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未來第一站 于 2016-11-1 09:43 編輯
9 p. G; M! b4 l( }+ m/ J" S6 n0 Q) _5 B$ S. m4 N
最近幾天,朋友圈都在悼念春雨醫生的創始人——張銳,一個致力為全天下的人解決健康問題的創業者,自己卻倒在了病魔下,這真的是令人悲痛的事情,一個50億市值的公司失去了他的領跑者。 一下子所有的人都在談到健康的問題,都在開始關注創業者的狀態,尤其是他們的健康。 怎樣讓悲劇不再重復發生? 到底拿什么拯救舍命付出的創業者? 為什么大家兩天來在各個朋友圈都沒有討論到最重要和最深層的問題? 以我17年的創業艱辛中自身的感受、和幫助挽回了兩個重度抑郁癥的高管的經歷來看,健康問題對創業者只是排在第二位,壓力下的心理健康問題才是創業者的第一殺手。 一、觸目驚心的猝死和自殺列表 在出現了張銳的事件之后,我又看了一下國內外互聯網以及一些高壓行業里,看完之后內心中非常的震驚,每個行業都出現了類似的猝死的情況: 2016年 10 月5日,春雨創始人 CEO 張銳凌晨突發心肌梗塞,搶救無效趨勢; 2016年 6 月29日,天涯社區副主編金波,因疾病突發在北京不幸去世,年僅34 歲; 2016年 6 月23 日,前阿里巴巴數據技術及產品部 ( DT ) 總監歐吉良在打羽毛球時猝死,年僅 34歲; 2015年12月13 日,騰訊技術研發中心語音引擎組副組長李俊明在陪懷孕的妻子散步時猝死; 2014 年2月,比特幣交易平臺First Meta 的28歲CEO Autumn Radtke 自殺身亡,原因未知; 2013 年1月的時候,硅谷電商網站 Ecomom47 歲的創始人Jody Sherman 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2013 年,御泥坊前董事長吳立君突發腦疾去世,年僅 36 歲; 2011 年 1月,美國社交網站 Diaspora 22歲的聯合創始人 Ilya Zhitomirshiy 選擇了自殺; 2008 年,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生瑜突發心臟病去世,年僅39 歲; 2007 年,綠野木業公司董事長許偉林,因心肌梗塞搶救無效逝世,年僅 42 歲; 2006 年,上海中發電氣集團董事長南民,因患急性腦血栓搶救無效去世,年僅37 歲 2004年,改革開放的風云人物、均瑤集團董事長王均瑤逝世,年僅38歲。 看到這些活生生的例子之后,一身冷汗,回想自己 17 年的創業歷程,從大學畢業開始,義無反顧的投入創業之中: 21 歲的時候就創辦了連鎖教育學校; 23 歲,借了幾百萬的高利貸,年利息60%,在幾個月發不出工資之后,不想看著自己公司去死,不成熟的做了危害到自己生命的事情; 29 歲,公司連續12個月發不出工資,每個月要去借錢,員工流失 50%,高管只能是半薪,在金融危機的時候,一年談了37家風投,全部拒絕,因為缺少資金,研發出現問題,合作伙伴虧損出現問題,全公司人心惶惶。 在這樣絕望的情況下,我寫了一首詩,是模仿李白的《將進酒》: 剎那間萬事崩陷天地間,逆潮洶涌絕人寰! 剎那間數年苦心毀一旦,眾人背離千金散! 悲憤無力再回天,孤寂落寞少人憐… 握拳出血問蒼天,哪有公道誰無眼?! 其實在你創業的過程中,還有很多的屈辱和崩潰,甚至是永遠一輩子無法對外人講的,我很慶幸在面臨這么大壓力的時候,自己從來沒有想到過自殺,我認為這可能是我的心理建設的比較好。 盡管如此,其實我的身體也有過異樣的反應,雖然沒有像張銳那樣,或是劉強東那樣一夜白了頭,但也遇到過腸胃問題,一個月之間瘦了 30斤,這都是創業帶來的問題。 二、心理問題才是傷害創業者的罪魁禍首 為什么我認為不是健康問題,而是心理排壓能力的問題更應該收到大家關注。在現在朋友圈鋪天蓋地的討論健康問題的討論中,我認為獨獨沒有討論的是創業者如何訓練排解心理壓力的問題。 心理壓力導致自殺不用多說,導致猝死或是其他大量的健康問題比不運動帶來的問題更嚴重,更讓人崩潰。很多創始人為了讓團隊不感受到自己面臨的壓力,外表表現很正常,但是自己已經負債無數,連正常的吃、住都無法保證,更不談要去度假旅游。 醫學專家也從各個角度說明壓力會對身體健康產生非常大的影響: 上海遠大心胸醫院特需中心主任張雅君:精神壓力過大是導致猝死的外部第一因素。當患者因為疲勞、熬夜、精神壓力大等因素的折磨,交感神經處于高壓狀態,增加了冠狀動脈痙攣、心律失常等疾病的危險,嚴重時可導致猝死。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長胡大一:焦慮、高壓、驚恐、抑郁等負面情緒,對健康的危害不亞于吸煙、高膽固醇飲食,由此導致的高血壓、冠心病等,也為數不少。中青年企業家、白領若發生猝死,常常有心理因素。 美國切里流行病學研究所的艾倫·D·伊克爾博士對 3682人進行了 10年的跟蹤研究,其平均年齡為48.5 歲。結果表明,緊張水平高于常人的男性,約有25%會患上心臟病,且死亡率比正常人高 23%。在女性中,焦慮程度更高者,其猝死幾率比其他人高了 23% 。 三、猝死也許和抗壓能力有很大的關系 張銳在之前的采訪文章中,我們也能看到,通篇的大部分是在回憶自己的痛苦和艱難,在這樣的狀態下,曾經因為融資的問題還一夜白了頭,但是其實比張銳的融資更艱難的人也有很多人。無論是埃隆馬斯克在特斯拉瀕臨倒閉的最后一小時才解決融資問題,還是史玉柱面臨數億債務導致公司崩盤等情況,都沒有出現這樣的情況,他們的抗壓能力非常強,能夠通過自己的方式應對高壓的情況。 張銳的去世,也許也是源自于心里壓力的問題,如果能夠有好的方式釋懷壓力,也許可以得到挽救。 創業本身就是一件風險極大,壓力極大的事情,尤其是在今年創業潮來臨之際,大量的創業做在做的事情是偽需求,無意義的,勢必極大可能會以失敗告終,很多創業者不僅賠光投資人的錢,甚至把自己的所有積蓄、房子等都投入虧光。如果從事著這樣高風險的事業,抗壓能力不夠,很容易崩潰,心理產生問題,甚至有自殺行為。 在我自己創業的過程中,其實經歷過所有創業者所熟悉的,包括媒體報道出來的 80% 、90%的痛苦和折磨,甚至經歷過他們所沒有經歷的慌亂和崩潰,但是我自己還是自信自己在心理壓力疏解方面做得不錯。 盡管我連續幾年凌晨三四點睡,十幾年來陪著客戶喝酒喝到不省人事,但是很多人反而覺得我比實際年齡還要年輕,每天都精力旺盛,白發不比別人多,眼袋等也不明顯,最核心的原因還是自我壓力排解的問題。 我的經歷比大部分的創業者要豐富的多: ? 幾億資產眼睜睜的因為不是自己的原因一步步的被拖下水,直到灰飛煙滅; ? 合伙人和事業部老總的卷款逃走,甚至是潛逃出國; ? 所有的目標和憧憬在三四年的時間里沒有一件按照自己的規劃達到結果; ? 連續七年和員工住集體宿舍,沒有自己生活的狀態。 但是往往在企業最崩盤的境地,我能夠和身邊的朋友、親人微笑面對,仍舊能夠和所有的員工一起暢談自己的夢想,仍舊能夠一絲不茍不放棄的去執行自己的工作計劃,打磨自己的產品,去積極的等待著后天、大后天或者不知道是哪一天才會升起的太陽。 我很多身邊的合伙人和高管,曾經在當年最崩潰的時候問我:浩洋,你是真的心里面沒有壓力,還是你裝出來,為了讓我們覺得沒有壓力,才這么苦中作樂、故作鎮定。而我自己發自內心的告訴他們:我心里真的沒有壓力,可能壓力是存在某種潛意識中,我至少在顯意識里最大化的釋放了所有壓力,因為這些壓力對我們來說沒有任何有價值的東西,因為他會影響我們的判斷,可能做出最不理智的決定,也會影響身邊每一個人。 四、創業者如何釋放自己的壓力 我也從自己的經歷出發,講一下創業者如何通過具體的辦法來排解壓力,調整心理,需要從心理學,哲學以及宗教三個方面解決自己內心的問題。 第一階段:開始接觸心理學 因為從高中的時候就特別酷愛并深入研究心理學,我自己在大一的時候就在消除負面情緒和能量方面做出了非同常人的成果,當時我花了兩年的時間修煉自己不會發怒和生氣的感覺,當時悟道人生其實就是追求幸福感,當時我就練就了無論多少人侮辱我、嘲笑我,我都不會生氣,有人對著我吐一口在身上,我都可以一笑了之。所以后來在做企業的時候,我就能做到公司的高管和我當面拍著桌子吵架,甚至對我潑果汁,我都可以很理性地找出他們的表述中的價值點,來反思自己的決策中的缺陷或者執行中的問題。 第二階段:去思考哲學深度的問題 去除負面情緒是每個創業者需要修煉的第一關,而這一關絕對不是靠忍耐和忍受,90%的創業者通過忍受來解決,但卻造成了內傷,你要用修煉的方式,讓每一個負面情緒不積壓在內心里并且不復發,你要去化解甚至忘掉自己的負面情緒,你可以通過這些小技巧來修煉,比如說: ? 轉移注意力,把注意力聚焦在別的事情上 ? 站在對方角度去想 100 個他侮辱你的道理 后來創業在第三年的時候,面臨的企業前面一兩年的崩盤,通過高利貸僥幸成功了,后來意識到,以后不是每次都能夠還得起高利貸,并且未來面臨的痛苦、壓力、痛苦都會打五倍十倍,時間長度也會長三倍、四倍。所以后來意識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就有意識的鍛煉自己面臨崩盤和恐懼的能力。 在黑馬會全國的演講中,我的主題是《企業家中的哲學家》,其中倒數第二頁就是讓所有人來幻想一下面臨最恐懼的情況,你會怎么做。是希望告訴每一個創業者要思考人生的終極目的,如果思考清楚這一點,當你在最困境的時候,可以做出正確的選擇。 要是以前我就會以自殺了來去面對了,通過三年痛苦的修煉,每次其實最終極的故事,我都只能想到三分之一就會渾身毛骨悚然無法想下去,因為你想的真實才有最終的效果。最后一步步沉浸在痛苦中,最后甚至找到了東山再起的方式,我當時想真到了那一步,我心里的智慧和內心想法還是存在的,我可以招一個大學生幫我閱讀各種創業文章,通過三年把自己變成一個專欄作家。然后拿微薄的收入和大學生分成,在自己的創業和企業的文章得到認可,略有所成之后能去給小企業家幫助,做智囊和軍事,盡管自己腿瘸眼瞎,但是還是能夠給到他們的一些幫助,甚至是他們眼里神奇解決方案。最后慢慢成長,從小企業家,到中企業家,到大企業家,我不要股份,但是這種幫助他們成長能讓我獲得成功和幸福感。 直到最后,如果我能夠幫助一個大企業取得輝煌的成功。那個時候可能會有風險投資會來投資我這個瘸子和瞎子,那個時候我需要找三個合伙人,CEO ,CTO,COO ,他們一起和我共同組建團隊,幫助我重拾企業的夢想。我們四個人一起做一個企業,我依舊能夠東山再起,做一個讓所有人都難以置信的創業者。 第三階段:開始禪修,進入宗教的世界 在完成第二階段后,我幸運地遇到了臺灣的廖老師,在她的指引下,我的心理得到了更深層次的平和的心境,跟著她在全球很多國家經歷了無數次的禪修,在這種禪修的過程中,體會到了這種禪宗不是迷信的部分。而是對于人生大徹大悟的智慧,在這種智慧之后,就像是張小龍在龍泉寺得到掃地僧點化獲得微信一樣,不管這個故事是真是假,在這個過程中你悟到了常人無法領悟的深層次的信念以及對世界的看法。 包括非常淺層的企業經營的平時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的解法,以及你的戰略都是與眾不同的,我想喬布斯這么聰明的人在印度做了兩年禪修,也是說明了人是可以從內心中去超越自己的。所以在這樣的過程中,我甚至參加了葛印卡大師的Vipassanā內觀禪修班,期間 15 天沒收手機,我的幾個朋友包括快的打車 CEO呂傳偉都是覺得不可思議,作為一個管理了 1000多個城市,2萬員工的企業老板,扔掉手機去進行禪修,說明心境已經達到了一種不可思議的境地。 這三個階段是不斷遞進的,在這個過程中也有一些小技巧能夠幫助創業者走出心理壓力,這里是我的一些經驗技巧,希望對廣大創業者有幫助: 1、先尋找內心的平和點: 只有內心最深的問題排解掉之后,才能用一些技巧。技巧就像劉強東說的那樣:每個人需要有自己的方法解決內心壓力,只要不是違法犯罪,我自己過去:飆車,德州撲克這種類似接近賭博的方式來舒緩自己的壓力,喝酒,抱著大家深情并茂的陳述,大哭來釋放壓力。雖然解決表面上的問題,但是終究不是最健康的方式。 2、通過刺激的運動: 后來內心平和后,找到了更多更好的方式,做一些相對安全的極限運動,長跑,滑翔,滑雪,帆板。通過刺激的極限運動來釋放壓力,CSI 的領導者每天面對死亡,用最驚險的過山車來釋放壓力,這種驚險的過山車同樣是我的最愛。 3、發現生活的小幸福: 到后來,在不斷進行自我催眠的情況下,每一個小小的成就都能成為我釋放壓力的方法。看一部別人看起來糟糕評分很低的電影,和家里人一起旅游,和愛人一起看歌劇,和朋友吃一頓美味佳肴都是釋壓的方法。每一件小小的幸福,每一個飛花捻葉都能作為武器,每一個生活中幸福的點滴都能成為我排解生命中毒素的有力的生命劑。 4、加入創業者團體: 有一些創業者社群,有著大量有共鳴的創業者,在這些社群當中,你會接觸到不同行業的朋友,有的是前輩,有的是后浪,也許可以找到非常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可以傾訴平時沒人可說的話。 五、愿每個創業者能遠離心理病,更好的為世界變得更美好而努力 其實我相信,很多創業者,不管是已經成名的那些人,史玉柱,劉強東,姚勁波,還是喬布斯,埃隆馬斯克他們都經歷過比春雨醫生更大的心理壓力,比那些甚至自殺的創業者更大的精神折磨。 我們看看埃隆馬斯克的故事,馬斯克的另一家公司特斯拉還剩幾個小時就破產,最終馬斯克抗住壓力,當時08 年遇到金融危機,馬斯克接替成為特斯拉 CEO 之后,面對財政危機、第一批客戶的信任危機,遭到無數的抨擊,自己個人的錢也投入到兩家公司中,也幾乎快用完了,馬斯克向硅谷向包括google 創始人等好友借錢,同時賣了自己在solorcity 以及Everdream中的部分股份,籌集到2000萬美金,同時到處尋找 VC融資,但無人問津,甚至有投資人要求馬斯克下跪求投資,然后趾高氣昂的說”不”,最后憑著自己的2000 萬美金和從SpaceX 借了4000萬美金完成了這一輪的融資。 再回到國內的創業者: 京東劉強東曾一月白了頭,提到:世界上沒幾個人如此恐懼過!京東在堅持做物流的過程中,同時在08年遇到財務危機,一天見7 個投資人,而京東模式不僅現在不可能賺錢,未來好幾年都不會賺錢,劉強東深知如果融不到錢,公司就要倒閉,最恐懼的不是倒閉本身,而是這么多兄弟跟自己干了這么久最后白費了。最后劉強東扛過壓力,把京東打造成強大的電商公司。 巨人網絡的史玉柱不借助銀行貸款的情況下建設巨人大廈,最后從身價數億,變成欠債 2.5 億,史玉柱連打官司的錢也沒有,但他下決心要還掉欠老百姓的錢,后來史玉柱回憶說,1997年的時候,我意識到巨人已經救不活了,我其實內心里是輕松的,精神也很好,也不茫然,我把自己關在辦公室里,不停的思考,最后我把腦白金做起來了。 58同城的姚勁波在創業最困難時,在壓力下落淚,58 一度無法給員工發工資,姚勁波靠賣域名讓公司活著,在和趕集廣告戰打到最猛烈的時候,用盡公司最后一分彈藥,遇到融資受阻,自己賣了學大教育的大量股票,換來上千萬美元的資金支撐著58,這種決心也感染者投資人,最終獲得關鍵的融資,從和趕集的戰爭中生出,并成功在納斯達克上市。 我更相信還有很多創業者,他還沒站在輿論之巔,企業也還沒有特別的成功和精彩,但是他們遇到的絕境,焦慮和奔潰也不亞于那些被媒體所曝光出來的。那我在此,希望呼吁我們整個中國的創業圈和創投界能夠真正的面對創業者內心的奔潰與壓力,能夠一起想辦法。 就像我們不斷訓練產品打磨能力,訓練企業管理能力,訓練營銷能力等等那樣,我們去關注,研討和去訓練每一個創業者的心理抗壓能力。在這里,我非常愿意把我自己的可能更多的一些排壓手段分享給大家,我也希望每一個創業者在看完這篇文章,如果你有所感悟,在評論區里面能夠給到我們更多的經驗,你的更凄慘的經歷以及你自己的排解壓力的方法和經驗。我希望把這些所有人的經驗能夠匯聚成一個小冊子,能讓每個創業者讀到的時候能夠終身受益。 最后我送給大家三年前微博的兩段話: 人生之途就是每一年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對事業對家庭對朋友對生活、面對不喜歡不愿意不得不的事情、無時無刻不能放松的無窮盡的忍耐;人生更是一場你對這個世界,和對這個世界上的所有人、所有物、所有事、所有運的無休無止的、沒有盡頭沒有限度的無止境付出! 而有些人,能夠不把忍耐當成胸中的惡氣、或是籠罩的烏云、或是想要撕破的窒息,而是把忍耐當成一種寬厚、一種博愛、一種自信和溫暖的力量!這些人,也從不抱怨付出,甚至是沒有回報的付出,而是把付出本身,當成一種嗜好、一種溫情,就像陽光不吝惜自己的燃燒和撒播…這些人的一生,已經無形地消彌了“忍耐”的感受,已經完美地合體了“付出”的源動力,這兩個詞在他們心中已經溶解成“幸福”… 文 / 栗浩洋 8 p5 n; z+ z* t- J! |: V$ 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