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好奇D旁觀者 于 2016-10-17 15:27 編輯 ) u" _- S* E2 h+ h3 ?7 C# {
, l$ V+ L2 {' W* V8 w; r
公司每年都會舉行若干場校園招聘會,今年有幸參與到校招工作中,負責本部門機械工程師一職的招聘工作。 : K3 R9 Y) J" Y- Y2 u6 V4 n) [
) c* g5 b% @5 o( k# v
先介紹大概情況。總共八場校園招聘,我所在的組分到遠在大東北的哈爾濱工業大學,由于沒去過哈爾濱,對哈工大也滿懷敬仰,故欣然接受。其它還有清華、北理、華中科大、吉大等專場,從9月底到10月底這一個月內陸續啟動,聽說11月以后就招不到人了,優秀的人才必須先下手為強。我們部門的機械工程師職位計劃只有2個應屆生名額,囿于名額的限制注定了相當高的淘汰率。 6 t8 v8 X$ D& A; ]- |( U9 x
一行十多人飛到哈爾濱后馬不停蹄入住了學校旁邊的酒店,扒拉幾口飯匆匆趕去當天晚上的宣講會。路上帶隊副總開玩笑,參會的學生千萬別比我們去的人還少哈!到會場一看還不錯,大概到了一百多人。宣講會沒什么好說的,無非就是吹噓公司多么多么好,優秀的學生可千萬別錯過了。完了當場就開始按職位收簡歷,機械工程師收到的最多,30多份。 3 D: _5 t1 }$ J$ H
需要說明的是,雖然校招安排在哈工大,但其它高校的學生也允許投遞簡歷,現場情況也是如此,其它高校來的還不少,哈工程、哈理工、東北林業等等。簡歷收完短暫回答了一些現場提問,就開始初步篩選簡歷,我一個人看30多份,工作量也是大。看著簡歷都比我當年優秀,真心不忍當劊子手。本來HR給我10個名額進入下一輪,我溝通了一番才勉強增加到15個名額,大部分研究生,少數優秀的本科生,相當于篩了一半多點。
9 x X; t. m+ \" P第二天專業課筆試,兩個小時,HR負責監考,我們負責閱卷。機械工程師的卷子也不知道哪個變態同事出的,挺難,后來才知道是研究生入學考試專業試題。研究生平均能考個50分左右,本科生簡直不能看了,平均20分。15個人最后篩選剩下6個,全是研究生了。有兩個學生特別刮目相看,一個哈工大的老鄉考了86,另一個東北林業的76,非常棒。 7 a% H0 Y2 }4 K$ Z& X& P" \5 w
1 A3 V4 m& O5 f4 K
第三天面試。前夜酒喝多了鬧心沒睡好,一臉浮腫的去了,影響了公司的形象。面試過程一般每人給15分鐘左右,3~5分鐘自我介紹,5~7分鐘我提問,剩余時間學生可以問些關于公司和職位的問題。過程挺繁瑣漫長,不再贅述,最后我還是把機會留給了那兩個刮目相看的學生,面試也很優秀。
% R, a o, H" F! x* S/ h0 b談談幾點感受: 1. 現在學生普遍靦腆,主動性不夠強。宣講會過程中很多互動的機會,現場還會發送小禮物,露臉也對后續的應聘加分,可惜勇敢站起來的非常少,經常性冷場。 2. 電腦普及的壞處之一就是漢字寫的奇丑,不管是成績好的還是一般的,就沒發現一個字寫的好看的。 3. 大東北真的不行了,不管本地的外地的學生都有非常強烈的意愿走出去。跟當地人的閑談中或者城市面貌來看,無不印證這一點。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口號喊了又喊,病入骨髓,沒有質的變革基本沒戲。
$ A( z! D3 \ z# l1 B" K5 R1 C b, }. f%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