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教育部、人社部和工信部印發《制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從健全人才培養體系等方面提出為實現制造強國提供人才保證。報告顯示,到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電力裝備、新材料等10個領域為制造業人才缺口最大領域。4 o3 m1 Y0 d9 d8 e7 A9 z r/ ?/ D Y
QQ截圖20170215124554.png (231.46 KB, 下載次數: 149)
下載附件
2017-2-15 12:45 上傳
/ G7 O4 o Q: f3 c' P/ R, u5 A! Z5 g+ O" X" U3 W
對于制造業人才的缺口,報告列出了十個重點領域2015年的人才總量,以及2020年和2025年的人才總量和人才缺口的預測。其中,到2025,缺口最大的領域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人才缺口問題為950萬人;其次是電力裝備、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新材料等領域,人才缺口分別為909萬、450萬和400萬人;此外,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農機裝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等領域也有數十萬到百萬缺口不等。0 ]. H4 M9 f- ~8 T5 B5 w
( [8 G# o ^! i1 l2 C1 n 長期研究就業問題的人社部國際勞動保障研究所所長莫榮曾在一次公開會議上表示:“高校畢業生畢業以后找不到工作,大家知道去干什么嗎?去技工學校學習半年,大家知道,技工學校過去是農民工學的,學習半年后他的就業情況反而非常好,這反映出我們教育脫節非常之大。”莫榮表示,如果不在高等教育方面解決問題,就業的問題就會越來越難。7 a+ M1 D. X7 o4 z! k5 j& A' h
^2 z8 d% _& a
對于解決這一問題,此次《指南》也明確提出要“促進學科專業設置與產業發展同步”。其中提出,建立學科專業動態調整機制,擴大高校專業設置的自主權,增強專業設置的科學性、靈活性和特色化。圍繞產業鏈、創新鏈調整專業設置,到2020年基本形成與制造業產業布局相適應的學科專業布局。
# \4 W6 J! B8 m! V2 J4 b( f& t+ |! C: G' N- I+ w' u
) _5 d3 z. ^' I2 P" k. q8 o5 c$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