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企業,現在基本只做兩個夢:其一是做夢都想為洋人免費修建一條高速鐵路,既展現G2帝國勃起的“胸圍”,又能體現我們的人道主義精神至少比美國好五倍;其二是做夢都想抱住俄普的大腿,以結強援,共抗外侮,從陸路上打破美帝的海洋霸權。
從夢想到現實,是不是需要一個過程?世界那么大,是不是靠譜最重要?一帶一路的偉大戰略,是不是需要經過幾代人的精心接力與呵護才能完成?大英帝國實現自己的海洋霸權經歷了多少年?美利堅合眾國實現自己的全球霸權又經歷了多少年?
為何美國的海外投資能年賺3000多億美金,日本的海外投資能年賺2000多億美金,而我們的海外投資卻至少年虧300億美金?原因大致如下: 1.他們只投資自由市場經濟體,而我們只投資中央計劃經濟體或者民粹主義經濟體; 2.他們只投資那些政局相對穩定具有深厚發展潛力的國家,而我們只投資那些政局相對不穩卻總是高喊著打倒美帝南海自古以來屬于武大郎家的國家; 3.他們的私企在感覺不賺錢時會果斷舍棄——哪怕以1美元的價格白送也要從泥潭中抽身,而我們的國企卻四處充當接盤俠、救世主——誰家是巨虧的巨頭就下定決心拯救誰; 4.他們利用高科技實業專注于一步一個腳印地做大做強,我們滿世界撒網滿世界投資恨不能在一夜之間將中國高鐵鋪滿全世界; 5.美元和日元的信用與堅挺是建立在其自身強大的實體經濟基礎之上以及多年苦心經營的的必然結果,而尚未擺脫國內泡沫廢墟之困的人民幣卻總是不切實際地一廂情愿地期望過早入籃——哪怕去換回一大堆貶值超過一半的盧布、奈拉、玻利瓦爾、津巴布韋元也要向全世界驕傲地宣稱“我們入籃啦!”......
一提到當今的中俄關系,就令人很自然地回想起甲午戰爭時期的中俄關系。
當年,大清自身的實力不濟,又不敢痛下決心進行強有力的實質性改革,唯有成天思謀著抱緊誰的大腿去對抗誰誰誰。甲午戰爭前夕,大清的中流砥柱李鴻章就曾盼“借俄攝日”,盼望俄國能助大清一臂之力抵御日本,豈料俄國人正欲借日本對大清予以重挫后好坐收漁人之利......甲午海戰后,大清一蹶不振,所幸有俄國人幫助大清從日本人手中討要回了東三省,大清的另外兩位中流砥柱張之洞、劉坤一激動得淚流滿面地高喊出了“不惜任何代價,以結強援、以結俄歡、聯俄抗日”的口號,結果呢?俄國人對大清所采取的策略就是:誘騙威脅、翻云覆雨、出爾反爾、不戰而勝,圖謀控制中國的野心比日人更盛...... 二戰以后,前蘇聯人借助出兵中國東北之機,大肆火中取栗,大量攫取中國領土與東三省的財富,其對中國所造成的實質性傷害與后遺癥遠遠超過侵華日軍。各種細節就不去一一細表了,親,說出來都是淚啊!僅僅一個海參崴,就能抵住上萬個釣魚島啊!
如今,俄羅斯人又派了三艘小破船來到南海,同我艦拉了拉手,搞了搞對對碰,立馬收獲了上千億美元的金援,惹得大量“餓粉”像打了雞血一樣流淌熱淚干嚎普爹地萬歲......歷史何其驚人地相似啊!我們是否已穿越前朝?
國與國之間的結盟,一要看自身實力,而要看發展潛力。
俄羅斯人最大的不幸,就是因為他們碰到了一個權力欲極強的、攫取了民主勝利果實的克格勃強人。如今的俄羅斯,隨著國際原油價格的暴跌,早已傷及了骨髓,成了名符其實的孤獨的泥足巨人...... 按理說,在G8果斷拋棄俄羅斯的今天,中國是不是該借機調整自己,取代俄羅斯加入G8了?可惜的是,大佬們寧可活在G2的夢里,領著一幫叫花子組建新丐幫,也不肯治療自身的癌癥改變自己的面貌,加入真正的國際主流大家庭!
中國人需要利用俄羅斯抗美,所以我們先后給俄羅斯送去了數千億美金的大單,毫不猶豫地將俄羅斯遭遇的石油危機、貨幣貶值危機、經濟危機全盤轉嫁到自己身上來。俄羅斯人需要利用中國加重在未來與日談判的籌碼,所以他們才會不時態度曖昧地發表下南海聲明,派幾艘斑駁陸離、銹跡斑斑的小破船來南海給嚇破了膽的中國人壯壯威。
各取所需,各取所需啊!
當下的中國,早已被智庫專家們的瞎折騰給害慘了,正在深陷一種進退維谷的尷尬境地。加強與西方合作吧,政治生態又不允許這么做。就拿美國來說吧,不斷地提高中美合作的籌碼,從“雙休日”到“養老保險”,步步緊逼,逼迫中國政府做漸進式的改良——當然,這是利益集團最擔心和最害怕的事,所以,在親俄派專家的鼓噪下,他們不惜以身犯險,加強與俄羅斯的合作......
最后,提幾個問題以供大家思考: 1.中國當前所面臨的最大的困局是解決經濟結構問題還是解決軍工裝備問題?前蘇聯是如何被美帝用軍備競賽拖垮的? 2.俄羅斯會把關鍵的核心技術轉讓給中國嗎?還是會選擇一邊轉讓一些二流技術敷衍我們,一邊漸進式敲骨吸髓地敲詐我們? 3.俄羅斯與中國所簽訂的一系列投資協議,會不會像中俄同江大橋一樣在俄羅斯的翻云覆雨、單方面撕毀協議中以“爛尾”收場? 4.收了錢的俄羅斯一定會在南海等關鍵議題上表態支持中國嗎?還是會像以前那樣繼續裝純裝曖昧,暗地里卻將最先進的武器裝備賣給越南和印度以抗衡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