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疊車是自行車下的一個單獨子品類,它的定義是可以通過折疊或其他方式轉換成便攜的形狀、尺寸或包裝以便于存儲或運輸的帶腳踏的兩輪車輛。
折疊自行車的一般技術標準
![]()
折疊“緊湊”的TERN
“緊湊”是任何折疊自行車在折疊狀態的首要目標。但對于“緊湊”又有多個不同的標準,包括(按照流行程度從高到低):體積最小;直立時占地面積最小;以及最便于把控的形狀/尺寸(就可拆卸折疊自行車而言)。各個標準對于迅速發展的折疊自行車都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
收納、打開便利是一項重要的賣點。
強度、剛度和耐用性對于安全和騎行效果至關重要。不能過分強調這些標準,對于折疊自行車(尤其是有許多折疊關節的)設計而言這些標準仍是最大的難題。
![]()
20寸的REACH
車輪尺寸是一個兩難選擇。大多數折疊自行車為了緊湊,車輪都很小,這樣即使不影響安全,但或多或少也會影響到舒適度和性能。所以要根據最終用途做一個折衷處理。
很顯然,為了便于運輸要輕便。
當然要具有性價比。
![]()
小布優雅的外形深受車手喜愛
美學對于商業上的成功而言要比大多數發明家認為的要重要的多。
遺憾的是,大部分標準對于普通自行車而言都是互相沖突,更不要說對于有許多折疊關節的折疊自行車了。不管看起來多么“不公平”,折疊自行車經常拿來與普通自行車(進行比較,這對工程師和制造者來說是一個嚴峻的挑戰。確實,在技術發展史上,即使是設計最為優秀的小輪徑折疊自行車,為了折疊的緊湊性也勢必會犧牲了其他方面的設計。但差距正在縮小。此外,大輪徑折疊自行車也有著其自身魅力的不足。
目前,市場上有超過100種折疊自行車品牌,品牌數目還在增長。不同品牌背后有著不同的“供應鏈策略”,從根本上影響著他們的產品和服務。供應鏈由三個環節構成,即:設計、生產和營銷。“設計”包括發明、工程和產品美學設計。萬物都經歷著不斷改進和發展的過程。“生產”包括工裝、批量生產和質量保證。“營銷”包括營銷/銷售策略的規劃和執行。公認的有五種供應鏈類型: ![]()
捷安特折疊車
1.把控三個環節的國際公司:設計、制造和營銷。該類型有著最優的垂直整合,理論上可以就成本提供最好的產品和服務;但最大的挑戰在于經濟規模和地緣經濟。該類型包括:Di Blasi、大行、Brompton、歐亞馬、捷安特、bike Friday、Ubike、Jango。
![]()
Raleigh 折疊車
2.兼做設計的營銷公司。自己從事設計的營銷公司,將訂單下給原始設備制造商。理論上在勞動分工上要優于上述第一種,如Montague、Raleigh、Tern、Allen Sport,但溝通和缺乏交叉的專業知識是個難題。
![]()
Birdy折疊車
3.各環節獨立。三個環節由不同公司把控。理論上該類型是東西方協同合作的典范,可以生產出優秀的創新型產品。但是上述提到的溝通問題會更加嚴重。代表品牌:Birdy、Pacific、Ubike)
4.從原始設備制造商進口的進口公司。西方進口公司向亞洲原始設備制造商購買產品,雙方僅需做一點點設計工作。模仿是關鍵。他們得以生存是因為極具競爭性的價格和促銷。
5.原始設備制造商。大部分來自中國,提供帶有自己標識的折疊自行車,在互聯網和其他經銷店宣稱“工廠直營”。雖然在質量保證和營銷方面有所欠缺,但他們的價格十分便宜(比如某寶...)。同樣,其關鍵在于模仿,但也經常會有法律糾紛。
摘自大行品牌創始人韓德瑋博士著《折疊自行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