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會碰到一些熟人,知道你玩過一些機械設備,也玩成功了。就會好奇地問:“原先那東西玩過么?” “沒玩過?!”答道,“那你當時為啥就敢弄?”接著問。 是哪,從來沒設計過那種設備,為啥就敢接手去弄?是不是太莽了,太冒險了。。。 一些家伙真是不理解,估計也理解不了。呵呵。 1 C! E6 x. V, _; [; D! X
是啊,原先沒玩過,為啥敢玩呢? 本來,不管玩啥,對個人來說多有第一次。熟手多是從生手過來的。不玩,永遠就不知道內中之細節和訣竅細節。 設計,每一次設計多是一種冒險,區別的只不過在心里成功的概率是大是小而已。吃得準的,心就定。
/ X* ?- Y; T; r3 _ 哪么為何能增加成功機率,不會在設計的設備時過份擔驚受怕呢? 無非是自身基礎功要好。懂此設備的工藝流程,明白基本原理。再么多看一些相關資料,找一點類似設備的結構布置。再么,要對自己的能力有信心,膽氣要大一點,要有敢于冒一點風險的勇氣。 在設計中將重要的數據,比如功率,節拍,重要零件計算一下,再琢磨一些細節,考慮一些特殊環境要求,只要時間足夠,有了數據的支撐。當然如果背后有“大神”“老法師”指點或把關,那就更好了。 通過多方面的作用,俺想一般性的大路貨東西多能玩好。
6 K5 ?$ h7 M4 G( M, X! n 在工業上,玩一樣東西,那樣東西已不可能是“天上”掉下的了,多是有最早的原始結構和傳承。問題是你能不能找到,或者說想不想去找。 畢竟,俺們一般的設計多是普通級的。不乍可能是太過高大上的東西。 知道了想玩的東西的八成,再加上二成的仔細考慮或試驗及理論計算。俺想只要不是一些特別的東西,有啥不敢玩? 當然,一個設備的成功,并不單單只是設計能決定的。 設計決定設備的上限,而制造決定了設備的下限。 圖紙結束了,并不等于你就玩好了。你還得時時刻刻注意后道生產工序,包括原材料的采用,熱處理的應用,加工時的精度,裝配時的情況。。。防止一些意外出現。最起碼做到心中有數。否則,在調試時有時你根本不知道到底是哪個位置可能產生問題,為何產生問題。。。 ( Q* n. I- b' @ E, s" c( t
胸中有數了,有機會的話,為啥不敢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