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印發《制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指南》指出,到2020年,形成與制造業發展需求相適應的人力資源建設格局,培養和造就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素質優良、充滿活力的制造業人才隊伍,基本確立建設制造強國的人才優勢,為實現中國制造“三步走”戰略目標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重點領域人才供給能力明顯提高。到2020年,制造業從業人員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1年以上,制造業從業人員中受過高等教育的比例達到22%,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勞動者的比例達到28%左右,研發人員占從業人員比例達到6%以上,人才的分布和層次、類型等結構更加優化。4 I; d' c _7 N' I" h
《指南》包括七大主要任務:推進制造業人才供給結構改革、加快實現產業和教育深度融合、提升制造業人才關鍵能力和素質、打造高素質專業技術人才隊伍、造就技藝精湛的技術技能人才隊伍、建設高水平的經營管理人才隊伍、優化制造業人才發展環境。《指南》還提出了重點人才工程,分別是制造業與教育融合發展工程、創新型專業技術人才開發工程、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培育工程、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發展工程、全員質量素質提升工程。) N; M$ ]7 k2 }5 g# }2 l
《指南》指出,要大力培育工匠精神。倡導以工匠精神為核心的工業精神,出臺推動工業文化發展的相關指導意見,弘揚優秀工業文化,提升我國工業軟實力。制造業企業要把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作為職工繼續教育的重要內容,增強職工對職業理念、職業責任和職業使命的認識與理解。推進工匠精神進校園、進課堂,培養崇尚勞動、敬業守信、精益求精、敢于創新的制造業人才。
0 l; T5 V9 s$ j% Y
5 i- S# u$ h* i" y. u: N. e2 l0 c# w. v/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