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261| 154
|
好吧,我來出一道難不倒98%工程師的題。 |
點評
一個簡支梁,同樣的載荷和截面及長度,結構鋼焊接結構與灰鑄鐵結構哪個變形大?
在下愚見:機械的不確定性在于加工的隨機性。樓主的問題試驗的結果可能都很難說明問題哦!
期待樓主解答^_^
俺的看法雖已提出未必正確,所依據者確有規律可循,且參數直接影響結果。01知也。
就我粗淺的經驗,我認為本題是有規律可循的,但是不敢確認,就是等2%出現,等高人的傳道,授業,解惑也!
留名圍觀,靜候高人出現
不管怎么樣,很期待某人來一段,然后我等圍觀高喊:再來一段,再來一段。話說,我是沒干過這個啦,所以自覺入座98%之列。
對了,酒爺,忘記提醒你了,那位“大師”不喜有限元,認為有限元是計算器。看來你是鐵定看不到有限元了
大家不要亂猜,猜就是那98%的吊絲了,就被別人“干翻”了。而且我期待的是計算,或者給個計算思路也可以,我們學習學習。
在高人回答之前,大家最好圍觀,我本身也對這題一知半解,真的是求教。期待“嚴格計算和推導,最好來段有限元。”
評分本帖被以下淘專輯推薦:
| ||
| ||
(
| ||
點評
熱裝是否考慮分子擴散呢、?擴散后分子間的接觸面大大的增加,進而摩擦力也會增加許多,這方面的因素是否應該考慮進去 ?
第一個問題看我的點評。第二個問題,加熱本身就是增加系統總能量,不可能按平衡算
勢能應該等于加熱前的總量才是,它怎么會又變化呢?要是有變化,能量哪里來?
我有一個問題不明白,想請教zerowing大俠,按照你的第一個說法“加熱到T2然后冷卻到T1”孔就變小了一些,那N個循環之后,孔是不是會變得很小?你的第二個說法,按照能量守恒定律,物體冷卻到T1時,內部物質的動能和
靜待結果吧。
奧氏體轉變溫度附近的。
大蝦說的對。是我們自己說得跑偏題了。單就本題而言,既便有那么點區別,在工程上也是不值得關注的。就像沒有人會在意汽輪機軸承座重了10g。之所以選擇不同的方式,主要是受制于尺寸、溫度,沒人想把零件加熱到
我們這些參與的人,好像一群瞎子在摸象,每個人其實只說了一個方面。哈哈。這教授水平很高!
同樣,冷裝后升溫也是這樣。要看一個時效性。時效之外,就應該是LIAO大的晶格理論了。在未發生晶項改變的情況下,那就只能說最后結果是沒影響了。后來想了想,答案應該就是這個
說實話,雖然這么推熱脹過程的變形量,但是我不確認這種觀點。一個軸加熱一次如果內孔真會大一點點的話。那么還有問題了。不過,這里沒有考慮一個時效問題。如果降溫時間夠長,那么推理不成立。
呵呵,貌似越玩越熱鬧了。不過樓主定義到冷裝-50度,估計LIAO大的理論要實現了。
特定的對象聊更好,比如葉輪-轉子,軸-軸承
是復雜的三維應力狀態。主氣閥閥座冷、熱都采用。關鍵是收尺寸限制。薄壁的要考慮孔不規則變形后局部屈服,以及邊角處的應力,屈服了應力就舒緩了,也就是說結合松弛了。酒大蝦的問題提得很好,但應該放在一個
佩服zerowing大蝦的材料學知識!不過個人認為加熱時D1和收縮時D2的為小量,a*DeltaT也是小量,小量乘小量算是高階無窮小,在工程上意義有限。這個問題的關鍵在于孔,汽輪機葉輪和主軸采用套裝結構就死紅套,結合處
看看43#先, 07/11 00:23
恩,酒爺說得對。我們確實是來學習的。恩恩
我們是來學習的,不是神馬下戰書。
| ||
點評
75℃溫度變化引起的膨脹或收縮量不足以影響裝配哈拆卸
零下膨脹系數小于零上
以室溫25℃算,加熱溫度變化是75℃,冷卻溫度變化也是75℃,膨脹和收縮量都很小可以忽略吧。
這樣孔熱大尺寸是,軸冷小尺寸是
最新理解,應該選5。不同條件下,結果不同。哈哈
因未驗證,具體結果俺還是以晶粒形態為判斷依據,體心、面心、六方密之體積各有不同,還有晶界(固溶)問題。如果在升降溫過程中有晶態改變,就是1或2,否則就是3。
哈哈,你這著太牛了。43的我看了,在晶格結構變形前是我說的第二種說法。變形后就是固溶。其實也是那個原理,間距壓縮到一定程度,就會擠出其他原子形成原子團結構,表現為單層分子數增加,硬化。
45#鋼 20°-100°C 膨脹系數 11.59 ^-6 ;零下 膨脹系數尚未查得數據。
也無需再重新編輯呀, 直接Ctrl A 就看得見了呀! ^_^
貌似不用藏了,我已經把我的觀點更新上來了,LIAO大不妨也顯示出來吧。
。。LIAO大突然一用敬語,我深感不適啊。私下交流下,向大俠學習下。
關于低溫裝配和本例的看法俺和您不同,要尊重酒俠現在先保留。
同意冷裝。大概推了推,同樣情況下,冷裝出來的拆卸力一定會大。明白為啥鬼子搞低溫裝配室了。
世間有五界,天地人神鬼。估計大神說得98%是神屆的,我等凡夫俗子夠不到。哈哈
回酒俠,俺不在那98%之列,更不是2%里的,人說JX”GCS“是要有本的,俺木有本 非是98%+2%之屬。
被大伙認同的稱為高人;被群眾同擂的叫做糕人。 倘若等的是糕人,還不如看看 http://video.sina.com.cn/p/news/w/v/2013-07-09/131262649439.html
你也屬于那98%之列!哈哈哈!
哈哈!啥叫做 “破窗效應” 或是說 “羊群效應” 這就是例子。
我們要先等高人給出正確答案。哈哈。
| ||
點評
也算有嚴密推理過程,贊一個!
| ||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5-4 20:48 , Processed in 0.069309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