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 L- [2 E' q7 O. u, n. y8 z輪的擋板是與軸有螺栓連接的。
* X: n- z% i0 V1 K [0 U" Z) M$ o3 K以前跟一個高手吃飯,酒足飯飽告訴我軸承最考驗技術在軸承的預緊。連球軸承組都設計不好的我根本聽不懂,就記住了這句話。9 a* v3 _+ [3 ~' d: f. ]0 H7 ~
2 d: u, W! k" z2 c F9 O8 j, w上次我是這樣搞得; `: w5 a6 ^% u2 U& U: X0 S) j
左右是一樣的,我也搞不清這算不算兩端固定,箱體位置在孔用擋圈上部那里。我一直認為調整量就在擋圈槽那里。更擔心公差積累。
% W, x$ Z+ ^7 K9 @% k& O+ ?/ {! o9 m; j
$ r6 @2 T" \8 [2 `
% g& D2 }4 Z! @; t$ Z
我這次改動,今天又感覺看起來像是改進了,可是軸承蓋放在內部,軸承蓋與箱體內部連接。箱體是焊接的,內部不再加工。可能軸承蓋會失去想要的效果。
' G; n( w( G- I看你的圖,還有看書上,都是軸承座定位內側的軸承外圈,然后外側再加上軸承蓋。
6 t! {- y7 ~. r1 o3 Q4 S8 r把軸承蓋掉過來裝,效果應該好很多。只是,軸承座需要進入箱體很大一部分。擔心安裝問題。我感覺可以把軸承蓋長出箱體那里外徑車小一點。2 }2 n5 H( v- U+ M
) r) g5 t0 B" }) o考慮好幾天,頭都大了。。。。, B8 `% m% k- Q/ p2 R1 R9 {
然后突然想到,實在不行,把軸斷開得了,兩節各自固定,然后梅花聯軸器得了。。。; c2 v s4 B% A
3 D. B7 G" x$ N* g ]$ d7 T
/ g: r, }8 G, p/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