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69| 82
|
軸斷了!從事設計第一次碰到這問題,大家幫我分析一下! |
點評
搞得和淬火或鑄鐵件一樣 呵呵 ~
設計的太奇葩了,忍不住再吐一下槽。樓主擺臂和連桿都分不清。裝那么多軸承都是假的。如果主動連桿該叫擺臂,被動的是連桿的話,那鉸鏈軸可以直接固定在其中一邊。另一邊增加支撐長度。鉸鏈明顯是被杠桿撬斷的。
明顯是設計問題,這個鉸鏈結構畫的,畫蛇添足。
評分本帖被以下淘專輯推薦:
| ||
點評
今天公司有個老手還問我為什么設計個小臺階,,,,,呵呵。
| ||
點評
彎曲應力應該不小,只能加粗軸了,或者換點好材料。軸肩的設計的確費力不討好
| ||
| ||
點評
這么設計動作過程中很容易“碰撞”.....
大俠剖的細呀,我也在郁悶那個端蓋,怎么會這樣用,和軸承內圈接觸,又和連桿面接觸。還有在設計軸的時候,軸臂的設計還是要慎重呀,這樣好還是加個軸套好?
軸肩過渡區域要倒圓角(圓角半徑要小于軸承倒角)
順便說一下,軸承間距這么小,剪力應該是主要作用力。LZ要是能發一張完整一些的圖或載荷信息就好了。
從結構上看扭矩是不用計算了
支持樓上的說法。呵呵,
像這種,可以加個過渡階梯套,依次留空間加大圓角降低應力;蛘呖梢宰霰砻鎾佂栌不。但是根本問題是軸太細,其他輔助的辦法都不會太有效。
他這個軸是有圓角的,但是因為是臺肩軸,圓角不可能有那么大。所以問題就來了?梢酝ㄟ^過度槽等方式緩和,但是軸本身太細,哈哈,都擰把一起了。
偶也覺得,根部應該留有小圓角。直角應力集中太厲害了,我以前接觸過一個沖壓模具,別人設計的,就是因為直角,碎了,后面我說改小圓角,就好了。
嚴重同意LIAO大的觀點。
將懸臂結構改簡支結構,在軸徑相同的情況下,受力與壽命就大為改觀。
沒有承載數據,沒法驗算看看,但可以肯定,原始設計考慮不足,哈哈
不到12萬次的往復擺動就搞斷軸,軸不是好像細了點,而是肯定明顯不足。 ^_^
那個根部圓角是個高應力集中區。局部硬化圓角會好一些,說實話,作為連桿來說,這個軸好像真的細了點。
這軸是多種應力的綜合體,有彎矩、扭剪、應力集中、疲勞等,
評分
| |||||||||||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5-5 05:07 , Processed in 0.097964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