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swdaswd 于 2019-4-23 14:12 編輯
0 e# w" f0 D5 @/ T
, g" P0 Y5 @% R' X6 N干了十年的企業停擺狀態,終于邁出跳槽的這一步,剛倆月就有新的誘7 x6 z7 D5 N) h
惑,怎么辦?
* I5 W' S. \, v7 [之前企業(三四千人的規模,做汽車零部件)基本處于停擺狀態,北方某百強縣級市,半年工資都沒發,實在熬不下去了~~~
8 W6 K- w* U9 g8 K1 h2 `跳槽到現在的公司,公司位于相鄰縣級市之前不做汽車零部件,但是想涉足汽車零部件,開車80分鐘路程。公司規模也不小(8000人集團公司,>200億年產值,以前非汽車零部件行業,想涉足汽車零部件),扣完保險之后大概有9000左右,五險沒有公積金。說好的新項目上馬,但是做完樣件之后就把我們放到另外的分公司(簡稱A公司)任職,屬于中層職務,所謂的新項目連個廠地都還沒有,銷售產品定位都還沒做好,所謂的新項目好像也只是個概念。A公司的業務雖然也是機械加工行業,但技術含量很低,雖然簡單,但是也有專業原因及人情原因也一時無法介入。當然這份工作只要我愿意做,還是能做下去的。本想這么混下去~~~6 m' W+ M# l+ J0 v- T2 ]) |
) I, ?" ~9 E- \4 Z% W* Q但是,昨天又去面試了一家單位(5000人汽車零部件集團公司,產值>50億,簡稱B公司),也是80分鐘車程的縣級市,也是項目上馬,跟政府的合作項目,不同于上邊這公司的是,親眼看了車間正在上設備建設,而且產品定位等等都很明確了,而且行業定位相對高端,技術含量也高,應該是做高度自動化的工廠應該是能學到一些東西。總經理臺灣人,談妥了工資給1.2W,扣完保險稅等有11200吧。五險一金。但是沒有職務,普通技術人員。崗位要等之后再定。9 W9 e) s' u7 q$ ?
+ P5 c" P5 L0 U; M# v6 @7 r兩家工資的五險都是一樣的最低標準那種。B公司多出來的公積金就是值500多而已。
1 }! p- v1 Z: C2 W糾結的是,剛跳槽的單位干了才倆月。A公司當然如果能干起來的話肯定是有前途,但是短期兩三年內可能干不起來。又要換嗎?本來第一次換就有風險,剛要渡過風險期,又要面臨的風險期了。第二家單位沒有職務會不會更難混,被人踩死。而且面試的感覺B公司我好像達不到要求,不知道為啥我要的工資還是答應了。而且不知道啥原因 總感覺第二份工作風險挺大的。也許是談的太快了的原因吧。
! a7 j0 Y4 D# p7 e" Z
B4 R% ~) k {, J! N8 f# {' A) A6 L+ ]+ _
: C5 G( u( e6 `5 k+ p
補充內容 (2019-4-25 09:00):" m% d/ W& d, n4 ]* j
實際還是有點想去第二家單位的,第一家單位的技術含量太低,真是怕隨時有可能被裁掉。現在尚可,再過兩年就不知道怎么樣了?7 P5 k, v4 x& t+ A: Q& B
第二家單位的設備水平是處于行業領先的,雖然沒職務,但是還是可以學點東西的。
! }; `5 m) z4 S" o) D
& E3 f1 s6 f2 y d" B- R+ f/ }補充內容 (2019-4-25 10:04):
$ c$ q; D5 n7 X" @) t再次補充,第二家并不是臺灣企業只是雇了一個臺灣的經理人,60多歲了。公司是民企跟政府合資,政府全公司只有他一個臺灣人。當時給我的說法是先干著,然后根據以后表現安排職位,當然這話權當沒說,放大陸人嘴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