該的嘛!好了,考慮怎么干吧,任務完不了,你師兄可無法向上級領導交待。大戰前夕,你還是先擯棄一切私心雜念,趕快做好生產準備工作,使產品盡快投入生產,立他個初出茅廬第一功!” # ~% _" P7 u. {9 S
劉長坤被書記開導了一番,認為自己也該顧全點大局,于是就走馬上任,甩開膀子干開了。正當他開始忙碌的調閱技術資料,落實人員,排列生產線,準備點起新官上任后的第一把火時,李如章帶著一支浩浩蕩蕩的“服務隊”開進車間來。 ' }: ]2 r' Q; ?; W X( ^" `
李副廠長如今正所謂春風得意馬蹄疾之時,雖然改革的春風造就了一批人才,但人才也并不全是改革春風造就的。李如章能打破十余年徘徊不前的仕途局面,可全靠了那個九十年代涌入中國的外資企業帶來的ISO質量認證,和與之適應的質量保證管理體系。據說總公司的一位副總經理專門出國考察學習了一陣,認為在中國的大型國有企業推行此法,不但能更好的與國際市場接軌,同時也能大大加快經濟發展的步伐。因此,東奔西跑的大力宣傳。不過,當時各行業還都是鐵飯碗、鐵交椅,國家也按各行業的生產特點,制訂有各自的質量標準,像GB、YB等不下十幾種,用了幾十年,得心應手的,又學什么ISO,聽著都別扭。一時間冷眼觀看的多,愿意接受的少。當時的傳達會場上,入場的干部等級已擴大到班長級,在眾多的領導面前,班長自然沒有發言品評的機會。但劉長坤立時就懂得了ISO的重要性。見廠內各級領導對副總經理的技術推廣反應寥寥,李如章突然靈機一動,當晚就登門拜訪,虛心求教。副總經理見來了知音,自然全力扶持。加上那個ISO能被作為國際質量標準,絕不是銀樣蠟槍頭。李如章在副總經理的支持下,在機加車間做了個試點,當月就使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扶搖直上。副總經理見孺子可教,就將他帶回北京,進行專業培訓。從此李如章就像一只鼓滿了春風的紙鷂,短短幾年就坐到了副廠長的交椅上。但上任以來,卻一直政績平平。仕途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他感到再不干出點成績來,只怕北京的副總經理也護不住他。剛好來了這么一批較勁的外貿加工任務,廠長覺得生產線是李如章負責組建的,負責這次任務他是當然的最佳人選。對這次任務數量之大,時間之急,難度之大,李如章也早有所聞。這可是一場真正的硬仗,這一點他還是有一定的思想準備的。他明白,這也是一次機會,如果能漂漂亮亮的組織好這次生產,那么通向正廠長,以至更高層崗位之路,都將是一路綠燈。他現在才三十來歲,正是年富力強。兩條O型腿像兩條不知疲倦的機械杠桿,剛在這個車間做完指示,轉眼間又在另一個車間檢查生產情況。他中等個頭,兩眼小而無光;嘴唇有點地包天,使人想到愛叨叨的老太婆。他的整個身形相貌都平淡無奇,他是去年才接到任職副廠長的聘書的,至于為什么代理了幾年副廠長才正式下聘書,而且又是在這么個關鍵時刻。他心中一直揣揣不安。因此,也越發感到這回的任務有點吉兇莫測了。他不敢再坐在金交椅上發號施令,沒幾天就屈尊下到他的發祥地——機加車間,親自督陣來了。對這個產品他并不陌生,因為他從北京學習完一回來就接手試制。試制經費一劃過來,大部分就被廠長挪作它用,加上這批產品能不能爭到手當時還是個問號,也就沒太引起領導們的重視。反正是那位副總經理攬的生意,就讓他的得意弟子來應付吧。只是剛當上副廠長的李如章,上邊的事還忙不過來,這下邊的試制任務,就全甩給了試制組的幾位工人師傅了,鳥無頭不飛,少了領頭的,幾個人要啥沒啥,對付著摳出幾個樣品往李副廠長面前一放,領了一筆試制獎,買了些煙酒,云天霧地的吃喝一場算完事。至于那條生產線能不能用只有鬼才知道。
- L7 |* |! U* I. H& ?2 E( ]0 i
李如章現在可是有苦難言,但有一點他十分清楚,這次任務要是完不了,仕途前景就會暗淡無光了。他剛踏進車間辦公室的大門,就將“服務隊”的性質來了個質的改變。他的神態向人們表明,此次任務的確不比尋常。他以嚴峻的目光掃視著原來的下屬,當與劉長坤的目光相遇時,心中生出一絲擔憂的念頭。他會不會以為是我把他推到這個風口浪尖上來!萬一他要是煩勁上來,一甩手撂了挑子,可就坑人不淺。不過他到底不年輕了,高級工程師也當上了,目標也達到了。可我的目標還差得遠呢,劉師弟,這回你就受點委屈,就當是替我干好吧。原本他該先向劉長坤通個氣的,但他太了解這位師弟的脾氣了。讓他當這個五斗米的官,需要折腰的機率可太高了。如果他以為是我讓他干的,為了老同學和師兄弟的情宜,可能還能硬著頭皮干下去,一旦知道不全是我的主意,來個翻臉不認人,豈不壞大事。它可沒想到劉長坤是為了接受考驗,自愿當的。
& R9 f/ v; [1 ?% g! \ [9 f 李如章握住劉長坤的手,用大將的風度說:“劉工長,這回可該你大顯身手了。” ! @6 [( y; X: \# `3 X d
劉長坤可不想鉆這個套,用客氣的口氣說:“不敢不敢,有李副廠長和工作組的各位領導親鄰一線坐鎮指揮,此次任務一定會旗開得勝,馬到成功!” 李如章明白,這決不是劉長坤的個人看法,有一定的代表性,就解釋地說“不不,劉工長你領會錯了,不是工作組,是服務隊。是專為你的那個工段服務的,不管你那里出現什么困難,服務隊都得想辦法解決。你大概和他們還不太熟悉,我來介紹一下,這位是生產處馬處長,這位是工具處段處長,這位是人力資源處……”
/ |: |7 f, b h. ?: ]
兩位上下主要領導原是師兄地,關系又是那樣融洽,使知情的鐘支書緊吊的心漸漸放松了。當然劉長坤從李如章那雙小眼中也讀出了另一種語言,我這次帶的可都是本廠各部門地領導,真要是有什么難以預料的結局,也不會為難到你的。 ; K# R$ R. v# ^3 A+ M) W& A
劉長坤也在想,萬人大廠的副廠長,級別已夠得上省軍級,好不容易喲!但這次的任務的確不同凡響,你老兄可不要掉以輕心啊! “上級領導決定,本月份機加車間要出產品四千件,生產令馬上由生產處下發。”李如章的第一號工作令把人們驚得目瞪口呆。連素以思路敏捷,大膽果斷的劉長坤也被驚得打了個冷戰。要是別的領導,他早就聞聲而起,據理力爭了。但他想到面對的是自己的師兄,他也才是個副廠長,還得聽命于廠長的。自己要是不管不顧的亂放炮,豈不是給他出難題。他掃視了一眼到會的領導們,見人們都將目光對向他。
9 b6 A- S- p* Y
人們都明白,不顧一切后果敢于和李如章爭辯的,在座的也只有劉長坤一人。何況他現在又是生產線的全權組織者,只有他說出當前生產線的現狀,才能使李如章明白,他下達的指令是不客觀的。 0 n1 _! ^' j# j7 k! G6 b
劉長坤在椅子上欠欠身,使自己坐得端正些,他強壓住急躁的心情說:“這條生產線原本就是李副廠長負責組建的,而且還干出過一些產品。李副廠長對這條生產線的現狀自然了如指掌。今天又來親自坐鎮指揮,再加上全車間職工的革命加拼命的精神,套用過去的一句俗話,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不論李副廠長下多大的任務,我都敢干!”
. S) z- t$ V9 p) v4 |8 O. ?; e+ O
對那條生產線的現狀,李如章自然比誰都清楚,別說月產四千件,就是四十件也干不出來。當時那幾件活是靠幾位老工匠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用了半年多的時間,硬是一刀一鉆的摳出來的,根本就不具備正式生產的條件,如果劉長坤直通通的把生產線的現狀抖摟出來,他的前程可就真的是吉兇莫測了。面前這些個個都有資格競選副廠長的處長們,知道了實情向廠長告上一狀,只怕我這個副廠長又得發上幾天顛,還好,他也學會拐彎抹角的說套話了。吃驚之余,他也在想,這傢伙,才當了兩天半官,竟也學得如此沉穩有心計了!是不是也看到當官的好處了?他用委婉的口氣說:“我很感謝劉工長對我的信賴。但州有州官,縣有縣衙。我怎好直接插手基層單位的工作呢?再說,全廠幾十個單位的工作我都得兼顧。所以,這的事我就拜托給在座的各位了。好了,我還得去別的地方,劉工長遇到什么困難和在座的諸位領導們商量解決吧。我可再一次地提醒大家,這可是有關國家信譽的外貿訂貨,如不能按期完成,光違約金就是個天文數字,一旦追究起刑事責任來,弄不好把牢底坐穿也出不來!”說完,李如章扔下目瞪口呆的人們,邁出大門,匆匆離去了。
$ S) ]) ?8 ^4 ^3 y2 J9 _7 U0 V" y/ w; C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