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樓主 |
發表于 2016-7-20 10:26:56
|
只看該作者
陳伯雄 發表于 2016-7-20 09:36
0 a9 B4 V* X2 m8 W不是您的“思路”有問題,而是Inventor的“思路”有問題。
1 L/ S( c% Y3 }* wInventor的裝配環境特征,是不能落到零件模型中 ... 4 x1 r9 }, S" A5 X3 A
陳老師,我剛才描述有誤,應該是做了個“修改部件”,我本意是要用inventor自己工具欄上的名稱。: N' V9 ?3 [2 o
9 m0 \. x0 Z3 k! d, R2 \, Z. R3 q6 K那按照您這個說法,就是inventor其實并不支持部件級別的再次設計,配做這個意思我是明白的。: Z6 n7 f! D; B* m
9 T! d5 J v0 S4 C( Q7 P( `" C但有時候會有這種情況,希望先把兩個初步設計的零件裝配起來看看大致是個什么情況,7 h& [7 y6 v3 u8 A1 `
6 g, ]. T2 y- M
然后在裝配體上進行二次設計,例如打個孔這種情況,
* D+ j0 O( E T+ l) G
7 S6 g! M5 \3 b" @! Z至于這個孔的具體實現并不是“配做”,而是希望能夠回落到零件級別去加工。
7 F f& Q+ q b/ y
# h# b( w' b7 P9 c而inventor就是認為零件就是零件,裝配就是裝配,比較適合抄圖而不是設計,; p! _: X' v7 [7 b! x
, k# C! B) }8 @3 ]如果想做設計關聯,只能在裝配模式下打開零件,先在一個零件上開孔,然后再打開另一個零件,投影第一個零件的孔,用自適應的方法。
% q" ~+ s( y4 {5 r
) }4 Z! a: \# B& J但是自適應這種形式對于單獨設計的人還好說,自己做的自己的思路比較清楚。
( q' x* M0 B9 l, @- L) J% M# b+ g
* t1 J6 p# J4 m對于多人聯合設計的情況,你做的自適應我就未必能理解,我做的設計說不定就影響了你原來的投影,有點麻煩。
$ B0 P9 q* ]; f1 t0 a- d9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