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久久久精品图片|国产综合有码无码中文字幕|国产一区二区综合视频|国产亚洲精品电影网站在线观看|国产精品一区在线

機械社區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8695|回復: 14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一個工作十年的電子工程師的一些心里話——(轉載)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于 2012-12-7 09:26:5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后由 非池中 于 2012-12-7 09:28 編輯

   (首先聲明是轉載,拍磚要找準對象{:soso_e113:}
   長話短說,本人作為一個10年的電子工程師,就從電子行業看中國現狀。電子控制系統作為系統控制的核心,控制小到家用電器,大到汽車,飛機的運行,是一切工業制品的核心。

  雖然看似中國出了很多大型高科技企業,如海爾,華為之類的,每年也出口很多的電子產品。但是作為電子控制系統核心的芯片,80%以上都需要進口。

  當然芯片也分三六九等,有作一些簡單工作的輔助芯片,幾角錢一個,這些大概國產的可以占到50%市場,這些芯片可替代性強。還有作復雜或者核心工作的核心芯片(比如電腦的CPU之類),從1元錢到成千上萬元不等,幾乎全部是進口,而且是系統中必不可少的。

  即使低端的國產率較高的芯片,其中很大一部分還是買的國外的晶園,然后自己回來切割,裝個外殼測試一下就是成品了。相當于買個進口的產品,自己包裝一下就MADE IN CHINA了。

  還有極個別那些真正所謂100%國產的芯片,其實也就是拿著國外的某些低端芯片,拆開來,在顯微鏡下面拍照,然后完全照著抄襲,而且抄都抄不像,性能比原版差,只能和原版拼價格。如果芯片設計還能有一點點改動,那已經NB的一踏糊涂了,估計可以申報國家科技進步獎了。國外高端的復雜的芯片,給國內抄都抄不出來;甚至人家把圖紙資料都給你,國內也生產不出來。

  電子行業的現狀就是,最好的芯片在美國,其次是日本,歐洲,再次是韓國,最垃圾的是臺灣。中國大陸?這地方也生產芯片?開玩笑的吧,至少我10年來還真沒用過MADE IN CHINA的芯片。什么華潤,中芯之類的,人家是幫國外低端芯片作代工的。當然,在批發市場那些廉價的,用幾個月就壞的小玩具或者遙控器里面,是有國產的芯片。

  國外芯片廠受08年金融危機影響,產量壓縮,結果09年開始,國內芯片就缺貨,漲價,個別緊俏品種還翻番的漲。對國內控制器生產造成很大影響,生產不得不一再延期。

  舉個小例子,中國是最大的電動自行車生產國,而電動車控制器的芯片全部是進口的,其中MOS管芯片以某國外大牌的為最佳。結果每年5月份開始,當電動車生產銷售進入旺季后,那個品牌的MOS管芯片都會漲價,普遍漲30-50%,06年最離譜,從2元漲到8元,一個電動車控制器要用6-12個這樣的mos管,基本上占到一個控制器成本的60%以上。人家漲價就漲了,宰你就宰了,你愛用不用。只有個別技術實力強的廠家嘗試別的國外芯片,雖然質量下降了些,但是畢竟省了成本,整體還算合算。國內的mos芯片是斷沒有人去用的,而且這些芯片的核心晶園也是國外的,只是國內裝了個殼,即使這樣的,哪怕白送都沒人用,差距還真不是一點點。

  所以,有人說,別看中國出口了多少多少,其實也就賺點勞務費,8成以上的利潤其實是上游的國外大公司賺走了。

  哪天如果美國拉著日本和歐洲對中國芯片禁運,那中國的電子行業就徹底廢掉,中國所有的帶電子控制系統的,包括家用電器,汽車,飛機,電網控制,甚至小小的燈泡都不能生產了。說到這,怎么感覺和說1949年一樣啊,真正的一窮二白。

  為什么中國經歷了所謂高速發展的30年了還這樣,我的經歷就是答案。

  10年來,做工程師賺的錢,只有房產升值的零頭,比炒股賺的辛苦,我現在已經開始逐步放棄研發方面的工作轉而進行收入更高更好玩的商務領域了。雖然很可惜我那10年的技術經驗,但是中國其實并不需要什么經驗豐富的工程師,中國只是工廠,只需要工人。

  10年前,我剛畢業,中國就是這樣;今天還是這樣,甚至還倒退了(某國有芯片大廠最近宣布停止研發芯片,專注于代工業務);10年后……

  這是本人電子行業的現狀,如果大家有本行業的現狀,也可以說說。

  我記得增經看一個機械工程師說的,如果離開德國的母機,中國的機械行業就徹底完蛋。

  世界離開中國,生活成本或者生產成本會略高一點,但也就幾個百分點而已,因為中國其實也就在整個產業鏈中占據著利潤最低,產值最小的一個環節而已,也就幫老外在組裝階段省了幾個人公費。

  國家的悲劇在于沒有進步的希望,和國外的差距越來越大。

  10多年前,我讀大學的時候,我們的休閑活動是給電腦超頻,看誰超的多跑的穩;我們一些牛人喜歡專在圖書館研究相對論,喜歡在我們面前炫耀熵之類的東西;我們還喜歡泡在實驗室,拿邊角料搭一些音樂盒,報警器之類的小東西;還有人以找到win95的漏洞為樂趣。

  畢業后,我們很多人選擇做技術,因為崇拜蓋茨,崇拜艾里克森,認為技術是崇高偉大的。工作之后,由于單位是抄襲日本的控制系統,單位的年輕工程師喜歡背離日本那一套思路搞個系統,然后在同事面前炫耀,雖然沒有一個成功被證明是穩定運行的,但是仍然樂此不彼,誰能說這些年輕人20年后不會成為一代大師呢。那時候的女孩子喜歡牛人,如果再能彈上兩曲吉他,吟上兩首詩,那簡直就是萬人迷了。

  現在的大學生還有這樣的嗎?都去考研考證考公務員去了。現在的工程師有這樣的嗎?都是想辦法轉離錢更近的銷售或者管理去了。

  為什么會這樣,因為我們剛畢業時,是不愁工作的,重點本科普遍在2000左右,華為之類的高薪企業能給到5000多外加股份,而當時上海外環房價才3000多,北京房價不到5000,我所在的沿海二線城市房價才1000出頭,二手房600,800的都有,而且單位一般都提供食宿,找老婆不一定需要有房。那時候的公務員不吃香的,同樣的學歷進機關不如進企業賺的多,而且當時的人都覺得進機關學不到什么本事,大家都愿意進企業,特別是進企業搞技術。

  人無生存壓力,自然就可以為了理想和興趣而工作。現在,生不逢時的年輕人,為了生存不得不拋棄理想和興趣,甚至承擔著將來由于沒有一技伴生而被社會拋棄的風險。

  另外,說一下企業和高校搞的“合作研發”,聽到的高校科研經費的去向,簡直令人痛心。

  如果一個項目搞了1000萬,學校先拿去500萬作為管理費,然后學校買車發獎金;然后系里拿去300萬,買車發獎金;然后幾個導師拿掉100萬,發發獎金,吃吃喝喝;然后剩下不到100萬,幾個開發人員添點設備,拿點工資,到最后發現買原料都緊張了。

  這是合作高校的研究生抱怨說的,可能還有夸大,特向高校的網友求證。

  再說一下“山寨”或者叫模仿,是后進者的捷徑,這本身沒錯,但錯就錯在模仿完了就沒有下文了。

  我們單位原來就是模仿日本的電控系統,模仿了20多年了,現在還在模仿,為啥,因為自己開發出來的東西性能不穩定,沒有人敢用。作為民營企業,有創新意識,想通過自己的東西能夠在性能上超越日本,在價格上低于日本,從而能夠做大作強,這是很好的想法。

  創新初始,需要很多資金和人員的投入,需要長時間的積累,是看不到產出的,這個時候,就算是非常遠見英明的老板,他能堅持,他甚至愿意虧本作,也要做出自己的東西。但是,每年不會因為你在搞創新,就不收你的稅費(2,3年的稅收優惠是有的),你沒有效益,你拿什么交稅。

  搞研發的工程師,雖然沒有效益,但是他的付出比模仿還要大,按理需要更高的收入,但是企業沒有效益,拿什么給工程師高薪,沒有高薪,就買不起房,就沒有女人愿意結婚。

  日本當年,是政府投資養著這些企業,這些工程師,一樣就是2,30年,才有了日本的今天,中國會這么做嗎,中國政府的錢都養了些什么人啊,哪怕從牙縫里摳出一點,也夠養不少優秀的工程師了。

點評

中國其實并不需要什么經驗豐富的工程師,中國只是工廠,只需要工人。,。。。。。。深有感觸。  發表于 2012-12-7 10:51
沒有拍磚的吧,我見他們磨一層看一層的,熱功率根本無法控制,因為你不懂實質東西,抄哪能抄到家,  發表于 2012-12-7 10:01
雖然說得很悲觀,但是想想也有一定道理,大家辯證的看吧  發表于 2012-12-7 09:27

評分

參與人數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everfree + 1 思想深刻,見多識廣!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12-12-7 09:32:24 | 只看該作者
  我記得增經看一個機械工程師說的,如果離開德國的母機,中國的機械行業就徹底完蛋。

反過來看,中國不買德國母機德國也完蛋啊。全球化就是這樣,誰也離不開誰,找準自己定位即可。

點評

這就是所謂的國際化分工,,,,,但是人力成本優勢正在喪失。  發表于 2012-12-7 10:53
中國現在是孫子,還沒成長到爺爺,就得當孫子。爺爺也不是一下子就能當的  發表于 2012-12-7 10:47
淪為勞動力。被發達國家壓榨。這也叫賺錢?賺得很爽是吧?很自豪嗎?  發表于 2012-12-7 10:30
討論歸討論,不好攻擊別人  發表于 2012-12-7 10:21
中國掙全世界的苦力錢,汗水錢,那是用純勞力堆起來的,  發表于 2012-12-7 10:20
中國也賺全世界的錢。  發表于 2012-12-7 10:07
別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了。人家是賺全世界的錢。你中國只是世界的一部分而已。  發表于 2012-12-7 10:06
文章這句話我倒是不太贊同,畢竟作者是搞電子的,對我們機械這塊估計也是道聽途說  發表于 2012-12-7 10:03
問題是:世界上不止有中國一個國家。  發表于 2012-12-7 09:42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樓主| 發表于 2012-12-7 09:32:57 | 只看該作者
變化發展是世界永恒的主題,落后就要挨打是這個星球的規則,整個世界在進步,你不進步,那就還要挨打。

點評

日本挺安生的啊!倒是天朝整天唿扇義和團,連小學生都不放過。  發表于 2012-12-7 10:25
小日本啊,現在就不安生了  發表于 2012-12-7 09:53
現在的時代,你不把手伸到人家家里去搗蛋,誰打你?誰稀罕打你?  發表于 2012-12-7 09:41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發表于 2012-12-7 09:39:46 | 只看該作者
每當和外籍人說起這些事情,他們都說是體制問題..............呵呵,危機啊,,,,匹夫無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發表于 2012-12-7 09:44:33 | 只看該作者
很有道理啊,日本模仿之后有研發,最后超越,我們模仿之后是銷售、售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發表于 2012-12-7 09:44:58 | 只看該作者
在任何國家。發達的產業都是有國家支持的。韓國臺灣日本德國美國等等國家都是這樣。
在國內支持。錢都沒用到合適的地方。又沒有人追究問責。老百姓的集體愚昧嗎。沒有責任感。也放縱了這個行為。
正如2266998所說:官是你選出來的。你準他坐小車。就別怨你自己沒得選了。
很多事都是這樣。你選擇了的事情。就別怪自己沒得選了。

點評

我們的支柱大概是擴大內需吧,,公共設施,,,,政府投入,,,,人員工資收入,,研發沒收益,與擴大內需關系不大,所以靠后吧。。。。。  發表于 2012-12-7 10:58
官是你選的嗎?論壇上誰投票選過官?  發表于 2012-12-7 10:24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發表于 2012-12-7 09:47:15 | 只看該作者
覺得悲觀的點,有很多的行業技術上也是有競爭力的,當然現在的實際情況也確實都是低端產品,不過現在國家不是在提倡產業轉型升級嗎,我們國家的工程師還是很有競爭力的,要不然會有航母和四代機嗎,和美國比是差了點,但世界上也就一個美國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
發表于 2012-12-7 10:14:37 | 只看該作者
日常灌水,BLABLA~~~
努力移民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發表于 2012-12-7 11:20:39 | 只看該作者
說的真是啊!中國的體制真的該改改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發表于 2012-12-9 21:07:32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我能怎么辦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5-3 08:41 , Processed in 0.071847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动漫人妻无码精品专区综合网| 蜜臀视频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欧美美女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中文| 久久无码av中文出轨人妻| 免费看亚洲一区二区|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自在自线| 性色av一区二区在线看| 国产麻豆成人精品av| 久在线中文字幕亚洲日韩| 欧美一区三区高清视频| 国产女人久久精品视| 国产不卡av一区二区三区| 四虎永久地址www成人久久| 亚洲乱码日产精品m| 国产成人精品优优av|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四页| 蜜桃专区一区二区| 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尤物|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久| 日韩精品亚洲aⅴ在线影院| 日韩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一区视频| 无码人妻少妇色欲av一区二区| 中文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超碰无码色中文字幕97|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观看| 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电影| 欧美男男一区二区久久|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欧美熟妇| 秋霞鲁丝成人一区av| 国产亚州精品女人久久久久久 |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免费导航| 欧美一区二区精品性色| 欧美人与动牲猛交xxxxbbbb| 亚洲妇女无套内射精| 日韩免费观看一区| 欧美日韩在线观看区一二欧美在线一区 | 少妇激情一区二区视频| 午夜天堂精品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