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k. t( |& Q% }1 R2 i/ i
, n; v* K# t) i$ B/ z% P
關鍵詞:帶冷機、脹緊套、軸承位、現場修復、模具修復、磨損、高分子復合材料
/ n5 m2 R( [- A) n/ t
" l* I/ d! s x. U! {4 E+ g) G一、引言
4 l3 Y+ J: q7 E6 D" X$ V9 a( z7 b 帶冷機脹套由于在工作中長期傳遞大扭矩,容易造成金屬的疲勞變形,使得脹套與緊固件之間產生疲勞磨損,同時由于帶冷機一般比較龐大,導致修復產生一定難度。針對此類問題,目前可應用高分子復合材料進行現場修復,現應用較多的是美嘉華高分子復合材料。其特點是不用拆卸設備,只要露出工作面即可,且修復快速,為企業節省了寶貴的生產時間。5 R2 V B; s1 m3 m0 |7 h) h! ]
二、燒結機簡述3 e ^. c* `+ u
燒結礦的冷卻方式主要有鼓風冷卻抽風冷卻和機上冷卻幾種,帶式冷卻機主要由鏈條、臺車、傳動裝置、拉緊裝置密封和風機等組成,安裝有傾斜和水平面兩種形式,一般冷機傾角小于80環式冷卻機主要有臺車、回轉框架、導軌滑架驅動裝置、給料和卸料裝置、風箱(或煙等)密封裝置、出料裝置、風機等組成。( s* S* C- @" X' \, F
三、脹套聯接的特點及出現磨損的原因分析1 {8 B8 R- w" a3 j! ]" J8 ~
脹緊聯結套(簡稱脹套),是當今國際上廣泛用于重型載荷下機械聯結的一種先進基礎部件,在輪和軸的聯結中,它是靠擰緊高強度螺栓使包容面間產生的壓力和磨擦力實現負載傳送的一種無鍵聯結裝置。5 B& @. m* v3 x5 U( T
1、使用脹套使主機零件制造和安裝簡單。安裝脹套的軸和孔的加工不像過盈配合那樣要求高精度的制造公差。脹套安裝時無須加熱,冷卻或加壓設備,只需將螺栓按要求的力矩擰緊即可。且調整方便,可以將輪轂在軸上方便地調整到所需位置。脹套也可用來聯結焊接性差的零件。
% @, N" z! k/ \1 ]- d5 j2 m2、脹套的使用壽命長,強度高。脹套依靠摩擦傳動,對被聯結件沒有鍵槽削弱,也無相對運動,工作中不會產生磨損。0 g& G* a3 h0 l3 S) u& G. T! I
3、脹套在超載時,將失去聯結作用,可以保護設備不受損害。9 g! j$ ]2 M( R+ W) M0 j
4、脹套聯結可以承受多重負荷,其結構可以做成多種樣式。根據安裝負荷大小,還可以多個脹套串聯使用。
" |# W ], p1 e9 C. m5、脹套拆卸方便,且具有良好的互換性。由于脹套能把較大配合間隙的軸轂結合起來,拆卸時將螺栓擰松,即可使被聯結件容易拆。脹緊時,接觸面緊密貼合不易銹蝕,也便于拆開。$ u2 u3 I* j! E* n) z U; t
但是,由于脹套在工作中長期傳遞大扭矩,容易造成金屬的疲勞變形,使得脹套與緊固件之間產生疲勞磨損,同時由于設備一般比較龐大,導致修復產生一定難度。利用美嘉華系列高分子修復材料技術產品,現場不用拆卸設備,只要露出工作面即可,且修復快速,為企業節省了寶貴的生產時間。
1 a( D7 p- N3 {6 y " Q) f* O9 g- [3 e! `
四、修復技術介紹1 F% ~% f. G0 V7 [4 m$ I1 B" v# Y
1、部件對應關系修復工藝
) G, W2 s2 r# j, } 脹套配合部位出現磨損后,現場傳統方法難以修復解決,通過外協拆卸刷鍍、噴涂進行修復對尺寸難以保證;且修復費用比較高一般是部件成本的20%。傳統方法修復后配合部件難以保證100%的接觸面積,易出現配合間隙產生再次磨損。現可以應用高分子復合材料,針對部位的配合關系,和設備的運行狀態、磨損情況等,采用現場修復工藝,可快速、簡單、有效修復磨損,特別由于高分子材料的退讓性,始終保持100%的面配合,避免了配合間隙的產生,使修復后的設備壽命甚至超過新設備,從根本上解決軸類磨損問題,幫助企業提高設備管理水平,降低維修維護成本,避免停機停產,提高企業競爭力。* ^1 v! e7 W ^- M3 ^
* ^' I. A/ n# h+ L0 J6 z6 D* m! x+ ]* v案例圖片:: m+ k/ [$ E2 j8 K/ T$ Z
& v+ [6 f, ?8 e
2、模具修復工藝! W$ |% n2 F/ W* R
利用XXX高分子復合材料的優良性能使得該配合部位的磨損問題得以妥善解決。在短暫停機的情況下,利用材料加模具修復工藝,在短時間內修復完成,為企業大大減少了停機停產而造成的損失。并且企業學會了一套嶄新的維修維護技術,在再次遇到類似問題時,企業可以在第一時間自主解決。2 l: `! Z) y5 N4 `6 G! d! N5 Q# }
: W" p+ n7 c2 Z
案例圖片:4 O ]8 D! x: h6 F$ A) `
9 k& {% K1 ~+ M7 N( V1 @3 Z
6 K* e( H9 o. V8 S) [(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